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8 09:53:45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习题
一、语言积累运用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水皆缥( )碧 千转( )不穷 鸢( )飞戾( )天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校园里piāo dàng()着欢乐的歌声。
②骄傲自满会成为你进步的zhàng’ài()。
③这条河险滩多,水流tuān jí(),水路交通极不方便。
④互相xuān miǎo(),争高直指。
⑤泉水激石,líng líng()作响。
⑥空山幽谷,莺啼鸟啭;鸣声yīng yīng(),和谐动听。
⑦他虽有满腹jing lún(),但直到今天尚无机会施展抱负。
⑧机器轰鸣,zhòu yè()不停,噪声扰民,亟须治理。
3.解释加粗字,再写一个含有此字(同义)的成语(熟语)。
①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 成语:___________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成语:___________
③负( )势竞上,互相轩邈。 成语:___________
④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 成语:___________
⑤蝉则千转不穷( )。 成语:___________
⑥猿则百叫无绝( )。 成语:___________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 成语:___________
⑧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 成语:___________
⑨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 成语:___________
4.参考本课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词语。
①达成共识( )②松声竹韵( )
③龙舟竞渡( )④鸢飞鱼跃()
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描山画水的妙语佳句,请你从课外阅读积累中,择取三个相对工整的对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阅读理解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请根据这个句子想象一下,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开始他的“富春江之行”的?为什么“风烟俱净”能使“天山共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直接描写江流清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描写江流清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写“高山”还是写“寒树”?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色的“对偶句”各一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笔下的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对表现山水美景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含标题),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组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回忆《三峡》一课的内容,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A.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探究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与施从事书
吴 均
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③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④被径,风雨如晦⑤,鸡鸣不已。信足⑥荡累⑦颐物⑧,悟衷⑨散赏⑩。
【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大致包括现在浙江省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 ②汉:银河。 ③企:企求;盼望得到。 ④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 ⑤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暗得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⑥信足:信步,漫步;随意地走。 ⑦荡累:消除烦恼。荡:荡涤;清除。累:疲劳;烦恼。 ⑧颐物: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 ⑨悟衷:内心有所感悟。 ⑩散赏:自由欣赏。
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秋露为霜,春罗被径”中的“被”,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bèi①被子。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布~秋宵梦觉。”又覆盖。阮籍《咏怀》诗:“凝霜~野草。” ②加于……之上。《荀子?不苟》:“去乱而~之以治。”又蒙受,遭受。《汉书?赵充国传》:“身~二十余创。” (创:伤。) ③介词,表示被动。《史记?屈原传》:“信而见疑,忠而~谤。” ④pī(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坚执锐。”(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披”。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绝壁干天(干天:____________) ②清川万转(清川:________)
③千翼竞来(千翼:_____________) ④鸡鸣不已(不已: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山川景色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运用
1.piǎo zhuàn yuān lì
2.①飘荡 ②障碍 ③湍急 ④轩邈 ⑤泠泠 ⑥嘤嘤 ⑦经纶 ⑧昼夜
3.①全,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面面俱到……) ②阻碍;障碍。 有碍观瞻 ③凭借;依靠。 负隅顽抗 ④冲击。 激浊扬清 ⑤尽;完。 层出不穷(无穷无尽、山穷水尽、理屈词穷、日暮途穷……) ⑥断。 不绝于耳(络绎不绝……)⑦停;止;平息。 偃旗息鼓(息事宁人……) ⑧看。 管中窥豹(窥豹一斑……)⑨像;如。 过犹不及
4.①相同的认识。 ②风吹过松林、竹林时发出的和谐动听的声音。 ③比赛划船。 ④老鹰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任凭天性活动,自得其乐。
5.①(我的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一会儿偏东,一会儿偏西。 ②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像骏马在奔驰。 ③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6.略
二、课文阅读理解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应该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天气里出行的。由于阳光灿烂、空气清新,能见度很高,所以远山和蓝天好像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样的颜色。
3.非常放松,陶醉于美景之中,无拘无束地享受自然和生活。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既是写“寒树”也是写“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描写“寒树”凭借高峻的山势,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描写高山之上“寒树”直指云天,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无数山峰。这几句话在突出“树之奇”时也就显示了“山之奇”。
6.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画面对称,相映成趣。
7.这泉声、鸟声、蝉声、猿声,都是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天籁之音,它们使寂静的山谷变得生动起来,洋溢着欢快、活泼、和谐的气氛。美丽的山水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让山水更富有魅力,更具无限生机。
8.这两句话一方面是通过描写热衷功名利禄和忙于俗务的人到此一游后的心境,侧面衬托景色之美,强化了富春江山水迷人的魅力;另一方面含蓄地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也可能是对朋友的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9.A.两句都是写江水流速极快。第①句是直接描绘“急湍”“猛浪”,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恍若亲见;第②句则是间接描写,江水流速之快是经过计算流程与他物作比较之后才让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 B.两句都是写猿猴的叫声。第①句是概括式的写法;第②句则是具体描写,不仅描写了音速、音色,连回声也表现出来了。
三、拓展延伸探究
1.覆盖
2.①直插云霄。 ②清澈的河流。 ③许许多多的飞鸟。 ④不停
3.到这里随意走走,可以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人的内心会有所感悟的。
4.①山高入云,气势雄奇: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②山峦重叠、流水环绕,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③飞鸟走兽,生机无限: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④四季风光,各有特色: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5.寄情山水,排遣烦恼;避世隐居,怡情养性。
《与朱元思书》习题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缥( )碧 无碍( )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
2、写出汉字。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3、解词。
(1)夹岸高山 (2)负势竞上 (3)互相轩邈
(4)争高直指 (5)泉水激石 (6)泠泠作响;
(7)好鸟相鸣 (8)千转不穷 (9)鸢飞戾天者
(10)望峰息心 (11)经纶世务 (12)窥欲忘反
(13)横柯上蔽 (14)在昼犹昏 (15)疏条交映
4、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
5、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6、通假字:窥谷忘反 通
7、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8、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0、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1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1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
1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6、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思。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____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_________________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 邈:________________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文中概括富春江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2)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3)在分写“奇山”时,通过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含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
19、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翻译句子: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翻译句子: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时期的 ,(人名)字__________。
24、《与朱元思书》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_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反映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
2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是从视觉和_________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27、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些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B 5、C 9、B 10、D
11、天下独绝;山;水
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3、清澈 湍急
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5、D
16略
17、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略
18、(1)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2)千丈见底;(3)幽静(或:寂静、静等);(4)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5)皆生寒树。
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南朝梁;吴均;叔庠
24、奇(高、险);异(清、急);厌弃世俗,寄情山水,向往自然;
2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6、听(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7、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8、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9、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0、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拓展阅读
吴均诗歌三首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从军行
男儿亦可怜,
立功在北边。
阵头横却月,
马腹带连钱。
怀戈发陇坻,
乘冻至辽川。
微诚君不爱,
终自直如弦。
梅花落
终冬十二月,
寒风西北吹。
独有梅花落,
飘荡不依枝。
流连逐霜彩,
散漫下冰澌。
何当与春日,
共映芙蓉池。
《与朱元思书》背景知识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又因为当时骈偶声律盛行,所以小品文也日趋诗化与美化,出现了不少模山范水、清丽新巧的短篇佳作。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朱元思,字玉山。本文描写了富阳至桐庐沿途的景色,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千百年来广为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