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平面基本事实与推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平面基本事实与推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6 15: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基本事实和三个推论,理解三个基本事实和三个推论的地位与作用
2、会用平面的基本事实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点线共面三个典型问题,熟悉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的基本事实和推论
【教学难点】
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
一、情境引入:
用短片抽象本节学习的问题:如何把一个平面固定在空间中?
二、新知探究:
在初中几何中,观察得到了如下的点与直线的基本事实:
(1)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2)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结论(2)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事实上,通过指定的一个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通过指定的三个点,不一定能作一条直线。
问题1:如何把一个平面固定在空间中,至少需要几个点?
做实验,验证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总结概念
基本事实1:
文字表示:经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A,B,C三点不共线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图形表示:
总结:(1)可以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3点确定一个平面”
(2)过不共线的3点A,B,C的平面,通常记作平面ABC,用图像直观地表示平面时,为了增加立体感,习惯上讲平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
(3)如图的平面可以看成由不共线的3点A,B,C确定的,此时显然有: (4)如果给定的3个点同在一直线上,那么有无数个平面通过这3个点,也就是说,此时这三个点不能“确定”一个平面,例如,如果给定的3个点都在长方体的一条棱上,那么过这三个点就会有无数个平面.
作用:①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判定点、线共面
基本事实2:
如何固定置物架在墙壁上,抽象数学问题,固定一条直线在平面内,至少需要几个点?
文字表示: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表示:A∈α,B∈α AB α
图形表示:
作用:①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②判断一个面是否是平面
注:基本事实2可以作为判断一个面是否是平面的依据:如果一个面内的任意两点所确定的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那么这个面就是平面。例如,球面不是一个平面,因为球面上任意两点所确定的直线中,只有两个点在球面上.
基本事实3:
文字表示: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A∈α,且A∈β α∩β=m,且A∈m
图形表示:
注:(1)基本事实3说明,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就一定有无数个公共点,而且这无数个公共点能构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通常也称为两个平面的交线,如图所示,有;
(2)在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其中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住的部分应该画出虚线或不画,如图所示;
作用:①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问题2:除了用点固定平面的位置外,是否可以用直线固定平面的位置?
做实验发现:
(1)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 (2)两条相交直线 (3)两条平行直线
总结得出推论:
推论1:
文字表示: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A m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α,且m α
图形表示:
注:(1)这是由基本事实1与基本事实2得到的,
(2)推论1可以简单地说成: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
文字表示: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m∩n=A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m α,且n α
图形表示:
推论3:
文字表示: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m∥n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m α,且n α
图形表示:
注:(1)推论2与推论3可以分别简单地说成“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推论2可以说明,三角形是平面图形,因此初中有关三角形全等,相似,以及前面我们学习的解三角形等结论,在空间中也是成立的。
(3)推论3可以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也是平面图形,初中有关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结论,在空间中也成立.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求证:三线共面.
例2:如图所示,长方体中,F是上的一点(不与重合)试说明三个点确定的平面与平面ABCD相交,并画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课堂检测:
第1题图示 第2题图示
第3题图示解析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与PPT上的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11.2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一:基本事实 ------------------------------ ----------------------------- ----------------------------- 二、推论 PPT展示 ---------------------- ---------------------- ---------------------- 证明:---------------------- ------------------------------- -------------------------------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立体几何初步》的第二大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和推论。本节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促使学生理解平面的基本事实和推论,然而学生从图像上和文字对基本事实和推论表达是容易的,但是从数学符号上来表达和应用都是相对较难的,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如何理解这三条公理之所以被称为“基本事实”比较难。由于运用数学符号进行逻辑推.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性,即“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素养,因此,学生暂时只能停留在“理解”层面,若要培养学生对数学抽象进行“分析”“综合”乃至“评价”的高阶能力,则需要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强化,引导学生反复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