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5课枣儿(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5课枣儿(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8 08:59:17

文档简介

《枣儿》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囫囵吞枣( )( ) 踌躇( )( ) 咀嚼( )( )
翘首( ) 蓦然( ) 竹匾( ) 雕塑( )
2、解释下列词语。
(1)喜出望外:
(2)津津有味:
(3)囫囵吞枣:
(4)咀嚼:
(5)翘首:
(6)蓦然:
(7)垂头丧气:
(8)开怀大笑:
3、下列对《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 )。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从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4、把下面5个句子改写成一个意思没有遗漏,语言连贯,文字简洁的单句。(可增删字词)
张宁十分喜欢电脑。她爸爸给她买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联想”牌的。这台电脑是在“长城”电脑公司购买的。张宁对这台电脑非常满意。
改写成的单句是:
5、续写下面的句子。
读书是我的钟爱,那恬静清幽的散文,( )的名人传记,( )的科幻小说,( )的外国名著,常常伴我夜深人静之时。
6、句式变换。
(1)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
变为被字句:
(2)狗娃被人贩子卖了七次。
变为把字句:
(3)我不能不认真对待这个工作。
变为肯定句:
(4)既然他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将复句改为单句:
7、区分下列比喻的不同类型。
(1)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 ( )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 )
(3)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工具。 ( )
(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
二、阅读与鉴赏
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 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 人 怎么了?
男 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 人 噢?
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 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 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 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 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 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 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 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 人 那,咱们喊喊?
男 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8、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表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9、“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10、“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请写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11、“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

12、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三、表达与交流
1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有许多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为自己、为家庭在拼搏着,可是他们往往忽视了留守家中的老人或孩子,忽视了父母对在外亲人的期盼。对此社会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1、hú lún chóu chú jǔ jué qiáo mò biǎn sù
2、(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2)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3)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4)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5)抬起头来(望)。
(6)突然地。
(7)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8)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笑。
3、D
4、十分喜欢电脑的张宁对爸爸从“长城”电脑公司为她购买的“联想”牌电脑非常满意。
5、各领风骚 神秘莫测 幽默活泼
6、(1)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被我老伴儿让给我和枣儿吃。
(2)人贩子把狗娃卖了七次。
(3)我必须认真对待这个工作。
(4)在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就不多说了。
7、(1)明喻 (2)博喻 (3)暗喻 (4)借喻
8、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9、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要的说明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作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0、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 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1、这个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12、【答案示例】有。对于我们身边类似剧中的老人和小孩,我们一方面要对他们多一些温暖和爱护,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地劝他们的亲人多回家看看,让他们感到亲人的温暖。这样才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
13、【看法示例】“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成了‘空巢家庭的迅速扩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越来越突出。
老人们大都可以过清贫的生活,但却不能忍受漫长的对在外孩子的思念,那是一种扯心扯肺“催人瘦”的思念呀,有几个老母亲能顶住这种牵肠挂肚的揪扯啊!父母最想摸到的并不是你寄去的汇款单,而是你的那一张被父母哺育的脸啊!只有当拉着你的手、摸着你的脸的时候,只有切实地感觉到你自然的呼吸的时候,他们才感到踏实,才能睡得香吃得甜,这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代替得了的。
常回家看看,其实并不是要求子女们必须抛开自己的工作常常回家与父母相聚,“空巢老人”也不希望影响子女们的事业和前途。他们唯一的奢望只不过是:子女能多关心父母。能发自内心地做一些有益于身处“空巢”的父母的事情。
《枣儿》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翘( )首 踌( )躇( ) 咀( )
嚼( ) 囫( )囵( )吞枣
2、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D、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3、下列词语正确书写三遍,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蓦然 蹑手蹑脚 踌躇 囫囵吞枣
造句:
造句:
4、填空。
(1)《枣儿》是一个( )——小品,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奖一等奖,其作者是( )。
(2)本剧以( )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 )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5、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枣儿(节选)
男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
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
老人 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 也来。
老人 不骗我?
男孩 骗人是小狗。
老人 我们拉勾。(伸手与男孩拉勾)
老人
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孩
1、节选的对白,反映了老人和男孩之间怎么样的一种情义?在对话中,老人说“我等儿子回来”,男孩说“我要回去等我爹”,这两句台词又反映了哪一种情感?

2、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作者借男孩台词里的“迷路”一词,
想表达什么?

3、老人和男孩在这段对白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
5、分析老人说:“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
《枣儿》写法点击
1、以“枣儿”为剧情发展的线索。
故事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老人与男孩的对话都围绕着“枣儿”进行,全剧的内容和结构都与“枣儿”紧密相关。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人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首尾呼应,深化了感情,渲染出感人的气氛。
3、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枣儿》品析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以及舞台提示。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彩。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剧中的舞台提示虽然文字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枣儿》品析象征手法
怎么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剧中的“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老人和男孩因“枣儿”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写的虽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都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经历,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社会转型期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在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等方面面临的严重考验。剧中有不少的台词和情节也富有象征意味,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象征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枣儿》重难点突破
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剧本的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双向性和多样性。
双重性:剧本的思想内容,在表层上,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一位老人与一个男孩的纯真情意,以及老一辈的深厚乡情;但在深层,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考验,等等。
双向性:剧中深情地描写了老人对儿子和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人与男孩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老人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既表现了深挚强烈的至爱亲情,也反映了家庭关系的必然变化;既表现了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向;既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的依恋、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反映了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期盼;有对往昔的眷念,也有对未来的呼唤。
多样性:剧本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可以有多样化的理解。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期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如此等等,都是剧本思想内容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