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6 15:5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作者简介
155-220,字孟德,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军事家
官渡之战《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文学家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代表作《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建安文学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然而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南方“孙刘联盟”击败,54岁的他,面对战乱连年,而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曹操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致力于建功立业。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他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曹操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短歌行
行:古代诗歌体裁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诵读全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思考
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又是如何表达忧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不得不借酒消愁。这里使用了设问和借代的艺术手法。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
人生苦短
(比喻)
(借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中间十六句,是什么加重了曹操的忧愁呢?
穿着青衿的读书人,牵动着姑娘的思念。曹操在这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想表达的是对有学识的人的渴望。就是因为你,我才思念到现在啊。
诗经·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这是一首宴饮诗。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中间十六句,是什么加重了曹操的忧愁呢?
穿着青衿的读书人,牵动着姑娘的思念。曹操在这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想表达的是对有学识的人的渴望。就是因为你,我才思念到现在啊。
求贤不得
(用典)
(用典)
(比兴)
(想象)
数下《求贤令》
为了招揽人才,曹操数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重才轻德,唯才是举。
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
曷(hé)尝:何曾,哪有。曷,何。
二三子:诸位,你们,指臣僚下属。
佐:帮助。
明扬仄(zè)陋:发现推举那些埋没在下层贱业中的人才。
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就举荐上来。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
初见荀彧,“吾之子房也。”
初见荀攸,“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初见贾诩、郭嘉,马上授以要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后八句中,不再出现“忧”字,是否代表曹操不再忧愁了?
如果仍然忧愁,和第二层忧愁的内容有什么关联?
“乌鹊”四句紧紧承接第二层,继续忧贤才难得。使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用“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良才择明主而依”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开明的君主因为不满足于人才,所以能获得众人的拥护。展现自己求贤若渴的诚心。
引用周公事典,周公三次辍食,唯恐因怠慢而失掉贤才,表达礼遇。“天下归心”指出了曹操雄心所在——让天下人心归服。此为忧愁的根本——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比兴)
(用典)
功业未就
小结
人生苦短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比兴
比兴
用典
用典
修辞手法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用典的作用:
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一个“忧”字贯穿《短歌行》,
我们能不能说他的这首诗流露的
思想感情是消极的?
这是一首言志诗,曹操借《短歌行》,感慨年华易逝,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大志和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在这一点上,曹操超越了东汉文人对纯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抒发,使之在结尾转化为昂扬的理想斗志。《短歌行》虽然使用的是汉乐府旧题,但曹操早已旧瓶装新酒,打破了“短歌行”微吟低徊的一般规律。这首诗始于低沉,终于昂扬。
总结
再次诵读全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始于低沉,终于昂扬。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
曹操、曹丕、曹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如果想要阅读曹操的更多诗歌,体会其慷慨悲凉、俊爽刚健风格。还可以阅读这些诗歌:
《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
《步出夏门行》、《度关山》、《对酒》等
推荐阅读
“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