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应用: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理解“古今七言律第一”的评价。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感情脉络,体会杜甫诗歌的“诗脉顺畅”。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杜甫对秋日意象的选择,体会本诗秋日意境的阔大、雄浑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杜甫的“八重之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秋日意境之美,理解杜甫晚年作品的悲壮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
【教学课时及方法】
精读法、探究法、诵读法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引入
1.“秋”
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幅秋天的画面(5秒),现在,请睁开眼睛,请同学们说说,你印象中的秋天有什么特征?(两图)你在秋天常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丰收的喜悦?还是凋敝的寂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请同学们暂停视频1分钟,一起来回忆一下,你学过哪些写秋的诗词?
朗读秋日诗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中国文人,笔下描绘出的秋各有不同的秋味,比如,回忆《沁园春·长沙》,当风华正茂,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毛泽东,站在高处眺望秋景,他如何描写眼前所见?(朗读《沁园春·长沙》片段),这首词选取了绚丽的色彩、生机勃勃的意象,描绘壮阔的湘江秋景,这样的秋与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果你是老病孤独、流落他乡的老年杜甫,当你站在高处眺望秋景,你会如何描写眼前所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跟随伟大诗人杜甫的登高之行,感受他的秋日情与景。请大家一起朗读。
2.解题
读诗先读题,我们一起来解题。登高二字为题,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从人事情景物这些要素上说,我们可以得到事件是——登高,登高是中国古代风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可以长寿消灾。士大夫又有登高言志、赋诗抒怀之传说,所谓“君子登高必赋”。
其次,从诗歌类型上说,这是一首登临诗。同学们其实学过很多这个类型的诗歌:比如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如登幽州台歌,比如登鹳雀楼,等等,那这一类型的诗歌,往往包含什么感情内容呢?思乡怀人、感怀伤时、抒发身世飘零之悲、怀才不遇之叹,或者言志说理。同学们猜一猜,杜甫的这首登高,寄寓的可能是什么感情呢?
3.作者与创作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变故,从年少悠游时期的满怀壮志,到中年辗转客居,晚年弃官入川,他始终忧国忧民,胸怀国事,始终保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他用“沉郁顿挫”四个字概括了自己的诗歌风格。
《登高》这首诗,创作于大历二年。杜甫弃官入川后,一直靠好友严武接济,严武病逝后,杜甫携家到夔州暂居,这段时间是杜甫的诗歌高产期。大历二年重阳,杜甫在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一带(白帝城),在夔州登高,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而此时杜甫已经55岁,距离他的人生终年,只余三年枯槁岁月。
二、品读鉴赏
(一)整体感知与写景鉴赏
1.朗读诗歌。
2.思考:《登高》的诗眼是哪个字? “悲”。悲从何来?探究这首诗歌的感情脉络。
3.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一幅秋日画面?
首联写了六种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意象,分别呈现“急”“高” “啸哀”“清”“白”“飞回”的特点。视角由高到低。短短两句14个字,把六种景框进镜头里,画面和谐,语言凝练。
颔联,则把视角放得更广,从大处着笔写了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萧萧之声、滚滚之象,运用视听结合的描写方法,描绘了一幅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画面。
4.探究:前两联的所有意象里,最重要的是哪个意象?
参考答案:风急。
一切都由风急而来。登高之地在重庆夔州。重庆是什么地方?山城。川渝地区,也就是我们古诗文里面常出现的“蜀地”,总体来说是一个盆地,山体连绵,空气湿度极大,有一个成语叫“蜀犬吠日”,什么意思?蜀地终年难见大晴天。那怎么杜甫能看到一个秋高气爽,天高云远的景色呢,因为风急呀,风急才有天高,至于说“猿啸哀”,同学们都知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中国的诗歌传统里面,猿啼声常常被赋予这种凄凉、哀怨的情绪,而正是因为风急,这猿啸声,回荡在空中,整个浓郁的悲凉意境就被渲染起来了,整个诗歌的感情基调就从这里奠定了。
低头一看,急风吹起,空气变得清冷,秋水枯竭,长江两岸的渚和沙都露出来了,看得格外清晰,也格外萧索,渚清沙白鸟飞回,鸟飞回是什么意思呢,鸟在空中盘旋,鸟为什么会盘旋不直接飞走呢?因为风急,急风猛吹,鸟在三峡上空飞不动,飞不出去,才会一直盘旋,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再试想首联的整个画面。首联的语言容量是极大的,十四个字,选取了六种所见之景,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一样,就把整个秋风萧瑟,寂寥又迷茫的情境和心境都勾连在一起。
颔联一样,无边落木从何而来,自然是因为风急。我们中国农业民族一直都有悲秋传统是为什么呢?战国时期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草木枯萎落叶的时候,这种生命的凋零容易引人悲叹,而同学们要知道,落叶往往不是垂直掷地有声地“啪嗒”一下就落了,而是摇落,这种摇摇曳曳的飘零,加上了风急这个要素会是怎么样呢?无边无际的,整个三峡,吹得到处都是黄叶,黄叶乱飞、盘旋,加上落叶的那种萧萧的声音,叠加了一种细腻的感觉——听觉,视听结合,整个意境就更加丰富了。
而不尽长江,长江在三峡这一段,因为地势落差大,本来就很急了,再加上风急,那掀起的,可能是滔天巨浪了,滚滚而来,又滚滚而逝。前两联就这样由一个风急,带出了诗人登高的整个所见所闻,这个意境充满了凄哀、萧瑟的秋味,但是也被杜甫写得开阔、雄浑,这是盛唐以后的诗人都很难达到的境界。
(二)情感内涵鉴赏
1.思考:杜甫是怎么把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衔接起来的?
颔联已经把境界打到了无边、不尽这样开阔,只有什么词才能把这个脉络接起来呢?万里!万里是什么意思呢?万里是离家万里,是渺远的空间距离,颔联的写景与颈联感情的直接抒发是紧紧勾连的。“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叹,飘零、漂泊之感,韶光易逝之痛。“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长江来而又去,奔腾而不停歇,百年是什么呢?古诗十九首里曾有一句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百年就是什么呢?晚年,人近暮年了。长江滚滚,“时间之永恒”引发了诗人暮年而壮志难酬的感叹。
2.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同学们,请再次朗读颈联,按下暂停键仔细理解,你能领悟出诗人哪些境况和思想感情?
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3.这样的悲之情绪抒发到这里,似乎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顶点了,这抒情的脉络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没有,尾联的抒情也是直抒胸臆的,我们来看到尾联,“繁霜鬓”与“新停浊酒杯”与颈联的“多病”是紧紧相承的,因为多病,杜甫晚年肺疾很严重,五十几岁两鬓斑白,而且杜甫曾经有诗句写过,“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人在痛苦的时候,酒是他的宽心之寄托,如今因为生病不得不戒酒,这样悲苦的境地里,连酒都不能喝了,这种悲苦显然已经走入了绝境! 所以紧承颈联的悲,他发出了“艰难”“潦倒”“苦恨”的感叹。
4. 尾联中的“艰难”“潦倒”“苦恨”怎么理解?这一联体现了杜甫怎样的思想境界?
至此,我们好像已经全然解决了杜甫“悲从何来”的疑问,但是同学们要思考一个问题:登高里的“悲”,只有对于人生境遇的悲凉吗?这些“艰难”“潦倒”“苦恨”只是自己的悲吗?不是的,我们回过头想想,杜甫是一个人生境遇与历史转折息息相关的诗人,他的人生境遇就像盛唐由盛转衰一般,这些艰难,也是国运艰难,这些潦倒,也是民生潦倒!他看了太多政坛巨变,人间疾苦,他在一首如此之悲的登临诗里,写出的却是这样一个开阔、雄浑的境界,这是因为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个人之悲也是国运之难!这首诗歌,看似悲凉!实则悲壮!
三、总结
1.语言凝练:十四字六处景、十四字八重悲
2.情景相融:诗脉顺畅,由景入情一气呵成
3.境界阔大:壮阔之景,悲壮之情。
【课后作业】
请结合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为《登高》写一篇文学短评,题目自拟,字数300-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