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技”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
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题引疑,总结提问策略
1.开门见山,揭题引疑: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科普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想,这个有意思的课题一定勾起了你的很多疑问。
预设:“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世纪”怎么能够“呼风唤雨”?为什么说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科普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标题?……
2.小结:学贵有疑,真正有效的学习往往从学会提问开始。这个单元就是一个提问单元,看来同学们已经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掌握了提问技巧,分别从不懂的内容、作者的写法,或从局部或从整体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赞!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在问题中开展学习。
(设计意图:《呼风唤
雨的世纪》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所以从课题始,仍然聚焦“学会提问”,以这个极有意思的课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相机对前两课学到的提问策略做个总结,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提问的角度有自觉意识,这样才能让提问策略的学习在联系中一步步递进。)
板块二自读全文,初
设问题清单
1.带着思考自读课文,
记录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问题清单
提问人:
问题类别建议 我的问题 提问角度
局部 整体
针对课文内容
关于独特写法
联系生活实际
2.初步筛选问题清单:
(1)再读读课文,把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去掉。
(2)再看看自己的问题清单,把类似的问题进行整合。
(设计意图:有了前两课的“学会提问”学习基础、这节课除了让学生继续练习从多角度提问,更要让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提问是否有价值。所以,问题清单建立的第一步便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问题筛选,别除简单的问题及重复的问题。)
板块三 小组合作,学习筛选问题
1.统计问题数,明确筛选问题的重要性。
你们每个人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表扬大家爱提问。不过,如果把大家的问题加在一起,就有几百个问题了,一节课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吗?
2.出示课后习题2,学习筛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筛选问题呢?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出示课后题第2题。略。)
讨论:
(1)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哪一类问题是我们要去掉的,哪一类问题是我们必须要保留的
(3)除了课文提出的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你觉得还有哪类问题值得研究?
3小组合作,练习筛选。
(1)小组内交流讨论:
哪个问题,不问也行?
哪个问题,问到点子上 (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能揭示作者独特写法的问题。)
哪个问题,最想研究?
(2)讨论后,重新筛选出对学习课文最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
4.全班交流,聚焦核心问题:
(1)各小组汇报“小组问题清单”,全班交流、整合,形成“班级问题清单”。
(2)回顾、思考: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
(3)小结:看来,有的同学是抓课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来提问,有的同学是从和课文主要内容相关的重点词句入手,还有的同学是抓一个段落甚至是全文的中心句来发问,非常好!那么,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中那一个词既反复出现,又直指课文主要内容呢?(“呼风唤雨”)
好,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个词开展问题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后习题 2既提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关注问题的“质量”,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甄别;又给出了筛选问题的范句—留下能帮助理解课文成引发思考等有价值的同题。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借助这个范例,引导学生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只通进行“价值判断”,并在考、讨论、总结中进一步掌握提出有效问题的一个方法:抓“高频词”或“中心句”。)
板块四问题引路,学
习课文
问题一:为什么说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词典中有3个义项: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
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联系课文内容,你觉得应该选哪个义项?
2.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能找到一句话,直接证明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仔细读读,这句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分别对应的是现代生活中的什么呢?
(2)小结:古时候是“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只有神话,而现在神话变成现实,这怎么不能说20世纪就是一个
“呼风唤雨的世纪”啊!
3.再聚焦写法,作者为什么不说这是一个人类可以支配自然、变化极大的世纪,而要说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同“呼风唤雨”这个词一样,十分巧妙地赞扬了20世纪变化之大、成就之多的还有哪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问题二:20 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
出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图理解诗句意思。
小结:一夜春风,变化之快;万树梨花,成就之多。
2.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能实实在在证明20 世纪的科学成就真的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句子吗?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分号前后的句子,写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分号前是写
分号后是写
小结:作者分“发明”和“发现”两方面进行举例,这样更清楚、更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的成就真是“遍地开花”。同时,也和文章第2自然段的“发现和发明”相呼应。读懂了这里,自然也就弄明白了第2自然段旁边写的问题。
(2)再来聚焦写法,这里一共写了几种发现?作者为什么只列举这几种发现呢?
(参考:登上月球-
上天;潜入深海——入海;百亿光年外——极远;原子核世界——极小。)
这里一共写了几种发明?你发现这几种发明的排列顺序有规律吗?
(参考:6种发明,前三种是电信方面的,呼应前文的“千里眼”“顺风耳”;后三种是交通工具方面的,分列海陆空,呼应前文“腾云驾雾的神仙”。)
小结:这就是“典型举例法”,选取典型性的例子,少却全面,给人以极深的感触。
(3)模仿写一句,可以用上括号内提示的内容。
20世纪,人类(发现); (发明)。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手机、火星上曾经有水、手提电脑、冰箱、宇宙飞船、宇宙黑洞、人类基因序列图、显微镜、空调、磁悬浮列车……)
问题三: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哪些奇迹?
2.说到这些奇迹,你会想到哪些神话故事和传说呢?
3.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展望更远的未来:
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虽说本单元是策略单元,且重点聚焦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但我们的课堂决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问,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理解课文、学习写法,才是水到渠成的“语文之道”。)
板块五 写字教学,找规律,破难点
1.指导写好含有“口”的字:
(1)观察“唤、程、超、哲、善”这5个生字,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2)再仔细观察,“口”在不同的位置时,大小、宽窄都有怎样的变化?
(3)师范写,生练写。
2.指导写好“纪、亿、核”这3个易错的字:
(1)这3个字可是挖坑高手,不少同学都栽倒过。仔细看看,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
纪:右边是“己”,不是“已”。
亿: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
核:右边是两撇,不要写成两个撇折,而且注意第一撇长,第二撇短。
(2)师范写,生练写。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
也是语文课的任务之一。如何费时不多而又让学生有所得呢?需要教师在本课生字中去寻找共同的规律,所以这节课重点关注了含有“口”的字及三个易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