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感受本词铿锵豪迈的声律之美
2、品读赏析,学习本词波澜壮阔的意境之美
3、深读挖掘,体会苏轼洒脱旷达的精神之美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初读
俞文豹《吹剑续录》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 '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补充资料
声律之美——铿锵豪迈
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初读——整体感知
文本探究
1品读眼前景:上片写了怎样的眼前景色?
2品读古人事,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周瑜形象?
3品读苏轼情,苏轼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活动要求:
1、再读并思考,探究每一部分的内容和词句的妙处。
2、有感情的朗读,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3、合作交流分享,读给组内同学听,说说评评,进一步探究词句的妙处和内容。
文本探究任务一:
品读眼前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眼前景+古战场
恢弘壮阔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文本探究任务二:
品读古人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文本探究任务二:
品读古人事:词中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周瑜形象?“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儒雅倜傥
指挥若定
泰然自若
情场得意
年少得志
春风得意
“风流”
智勇双全+文韬武略+刚柔并济
周瑜
年龄:34
婚姻:美女相伴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周瑜: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潦倒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年已老矣、壮志未酬
梦
祭奠江月
洒脱旷达
文本探究任务三:
体会一己情:
外儒内道
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积极
旷达
拓展延伸
苏东坡的精神是入世的,而心态是出世的,有别于大多数人“得意时学儒家,失意时学道家”,他以出世的心态平衡入世的精神,使得他处高位不得意,处困境不失意。
——余秋雨《人生突围》
精神特质
本课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豪迈而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年已老矣、壮志不酬的感慨,但就像著名学者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中所说的,苏东坡的人道精神并没有因遭受许多困难而变得尖酸刻薄,而是更加醇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一定会遇到困难、挫折,而这时,不妨读一读苏轼,或许,它会让我们有所启示。
1、完善学案里的内容。
2、选作:课外拓展活动—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方《喜欢苏东坡》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