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9课海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9课海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8 09:34:12

文档简介

《海燕》习题
一、填空:
1.散文诗《海燕》的作者( )是( )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 》,自传三部曲是《 》、《 》、《 》。《海燕》成功地运用了( )和( )的手法。
2.在这篇课文里,海燕象征( ),大海象征( ),暴风雨象征(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 ),乌云、狂风象征( )。
3.散文诗除具有诗歌的( )、( )、( )等特点外,一般不表现分行和( )的要求。
二、下列句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B.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
C.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
三、找出下面各项中不同词性的一词:
A.一会 一堆 一边 一般 ( )
B.卷集 掩藏 蠢笨 怒吼 ( )
C.大海 深渊 飞沫 飞窜 ( )
D.呻吟 熄灭 乌云 燃烧 ( )
四、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叫喊( ) 咆叫( ) 骄傲( )
盼望( ) 胆小( ) 冲( )
五、选词填空: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 (号叫、呼叫、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 (抱、卷、刮)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摔、卷、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撕、砸、摔)成尘雾和碎末。
参考答案
一、1.高尔基,苏联,《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象征,对比。
2.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风暴。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沙俄的反动势力。
3.集中性,形象性,精练性;押韵。
二、C
三、A.一般 B.蠢笨 C.飞窜 D.乌云
四、号叫 吼叫 高傲 渴望 胆怯 窜
五、呼叫,抱,甩,摔
《海燕》习题
一、找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
1.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2.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中的“高傲”的同义词是( )。
A.自豪 B.骄傲 C.傲慢 D.傲然
3.“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4.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
D.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
二、下列诗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1.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2.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三、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在括号内用“√、×”。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表现了海燕对黑暗即将过去,光明一定到来的坚定信念。这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真理,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前进,革命都必将取得胜利。( )
2.“——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表现了海燕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提醒人们要做好准备。( )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不仅表现了海燕作为胜利预言家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表达了它无比豪迈的情怀,而且是向广大革命群众发出的立即投入战斗,迎接革命胜利的号召。( )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散文诗,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海燕》)  
(乙)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
“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节选自《鹰之歌》
1.甲、乙两文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时都用了( )和( )的写作手法。
2.甲、乙两文中的海燕和鹰这两个艺术形象,代表了( ),两文热情歌颂了( )。
3.甲、乙两文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海燕和鹰的战斗生活,具体地说是( )。
A.海燕面对战斗,鹰召唤战斗。
B.海燕迎接战斗,鹰临死前渴望再次投入战斗。
C.海燕迎接战斗,鹰期待战斗。
D.海燕面对战斗,鹰追求理想、宁死不屈。
4.两文在塑造两个艺术形象时,主要描写了海燕的( )和鹰的( )。两文在描写中运用了引用、反复、对偶、对比、( )和( )等修辞方法。
5.甲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乙文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和( );不同的是:甲文烘托海燕的( ),乙文映衬鹰的思想境界。
6.两文在塑造海燕和鹰的形象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甲文( ),乙文( )。
7.鹰说:“我见过天!”这句话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可用甲文中描写海燕的( )和( )两个词语来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A
二、2,3,1
三、1.√ 2.× 3.√
四、1.象征,对比
2.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坚强无畏的革命精神。
3.B
4.行动,语言;比喻,拟人。
5.象征社会现实;英雄形象。
6.激越豪壮、悲壮。
7.高傲,欢乐
《海燕》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小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与沙皇政权斗争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俄国革命斗争形势写成的,有其深广的政治意义。尤其是结尾的这篇散文诗,它反映了当时革命群众在革命先驱者的激励下,对沙皇专政及其黑暗制度越来越愤激的斗争情绪,预言了沙皇黑暗统治的必将崩溃。因此,它一发表,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注意,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并被誉为迎接革命风暴的“战斗的革命诗歌”。列宁、斯大林都曾给予它高度的评价,并且在自己的文章中也都引用过其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含义深刻而又给人以巨大鼓舞的诗句。
《海燕》拓展阅读
高尔基名言警句
1.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
2.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3.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
4.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5.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就是“愚蠢”。
7.理智要比心灵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8.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所以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9.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10.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11.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12.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13.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一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手携手地去工作吧。在生活中,堆积了许多美好的、实际的工作,这些工作会使我们的土地富饶,会把人从偏颇、成见和迷信的可耻的俘虏中解放出来。
14.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
15.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
16.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17.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
1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1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