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娉婷(pīng) 嘶哑 沉醉
B.折腰(zhé) 摇曳(yè) 汹踊 呢喃
C.冠冕(miǎn) 忧戚(qì) 风骚 喉咙
D.鲜妍(yán) 枉然 (wǎng) 凝望 风润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3.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正式参加空间站时代。
B.2020年底,资阳市“村村通客车”民生工程顺利完成,有效缓解了农村“出行难”。
C.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口数据支撑。
D.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5.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6.诗句默写。(3分)
(1)《沁园春·雪》一词中描写想象景色的句子是“ ”。
(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 ”。
(3)余光中的《乡愁》中把故乡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思的句子是“ ”。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1日
8.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4分)
9.“海峡”本应“深深”,诗人为什么用“浅浅”一词形容 (4分)
10.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分)
1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4分)
(二)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16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下阕则主要是____________。(4分)
1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4.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分)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15.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
16.词中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旧 土
宁新路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 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 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 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 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 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 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有删改)
17.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 (4分)
18.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说说你的看法。(4分)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20.请对第⑧段“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做简要评析。(3分)
21.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 请说出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2.按要求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留给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你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1.A 2.C 3.D 4.D 5.D
6.(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1)百花争妍 草长莺飞 是生命的萌发
(2)金风飒爽 五谷飘香 是生命的成熟
8.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9.诗人以海峡的浅反衬乡愁的深,表现出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10.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11.①具有结构美,句式整齐;②具有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
12.诗经 离骚 描写、抒情 议论、抒情
13.C 14.C
15.作者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
1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17.“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体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觉得父亲盖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思接近即可)
18.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
19.提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从“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中任选一个赏析即可。
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说明了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21.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的,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