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节选)》习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涟漪( ) 峥嵘( ) 伫( ) 立鳞次栉( )比
山麓( ) 忏( )悔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钟声响起,院长顶礼膜拜。
顶礼膜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
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溪水激起了涟漪。
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课内精读
院长和两位大嬷嬷边走边接着谈论这件事。
贝尔塔按捺不住了:“哦,院长嬷嬷,这下你对玛丽亚完全不适合当修女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吧。”
老成持重的院长不动声色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贝尔塔嬷嬷。”
边上的玛格丽塔不以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
贝尔塔固执己见地:“我们现在不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玛格丽塔嬷嬷。在所有见习修女当中,我看玛丽亚是最没希望的。”
她们三人来到一个小院子,院长一面喊着:“孩子们!孩子们!”止住了两位大嬷嬷的争执;一面对迎上来的众修女:“我们正在议论某些人申请当修女的资格问题,负责管理见习修女的大嬷嬷们为了帮助我决定……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
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
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玛格丽塔(唱):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卡塔林、阿格塔(合唱):她爱唠叨。
索菲娅(唱):叫人难捉摸。
贝尔塔(唱):像个小丑。
院长(唱):有好多事你想开导她,
有好多事她应该懂了。
贝尔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听不进你的话。
院长(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玛格丽塔(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院长(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索菲娅(唱):只要跟她在一块,我就晕头转向,分不出东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变化莫测的天气。
卡塔林(唱):飘啊飘的羽毛。
玛格丽塔(唱):她真可爱。
贝尔塔(唱):她真可怕。
玛格丽塔(唱):她像绵羊。
索菲娅(唱):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阿格塔(唱):她比异教徒还异教徒。
玛格丽塔(唱):时而温柔,时而野。
卡塔林(唱):像个孩子,像个谜。
贝尔塔(唱):叫人头痛。
玛格丽塔(唱):叫人爱。
院长(唱):像个小姑娘。
众说纷纭的修女们只好一齐双手合十,仰脸向天齐唱:
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接着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脚步声打断了修女们的争论。
玛丽亚像一阵风似的跑进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腾出两只手来,飞快地按两下抽水机的手柄,又用双手赶紧接住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胡乱地往脸上抹了一把,再捡起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长的面前。
突然,她发觉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地注视着她的举止,连忙放慢砰然作响的脚步。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窥视身旁的修女们,看到大家都以严厉的眼光看着她,便摇了摇头,无奈地走了。
表情各异的修女们(合唱):
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大家就这样散了。
4.选文结尾部分对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5.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6.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二)课外拓展
《白毛女》选场
杨:(拉住穆的手)啊!
(唱)老天单杀独根草,大水尽淹独木桥,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穆:(大怒)你别糊涂了!一会儿少东家生了气可不是玩的!
杨: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欲冲出门去)
穆:(拍案)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杨:(惊住)我……我……
穆:(又缓和地)老杨,不行啊!胳膊抗不过大腿去,我劝你写个文书按个手印,不就结了吗!
(写文书)
杨:(又去拦)你……你……
黄急上。
黄:(声色俱厉)怎么还嘴硬?杨白劳!告诉你说,今儿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对穆)快给他写文书!
杨:(愣住)啊?
7.上文节选自__________剧《________________》,执笔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文杨白劳的唱词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滥觞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文写黄世仁、穆仁智对杨白劳采取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穆仁智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析下面一段话的含义。
穆:(拍案)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之声(节选)》习题
1、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国剧作家()(姓名)。
2、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涟漪( ) 巍峨峥( ) 嵘( ) 鳞次栉( )比
伫( )立 顶礼mó( )拜 通xiāo( )达旦
3、修道院院长把玛利亚比作“胶结的月光”“天上的彩虹”,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4、在你看来,玛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