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理念】
本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本课采取史料文本分析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对史料的辨析中,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讲述“世界史”部分,通过九个单元涵盖了上至各文明古国、下至当代世界的世界历史发展。
本课隶属于本教材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本课在该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主要讲述世界大战之间,十月革命之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民族民主运动,前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启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世界近现代史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主要涉猎的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还知之不多。所以,在进行本课教学时,要着重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战在客观上给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所创设的条件,以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在回忆复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格归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各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概况;
2.能够运用史料,从当时的情景和历史的角度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3.探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尝试总结其对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及世界影响。
【教学难点】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民族自决原则
“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966,联合国大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问题:以上是我们今天对“民族自决原则”的定义,在百年前的一战结束之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同样声称,以此来解决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领土问题,他们做到了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为1999年,黄健中执导的《我的1919》的影视片段,主要讲述了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以及国内学生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此前学习的“凡尔赛体系”中,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言行不一,并未践行“民族自决”原则;相反,巴黎和会的本质就是一场分赃会议,非但没有解决当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问题,反而进一步压迫,因此激起了此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讲授新课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南亚
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填写表格中亚洲各区域的民族民主运动。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方式,在空间上从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等四个方面,综合归纳当时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使学生对当时亚洲的运动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2.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印尼
“1926—1927年起义”是印尼共在殖民时期主动发起的一次革命。1926年11月12日和1927年1月4日,印尼共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先后发动武装起义,一个月内即被荷兰殖民政府镇压。“1926—1927年起义”被印尼共称为荷兰统治时期第一次民族起义。起义失败后,印尼共被殖民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由于无法正常开展革命工作,印尼共在群众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被左派民族主义政党,即印尼民族党(IndonesianNationalParty)所取代。
——高艳杰王世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兴衰研究》
问题:依据材料,思考在印尼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武装起义的是哪一政党?起义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使学生通过运用史料,认识到在印尼早期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印尼共产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后来印尼民族民主运动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的变化,即起义失败后,从印尼共产党变为印尼民族党。
3.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印度
材料一: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承认每个印度人应给予赢帝国以慷慨无私的、毫不含糊的支持一战,我们期望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印度能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
材料三: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加审讯就可以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
——1919年《罗拉特法案》
问题:一战对英印关系造成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们更好从当时的历史情境去理解一战对英国与印度之间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印度和英国殖民当局矛盾尖锐化的历史现状,以及印度迫切想要争取自治的民族愿景。
播放甘地在印度展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视频。
(视频来源: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国际部主创,金城执导的《世界历史》纪录片中的第81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
问题: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评价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抗争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生动展示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全面地认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抗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即,其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教师展示黑奴贸易的图片。
【设计意图】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殖民者的残忍与非洲人民面临的苦难。
1.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华夫脱党领导下,掀起了反对英国“保护权”、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极大地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埃及成为了非洲现代史上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
1921年当埃及人民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时,华夫脱党却……阻止人民把斗争推向深入。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乞求帝国主义的理解与支持,求得民族独立。所有这些其根源在于埃及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董建石 金利刚《华夫脱党在埃及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历史功绩》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在埃及独立运动上的贡献与局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史料信息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在当时埃及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正反两面,即,一方面,1922年埃及成为了非洲现代史上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体现了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其根源为埃及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摩洛哥
阿·克里姆制定的《国家宪章》,其内容为1.不承认任何损害摩洛哥权利的条约……3.承认里夫共和国的完全独立……6.同所有大国建立友好关系,缔结条约,其条件是这些国家不享有特权。
(1926年)5月7日,拥有80万兵力的法、西殖民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向只有7万人的里夫军队进行南北夹攻。……1926年5月27日,阿·克里姆为保护广大里夫军民的生命财产,被迫向法军投降,后来被流放到留尼汪。1958年摩洛哥政府为表彰其光辉业绩,授予他摩洛哥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
——余建华《彪炳千秋的里夫共和国》
问题:阅读材料,小组讨论,谈谈彼时彼刻,假如你是阿·克里姆,你会作何选择?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史料,创设历史情境,通过摩洛哥民族英雄阿·克里姆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抗争精神的光辉意义,在追求民族独立与一己私利的抉择间,培养学生的爱国价值观。
3.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塞俄比亚
播放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的相关视频。
(视频来自《二战史略》纪录片第一集战云密布)
问题:埃塞俄比亚受到了谁的侵略?结合教材作答,埃塞俄比亚最终结局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当时意大利法西斯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以及国联的绥靖政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学习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出埃塞俄比亚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教师讲解拉丁美洲与南美洲的不同之处。
美国以南所有美洲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中国百科大辞典》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拉丁美洲的称谓使学生认识到,其名称的源头在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民统治。
1.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尼加拉瓜
1984年2月21日,是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牺牲五十周年。
五十六年前,当美国海军陆战队蛮横地侵犯尼加拉瓜的领土和主权,而尼加拉瓜统治阶级都已投降的时候,桑地诺庄严宣誓:“我将用我的剑来保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受压迫的人民……我和我的战士将用自己的胸膛铸成御敌的长城,让蜂拥而至的尼加拉瓜的敌人在上面撞得粉身碎骨。”“宁愿战斗而死,也不屈辱而生。”
——叶予《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
问题:回到一百年前,当你的祖国面临侵犯,连政府都选择投降与苟且时,你会作何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2.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墨西哥
1810—1821年墨西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统治这一地区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的崩溃和一个独立墨西哥的诞生。
——冯秀文《卡洛斯三世改革与墨西哥独立战争》
在墨西哥的外国石油垄断组织一直是帝国主义企图控制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命脉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们不仅占有大量土地,控制石油资源,残酷剥削石油工人,而且还把公司变成墨西哥的国中之国,拥有绝对的治外法权。据不完全统计,从1901年——1936年,外国石油垄断公司从墨西哥获取4亿5千万美元的纯利润。
——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问题:依据材料思考,墨西哥于何时独立?20世纪初的他们是否仍需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们对墨西哥独立之初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清晰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分析史料思考,认识到彼时的墨西哥尽管在名义上独立了,但在经济方面仍在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展示材料
在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将近100万户农民无偿地获得了1800万公顷的土地,即比以前的20年内还多一倍。
1938年3月18日,代表政府在广播电台中毅然宣布将外国石油工业(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17家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其资产分10年偿还。这一天即“征收日”,被誉为是“墨西哥经济独立的开端。”
卡德纳斯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在国家的经费预算中总是处于前两名的位置,平均为16.2%。
——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认识到卡德纳斯在面临墨西哥独立初期的严峻形势下,最终多管齐下,通过改革争取墨西哥的民族独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