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有( )
①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②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③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④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20年,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70千克,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千克增长了126%。这当中,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这表明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
A.有效提升粮食安全储存和保鲜 B.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C.致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D.推动当代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知识点2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3.“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至唐天宝八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中国古代粮仓的特点有( )
①防鼠、防盗 ②防潮、防火
③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④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又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A.采摘的机械化 B.冷链物流的发展 C.家用冷冻设备 D.添加食品添加剂
知识点3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5.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的方针是( )
A.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B.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C.提高人类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 D.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6.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此无关的是( )
A.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B.畜禽过度使用抗生素
C.过度使用添加剂 D.人口的快速增加
【提升能力】
7.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8.据调查,挤奶机器人的使用,可以提高奶牛奶产量的20% 50%,精准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的15% 30%。这说明( )
A.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效益提高 B.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集约化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 D.生产现代化已不需要人力的参与
9.《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水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荨,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出我国( )
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古代政府重视物种交流
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
10.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也迅猛发展。以下关于20世纪以来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④2001年,中国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美国联邦政府通过ABC(ADM、邦吉、嘉吉三大粮商)从农场经营者手中直接购买粮食进行储备。从1980年开始,美国开始对农业给予巨额补贴。美国坚定补贴农业的原因是( )
A.提高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 B.打击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
C.调节市场供给稳定价格 D.粮食问题关乎国家安全
12.瘦肉精、地沟油等泛滥,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2007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提出应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党派具有立法权力 B.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C.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D.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完备
【综合素养】
13.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根食和水果等;汉代,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及时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明嘉靖时,“发现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
——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
材料二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养、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年11月,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
——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夯实基础】
1.答案:D
解析: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福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相关数据的变化可知,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粮食产量,有效地缓解了广大民众粮食不能自给的现状,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粮食安全储存和保鲜,排除A项;材料与人们饮食习惯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科技强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所以①②③正确;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④不属于古代的内容。故选A。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故选A。
6.答案:D
【提升能力】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等信息可知,随着矮秆水稻和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体现出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左”倾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产到户发生在1978年之后,排除C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挤奶机器人”“精准农业技术”等信息可知,材料涉及的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技术,并非普通的机械化,故选A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市场情况,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的作用,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人的作用不可或缺,故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水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荨,保证对皇宫的供应。”得出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A项正确;BC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CD项。故选:A。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说法正确,B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②时间错误,排除AC项;2010年,中国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④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每个国家都是需要有粮食储备的,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所以粮食问题是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D正确;A、B、C三个选项是美国补贴农业的原因之一,但不全面,排除。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基本职能,但没有立法权,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排除B项;题干信息说明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C项符合题意;通过食品安全法,不代表中国食品安全法律完备,排除D项。故选C。
【综合素养】
13、答案:(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完美食物”。
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
(2)主要科技成果: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改善: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提高和健全福利制度。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牛奶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穷人的食物,转变为需求量很大、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食物。第二小问,可从科技的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战争的影响、牛奶本身的特点、政府的提倡等方面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以概括出巴氏消毒法、火车和汽车的出现、冰箱的普及、电力的发明与应用等。第二小问,首先从营养成分上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品质;其次就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改善福利制度。
14、答案:(1)特点:将食品安全上升到人伦天理;统治者高度重视;以法律强制力严格规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目的:规范市场秩序,稳固统治。
(2)意义: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和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解析:(1)特点通过材料“民以食为天”可以得出将食品问题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通过材料“周朝禁止”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食品问题;通过材料“《唐律疏议》规定”可以得出以法律来规范食品安全;通过材料“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体现出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管相结合。目的,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规范市场秩序,稳定政治统治。
(2)意义,通过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可以总结为:健全了国家食品治理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等。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美洲物种的外传
1.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明朝中后期,先后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有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使许多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这一现象刺激了当时中国( )
A.生产工具迅速革新 B.农业商品化发展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朝贡体制的终结
知识点2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此后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据此可知(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改变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4.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用不同的史观来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下列结论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B.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
C.新航路的开辟是对人类文明的连接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知识点3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5.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6.中世纪的西欧人把胡椒等香料视为财富,上流社会的宴会上最先上桌的不是主菜,而是用金银碗碟盛着的香料。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该材料说明物种交流( )
A.促进了世界文化交融 B.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C.冲击了原有社会等级 D.推动了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提升能力】
7.下面是部分原产于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
品种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注
玉米 16世纪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甘薯 16世纪 自菲律宾传入中国
马铃薯 17世纪 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8.中国五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四种来自国外,五大油料作物中的花生、芝麻、向日葵三种来自国外,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也来自国外。这说明( )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B.外来作物的引种改变了中国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劳作方式
C.外来作物取代本土作物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外来作物传入后引发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9.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10.来自异域的糖,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 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1.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12.美国历史学教授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讲道:“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的物种交流 ②推动了各大陆的城市化进程
③给美洲人民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④促进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综合素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等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在旧世界,没有哪个大规律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可以在土质糟糕到令人惊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快速生长,其成熟时间比大麦、小麦和粟都短。甘薯则能在连玉米都不能生长的地方种植,它甚至不需要太多阳光。16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小冰期的两个高峰,福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饥荒.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展示了甘薯,并受命进行实验性种植,结果“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不为害”。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薯种植国,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
——摘编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交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物全球化的认识。
14.几千年来,外来作物的传入逐渐淡化了本土作物的地位,并通过作物嬗替、取代,建立了新的作物组合形式,从而改变了农作物的地理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原产地与传入时间
作物 水稻、粟、黍、大豆 冬小麦 春小麦 荞麦 大麦 玉米甘薯马铃薯
传入时间 中国 西亚 未定 东亚 地中海 南美
原产地 - 4 000年前 西汉 - 3 000多年前 明代
作物 亚麻 苎麻大麻(纤维)桑 棉
木棉 树棉 亚洲草棉(中棉) 非洲草棉 陆地棉(美棉)
原产地 地中海 中国 未定 南亚 原产于南亚,中国培育为草本 非洲 美洲
传入时间 汉代 - - 3 000年前 宋元间 公元初 19世纪
作物 大麻(油用) 芝麻 油菜 花生
春种油菜 秋种油菜
原产地 中国 西亚 中亚 地中海 南美
传入时间 - 西汉 东汉 元代 明代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分类提取表格反映的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嬗替的基本信息,并分别说明其最终形成的农作物地理格局。
答案以及解析
【夯实基础】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种交流对中国的影响。玉米和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之后,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工具的革新,排除A项。新物种的传入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外来物种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美洲变种小麦在欧洲的广泛种植反映出,在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C项排除;由材料可知,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并不是美洲的原有品种,D项排除。
4.答案:A
解析: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指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所以符合社会史观的结论应该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属于革命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是对人类文明的连接属于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属于整体史观,故排除B、C、D三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体现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体现理性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大规模的交流使原来被视为奢侈品的香料变得普通起来,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C项。
【提升能力】
7.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增长,D项正确;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只能是缓解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可能解决,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与中外贸易的扩大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中国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多从外国传入,这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但是也具有开放性,A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劳作方式的转变,排除B项;C项错在“取代”,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物种的传播。美洲的变种小麦在欧洲广泛种植,反映出在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中, 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对欧洲人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来看,在欧洲广泛种植的小麦并不是美洲的原有品种,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糖不仅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传入的产物,而且是殖民活动的产物,如欧洲人在殖民地种植生产蔗糖。生产蔗糖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为欧洲资产阶级的早期资本积累作了准备,促进了新兴阶层的崛起发展,对欧洲传统社会造成很大冲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D项正确。“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仅符合材料的部分内容,无法涵盖材料全部内容,排除A、B两项;“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是殖民侵略的表现,C项表述不全面,故排除。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美洲、中国、非洲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际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在物种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C项错误;题干说明新航路开辟实现了生物上的物种交流,而非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材料叙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物种的交流,由“偷偷溜上船的老鼠”“杂草种子”可以看出美洲人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但是看不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相关信息,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项。
【综合素养】
13、答案:(1)特点:种类多;以食物为主;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各洲;双向交流,既有美洲作物品种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
(2)原因:玉米等外来作物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低;中国人口大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发展农业;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作物交流。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
(3)认识:农作物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有助于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类多,以食物为主;根据“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可知,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各洲;根据“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可知,双向交流,既有美洲作物品种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玉米可以在土质糟糕到令人惊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快速生长,其成熟时间比大麦、小麦和粟都短。甘薯则能在连玉米都不能生长的地方种植,它甚至不需要太多阳光”可知,外来农作物生命力强,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根据“16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小冰期的两个高峰,福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饥荒”,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大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发展农业,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物种交流。影响:根据材料二中“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不为害”“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薯种植国,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外来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
(3)认识:综合以上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因果等方面分析可知,农作物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有助于全球化的发展。
14.答案:粮食作物:源于中国本土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粟、黍、大豆等,随着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传入及推广,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种植空间受到压缩,逐渐形成了“北麦南稻”的种植格局。
纤维(纺织)作物:源于中国本土的纤维作物有桑、麻等,随着外来不同棉花品种的传入及更替、推广,棉花(陆地棉)成为主要的纤维作物。由于陆地棉的引进及改良推广,形成了全国种植棉花的格局。
油料作物:源于中国本土的油料作物主要是大麻,西汉以后,芝麻、油菜、花生等相继传入,并成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形成了北方大豆、花生和南方油菜的种植格局。
解析:首先通过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然后阅读表格内容,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分类,并逐一阐释分类的理由和各自形成的格局。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早期,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开始( )
A.学会用火 B.制造工具
C.打渔捕猎 D.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2.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根据目前的研究,不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培植的水稻和粟 B.南亚的番茄和玉米
C.中南美洲培育的南瓜 D.西非居民驯养的牛
知识点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3.据统计,因土地盐碱化,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南部小麦亩产量和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受此影响该地区文明不断北移。这说明( )
A.文明发展取决于地理环境 B.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
C.西亚文明呈现多样化特点 D.土地是农耕文明扩展的动因
4.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关于洪水故事的最早版本属于( )
A.北非的尼罗河文明 B.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C.欧洲的爱琴海文明 D.南亚印度恒河文明
知识点3 生产关系的变化
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6.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提升能力】
7.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这种变化反映出( )
A.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8.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9.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与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这表明( )
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B.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影响广泛
C.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
D.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10.美洲的农作物主要以蛋白质含量不高的玉米为主,欧亚大陆则有种类多样而且蛋白质含量高的谷物;美洲农作物的种子必须一粒一粒用手种下,欧亚农作物的种子则可以撒播;美洲需要人自己动手耕作,欧亚则用家畜耕田,一个人可以耕作大片的田地,还能开发如北美大平原般肥沃却干硬的土地。这段材料的主要含义是( )
A.欧亚农作物品种优良 B.欧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C.欧亚耕作动力优势明显 D.美洲农作物播种方式独特
11.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了( )
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12.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 )
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C.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综合素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汜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富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大不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 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 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夯实基础】
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此有了农耕。同时人们也把狩猎获得的野兽驯化成家畜,因此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是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催生出了众多璀璨的文明。番茄和玉米原产于美洲,B项不能印证材料结论,B项符合题意;中国培植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培育的南瓜、西非居民驯养的牛都能印证材料结论,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
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据统计,因土地盐碱化,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南部小麦亩产量和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受此影响该地区文明不断北移”可知,受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文明不断北移,这说明土地是农耕文明扩展的动因,D项正确;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与一定影响,但是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字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西亚文明多样化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古代西亚文化成就辉煌,苏美尔人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决定的,故选C项;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虽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B、D三项。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文明早期,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主要得益于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D项正确;农耕和畜牧的产生只是客观条件,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严重阶级分化的产生是表现,并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家和文字的产生,同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的职业出现,同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
【提升能力】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产生。由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逐渐代替渔猎和采集,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故A项正确。B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C项中的“根本改变”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项排除。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000年前(欧亚大陆)。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人口数量才得以迅速增长,A项正确;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与人口大规模增长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公元前2000年前不存在大规模贸易和物种交流,排除C项;公元前2000年前不存在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诞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农学等都有影响。D项正确;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对希腊的影响,并没有扩及到其他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应的是苏美尔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单方向影响。排除C项。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美洲的农作物主要以蛋白质含量不高的玉米为主”、“美洲农作物的种子必须一粒一粒用手种下”、“美洲需要人自己动手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人生产力水平比欧亚的生产力低,B项正确;A项没有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A项;耕作动力只是欧亚水平力高的一个表现,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其播种方式也并不独特,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可知,这种现象说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故选B项;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是奴隶制国家的建立,C项错误;D项不符合原始社会末期的实际情况,排除。
12.答案:B
解析: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B项正确;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表现,A项错误;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无关,C项错误;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是国家产生的表现,D项错误。
【综合素养】
13.答案:(1)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
原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2)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得出,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根据材料一“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得出,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和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等方面概括。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得出古代西方农牧并重;根据材料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得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大不一样”得出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而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14、答案:(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
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引进,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
(2)示例: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可以促进粮食的生产。宋代时,由于南方政治相对稳定,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高产作物的引进等刺激了粮食的生产,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其次,粮食生产的增加,也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美好,宋代粮食的增产,使得经济作物得到大量的种植,有利于农产品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在北宋的东京,各地的大米、茶叶等生活物资随着大运河而汇聚起来,使东京可容纳超过百万的人口,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解析:(1)趋势:结合图中数据,从粮食总产量看,秦至明,粮食生产大于需求,从清前期到晚清,粮食生产小于需求;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人口变化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从影响粮食产量的角度分析,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引进、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都会影响粮食产量。
(2)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任选时段论证即可,论证中既要阐明某一时段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运用两个及以上相关史实说明该时段社会生活的状态。各时段答题要点如下。
秦汉:铁器牛耕推广;人口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人口减少;北民南迁与江南开发。
隋唐:人口增加;政局稳定;商贸繁荣;开荒拓疆。
宋辽金元:人口增加;商贸繁荣;农产品商品化趋势,都市繁荣;开荒拓疆。
明清:人口膨胀;边地开发;人口流动;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