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7、6加几》(91-92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凑10法”和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经历计算5、4、3、2加几的探究过程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 5、4、3、2 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进一步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体会计算方法的最优化。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圆片各20个。
学具:小棒、圆片各20个。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卡片游戏。
师:老师任意拿出两张卡片,你能快速说出加法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1)9、6
生1:加法算式是9 十 6,我是这么算的把6分成1和5,先算9+1=10,再算10+5=15,所以9+6=15。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凑十法,把9凑成10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计算进位加法。
生2:我和她不一样,我的算式是6+9,我是这样算的,把6和9交换位置,因为我会算9+6=15,所以6+9=15
师:能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学过的知识,真是个好方法。
师:看来给你两张数字卡片,我们就能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下面的题,你能直接说出加法算式和结果吗?
(2)8、7
生:这道题的加法算式是8+7=15,和7+8=15。
(4)7、5
生:这道题的加法算式是7+5=12,5+7=12
2.引入课题。
师:5加几没有学过你都会算,这么厉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卡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让学生回顾“凑十法”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为学生后面学习5、4、3、2加几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算式5+7=
师:那5+7=12,对吗?你能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方法来验证呢?试试吧。
生1:刚才我们算出7+5=12,5+7就是把7和5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所以结果还是12。
师:能找到5+7和7+5的联系,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就可以知道5+7=12。我们一起用学具看看,5+7和7+5都是把5和7合起来,所以结果相等。
生2:我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7往后数5个:8、9、10、11、12,所以5+7=12。
生3:我是用凑十法,把5分成2和3,先算3+7=10,再算10+2=12,所以5+7=12。
生4:我也是用的凑十法,但是我是把7分成5和2,先算5+5=10,再算10+2=12,所以5+7=12.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这种方法是分小数凑大数,下面这种方法是分大数凑小数。
师:是呀,5加几同样可以用凑十法,有的同学是“分小数凑大数”,有的同学是“分大数凑小数”,还有同学用到了之前学过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都能算出5+7这个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学生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迁移,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并探索出 5、4、3、2 加几的计算方法。老师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也让学生充分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2.巩固练习,理解算法。
(1)5+=
5+=
5+7=12
5+=。
师:那5加几的进位加法,你还知道其他的吗?请你试着写一写、算一算。
师:那从上往下仔细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第一个加数都是5,第二个加数依次小1,和也依次小1.
(2)4+= 3+= 2+=
师:那4、3、2加几的进位加法,你能写完整吗?试试吧。
师:4+7=11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知道7+4=11,交换7和4的位置和不变,所以4+7=11
生2:我是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思考的,第1个加数都是4,第二个加数依次少1,和也依次少1,所以12-1=11.
师:根据刚才找到的规律也能帮助我们快速计算。那3+几、2+几呢?
生:3+9=12、3+8=11、2+9=11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算式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吧。
(2)整理5、4、3、2加几的算式。
师:我们现在把这些算式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是从上往下观察的:我发现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少1,和也依次少1。
生2:我是从左往右观察的:我发现第一个数依次少1,第二个数依次多1,和都相同。
生3:我是斜着观察的,我发现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第二个加数不变,和也依次少1。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太强了,这些算式都是小数加大数,计算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把它转化成大数加小数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总结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从竖着、横着、斜着感受函数思想,体会变中有不变。也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能灵活计算5、4、3、2加几。】
三、运用新知,内化提高
1.书95页做一做第1题
师:请同学们翻书95页做一做第1题,先仔细观察、填一填,再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生1:(第一幅)左边有5只瓢虫,右边有6只瓢虫,求一共有几只瓢虫?列式为:5+6=11或6+5=11
生2:(第二幅)左边有4只企鹅,右边有7只企鹅,求一共有几只企鹅?列式为:4+7=11或7+4=11
生3:(第二幅)我是这样看的:戴帽子的企鹅有2只,没戴帽子的企鹅有9只,求一共有几只企鹅?列式为:2+9=11或9+2=11
师:第二幅图,同学们观察角度不同,都能写出了两个加法算式,那每组中的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发现吗?
生: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他们的和不变。
师:是呀,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整体不变。
2.书95页做一做第2题
师: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组算式的结果相同,只需要算出其中一组,再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利用和不变就能得出另外一道的结果。
师:总结得太准确了,注意计算时还要细心,别抄错题。
3.书95页数学游戏。
师:同学们正在玩算式接龙的游戏,请你说出得数等于13的算式吧。
生:9+4=13、8+5=13、5+8=13、7+6=13、6+7=13
师:大家很快就找出这么多得数等于13的算式,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1:9+4=13,第一个加数减1,第二个加数加1,和不变。所以想到8+5=13.
生2:我找到8+5=13,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很快想到5+8=13。
师:那你还能联想到其他等于13的加法算式吗?
生:4+9=13,10+3=13、11+2=13、12+1=13、13+0=13…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让学生用不同的加法算式表示同一副图,再让他们从不同中找出相同,强化“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也从“根据其中一道题的得数,就能得出另一道题的结果”,从而启发他们更好地感推算结果,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感。】
三、反思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5、4、3、2加几,你有什么收获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还可以运用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