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第二单元6.1大堰河__我的保姆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第二单元6.1大堰河__我的保姆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6 14: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6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资料助读·自主学习
【我预习我达标】
一、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飘泊·飘零
飘泊 飘零
用于船只,如渔船在江面上飘泊。后引申为人在外地,生活不够稳定的状态,语义较轻 用于树叶、花瓣等,如落花飘零。语义较重,指的是生活失去依靠的状态
两者都有“生活不安定”的意思
(2)养育·孕育
词语 词义 区别
养育 抚养和教育 适用于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既可用于人与动植物,还可用于事物、思想
(3)娇美·姣美
“娇美”形容女子、小孩、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
“姣美”形容相貌美丽。二者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4)叱骂·斥骂
“叱骂”指大声责骂,强调责骂时声音大。
“斥骂”指责骂,强调责备。二者都有“责备”的意思。
2.易错识记:
(1)天伦叙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容易望文生义,泛指快乐。
(2)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心里慌乱。注意与“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加以区分。
二、词语运用
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
(1)该剧团常年在社区和农村演出,不仅活跃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赢得了观众
的好评。但常年的_____生活和逐渐萎缩的观众群体又让他们举步维艰。(飘
泊·飘零)
(2)伟大革命实践_____伟大革命精神。回望百年历史,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养育·孕育)
飘泊
孕育
(3)晚会现场,身着白衣的小谭平静地讲述着父亲的为人,清秀_____的脸上没有悲
痛欲绝,甚至还带着一丝浅浅的笑容,似乎正沉浸在与父亲相处的欢乐时光中。
(娇美·姣美)
(4)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
_____,有人摔破坛坛罐罐。(叱骂·斥骂)
姣美
叱骂
2.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误。
(1)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
叙乐。( )
(2)那天,我忸怩不安地走进了一个陌生的教室。面对众多的目光,我害羞地低
下了头,有点不知所措。( )
×,天伦叙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此处用于同学,不正确
√,此处指不好意思,不大方。合乎语境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_________________,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A.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B.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C.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D.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解析】选A。根据题意,横线处讲的是大堰河死后的“处境”,按照人死后埋葬的顺序来展开,应该先准备棺材和稻草,其次是埋葬的土地,最后是祭奠的纸钱。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成分残缺,在“对给大堰河”前加“抒发了”。
四、内容感知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学习这首诗,要从诗歌结构与情感的表达入手。
(1)厘清诗歌脉络,简要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3节) 怀念与痛悼。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诗人的关系,表现了
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
(4—8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9—11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12、13节) 讴歌与赞美。这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
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眷念与感激。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
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
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大堰河是诗人的保姆,诗人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她非常疼爱诗人。后来诗人被父母领回家,大堰河又到诗人家打工,对诗人非常关照。她善良,勤劳,贫苦,四十多岁时去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敬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旧社会黑暗现实的控诉。
2.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诗歌中的第四、六、九、十等节,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B.诗歌的第七节,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大堰河艰苦的佣人生活,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
C.诗歌第十节,作者排列大堰河殡葬的凄惨,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境况。
D.诗歌的第四、六两节,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对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未加评论,但却激起了人们对旧世界的仇恨与诅咒。
【解析】选C。第十节表明大堰河死后得到的很少很少,而大堰河一生中付出却是那样多,主要目的在于控诉社会的不公道。
【我博览我掌握】
  一、魅力作家
当之无愧的人民诗人——艾青
生平: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
成就: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重要影响的诗人之一。在艾青百年诞辰纪念会上,他被评为“当之无愧的人民诗人”。
代表作品:《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
二、人物颂歌
诗人艾青并不姓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本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三、探寻背景
漫天雪舞,狱中抒情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其出生时母亲难产且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因而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家中抚养。
艾青五岁时,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让他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
1932年冬,诗人因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一月的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养母的怀念,于是写下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文化常识
自 由 诗
1.自由诗。
自由诗,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欧洲。诗体的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他的诗歌《草叶集》就是用自由诗体的形式写的,中国“五四”以后也流行这种诗体。自由诗又称新诗,这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它在章节、音步、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固定的限制和约束。
2.艾青谈“自由诗”。
艾青的许多诗歌,长短不拘,形式不论,属于自由诗的范畴。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什么是‘自由诗’ 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也有一句占几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艾青曾说:“我用口语写诗,没有为押韵而拼凑诗。我写诗是服从自己的构思,具有内在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就完了。”
五、脉络梳理
六、内容概览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展现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能力形成·合作探究
【我理解我鉴赏】
目标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1.《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三节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
【明确】主要运用了①_______________,加强了气势,突出了与大堰河有关的
一些意象,强化了形象特征与诗人的情感:
意象 修饰语 表达的思想内容
坟墓 ②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故居 关闭
瓦菲 枯死
园地 ③_______________
石椅 长了青苔
排比的修辞手法
雪压、草盖
典押、一丈平方
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写出了
大堰河卑微的身世、悲苦的命运
以及身后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的悼
念、哀伤之情
2.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发情感。请找出文中的一些对比,简单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对比内容 表达效果
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对比 揭示了黑暗社会的不合理,激起读者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我”在家里的“新客”地位与在大堰河家里所受的爱抚进行对比 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亲疏与爱憎
美丽的梦境与凄惨的死亡的对比 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有力地揭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目标二:分析诗歌的形象
生前的辛勤操劳与死后的凄苦悲凉的对比
目标二:分析诗歌的形象
3.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请分析这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品格。
【明确】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构成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洗菜、喂猪、做饭、晒大豆和小麦……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本分。
4.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绝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明确】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诗人在第十二节里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我思悟我提高】
1.作者一方面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表达方法,请结合第四、五、六三节加以简要探究。
【点拨】
第四节 反复铺陈,正面抒发。通过对大堰河贫困生活细节的浓墨重彩的描写,凸显大堰河对乳儿的爱
第五节 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内心对乳儿的疼爱
第六节 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作者享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虽然自己的家里物质条件很优裕,但作者精神上极其痛苦
2.有人认为,与其说诗中的大堰河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旧社会农村妇女,不如说她是一个逆来顺受甚至有些愚昧的旧社会农村妇女。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点拨】观点一:大堰河是一个反抗性不强、逆来顺受、有些愚昧的旧社会农村妇女。首先,她在家庭里逆来顺受,丈夫平时总是打骂她,但她还是靠出卖乳汁和汗水来养活这个家。其次,她是地主压迫、剥削的对象,但她对这种压迫和剥削并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总是“含着笑”去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事。而想吃乳儿的婚酒,想“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更是痴心妄想。
观点二:大堰河是一个乐天安命、质朴乐观、慈爱博大的旧社会农村妇女。“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家务事,表现出她的乐天安命,质朴乐观;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表现出她的慈爱的性格;她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深爱着“我”,表现出她的博大。
观点三:大堰河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旧社会农村妇女。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终日劳作;同时她又是善良的,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我”。她的确没有反抗压迫,但作为特定时期的妇女,我们也不能苛求她具有反抗性,她的本质是纯朴的,不是愚昧的。
【我实践我飞跃】
1.与《雨巷》比较,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我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
(1)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作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四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2.这首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结合本诗内容说说为什么。
我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这首诗带有自传性质,是诗人献给自己“母亲”的诗,满溢着赤子之情。在诗中,我们看到,“母亲”是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母亲”的形象时时出现在种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她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里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妇女的代表。诗人把对“母亲”的爱上升到对“大地上一切的”“大堰河般的”母亲们,也就是对生活在广大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同情和敬爱。这样,这首诗就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素养发展·拓展学习

梁 南
泥土纵然干涸得没有一丝水分
眷恋它的树枯萎了也站在怀里
像婴孩依偎于母亲
落叶是树的眼泪,落满母亲手里
怀念大地给它织春的碧玉针
感激大地塑造它健康的身体
它们是亲密的母女啊
一起美丽,死亡时也抱在一起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培优训练】
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民谚有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正是《树》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
B.梁南的另一句诗“我虔诚的根须,真的决不会对大地背叛”可作为《树》一诗的注脚。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解析】选D。D项用的是象征手法,“鸟”就是象征着深爱着这土地的“我”。
2.(文化传承与理解)《树》中写泥土和鲁迅先生《野草》中写泥土的感情是相同的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鲁迅先生的《野草》中,作者以野草自居,然而却“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并不是如这首诗里所歌颂的“母女”关系。
3.(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我爱这土地》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三行中的“这”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代表广大人民的反抗。
4.(审美鉴赏与创造)象征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跟比喻强调外在的形似不同,象征更侧重于用某个特定物象诠释人的情感或精神品质。请赏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树》中诗人借生前的歌唱,死后魂归大地的“鸟儿”象征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表达了抗战的艰辛和必胜的信念。
(2)《我爱这土地》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艾青是土地的歌唱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这种感情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诗人表示要像鸟儿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土地”的意象也凝聚着作者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