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复习】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学校举行歌唱比赛,5位老师给同一位同学的打分如下(满分10分)。现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算得的平均分是( )分。
8.9 8 9.2 9.5 9.9
A.9.1 B.9.2 C.9.3
2.根据下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男生立定跳远的达标人数最多
B.女生仰卧起坐的达标人数最少
C.各种项目中达标人数最多的是跳绳
3.育红小学器乐独奏比赛由五名评委打分,计分时,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出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下面是一名二胡选手的打分单。其中第五位评委给选手打的分数看不清楚了,它可能是( )分。
评委一 评委二 评委三 评委四 评委五 最后得分
79 83 86 81 82
A.81 B.82 C.83
4.下面是2021年某商场A、B两种品牌的自行车销售情况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品牌的自行车销售量相差最小的是1月
B.两种品牌的自行车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12月
C.2021年中A品牌的销售量一直是增加的
D.2021年中B品牌的销售量一直是减少的
5.要比较甲、乙两个公司近五年的利润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复式条形 D.复式折线
6.曲曲早上7时出门,先走路半时,然后骑车半时到达图书馆,看书2时,然后骑车回家,下面( )能表示曲曲的活动情况。
A.B.
C.D.
二、填空题
7.下面是一家药店二月到五月卖出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数量的统计图。
(1)( )月份卖出的一次性口罩最多,这个月卖出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一共有( )箱。
(2)如果这家药店二月份到六月份平均每个月卖出12箱医用外科口罩,那么六月份卖出的医用外科口罩有( )箱。
8.
淘气和笑笑第( )次测试成绩相差最多。两人的成绩都呈总体( )趋势,( )的成绩进步更加明显。
9.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 )类食物的人数最多。
(2)五(2)班中喜欢吃蔬菜类食物的人数是喜欢吃肉食类的。
10.下图是某公司2022年全年收、支情况统计图。
(1)( )月份的收入最多。
(2)(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3)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11.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张( )统计图,纵轴表示( ),横轴表示( )。
(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两个班中喜欢吃蔬菜类的学生一共有( )人。
(4)(1)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比(2)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少( )人,少的人数占(2)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人数的。
12.小美调查了某电器店2022年1—5月甲、乙两种品牌冰箱的销售情况,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22年1—5月甲、乙两种品牌冰箱销售统计图
(1)( )月份两种品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此时相差( )台。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 )趋势。如果老板打算再购进这两种冰箱中的一种,他应该购进( )品牌的冰箱更合适。
(3)甲品牌冰箱1—5月平均每月销售( )台。
三、判断题
13.平均数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
14.比较两个城市去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15.在“七七事变85载”的演讲比赛中,评委给李梁打出的分数分别是87分、93分、94分、95分、98分、85分、92分、91分。按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因此,王明的平均得分是92分。( )
16.将下图改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显示两支修路队修路情况的变化。( )
四、作图题
17.榴花乡有4所小学,各校图书馆文艺书和科技书的数量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
文艺书 科技书
东庄 950 600
西庄 100 450
南庄 1200 800
北沟 1000 600
18.下面是科技电脑城2019年上半年甲、乙两个品牌电脑销售情况统计表。
电脑品牌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甲牌/台 85 80 78 72 70 65
乙牌/台 50 70 55 60 50 75
根据统计表补全统计图。
科技电脑城2019年上半年甲、乙品牌电脑销售量统计图
五、解答题
19.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七位评委给五(1)班的打分如下(满分10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请算出五(1)班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60 80 77 90 98 70 88
20.小田等8个同学,数学半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0分,若把小田的成绩改为82分,则8人平均成绩变成了82分。问小田的原成绩是多少分?
21.某公司要招聘一名员工,招聘广告上说,该公司员工人均月薪0.8万元,下表是该公司一些人一个月的工资统计表。
姓名 职位 月薪/万元 姓名 职位 月薪/万元
方正 经理 1.8 余露 员工 0.6
徐敏 副经理 0.9 章美芬 员工 0.6
张涵 员工 0.6 吕青青 勤杂工 0.3
你认为该公司的招聘广告有没有欺骗性?通过计算+文字说明。
22.下面是甲、乙两位学生制作的风筝飞行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甲风筝飞行了( )秒,乙风筝飞行的时间是甲风筝的。
(2)起飞第25秒时甲风筝的高度是( )米,乙风筝的高度是( )米。
(3)起飞后第( )秒,两风筝处于同一高度;第( )秒两风筝高度相差最大。
(4)甲、乙两位学生制作的风筝你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23.下面是光明小学2017~2021年入学的男、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男生 5 15 20 35 40
女生 10 20 25 35 45
(1)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2017年入学的男、女生患近视的共有( )人,男、女生患近视的人数相同的是( )年。
(3)从2017年到2021年入学的男、女生中,平均每年有( )人患近视。
24.水是生命之源。学校五月份开展节约用水活动,下表是本学期用水情况统计表。
月份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用水量/吨 120 210 240
(1)已知5月份用水量是4月份的,6月份用水量是5月份的。根据信息把上表补充完整。
(2)请用统计图表示学校本学期用水量的变化情况。
(3)学校本学期月平均用水量是( )吨。
25.看统计图,填空回答问题。
2021年甲、乙两市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①甲市( )月降水量最大,乙市( )月降水量最大。
②甲市前五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是( )mm,甲市前半年的月平均降水量是( )mm。
③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一条)
26.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王阳的哪个科目分数高一些?丁季的语文和数学一共是多少分?
(2)三名学生的期中测试数学平均成绩为92分,语文平均成绩为97分,表示李仁成绩的直条被墨水污染了,请你帮他算出语文和数学的成绩。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通过比较大小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把剩下的3个分数加起来,再除以3即为所求。
【详解】9.9>9.5>9.2>8.9>8
(9.5+9.2+8.9)÷3
=(18.7+8.9)÷3
=27.6÷3
=9.2
算得的平均分是9.2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要熟练掌握并运用。
2.C
【分析】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深色表示男生,浅色表示女生,找出统计图中各项人数结合选项选择即可。
【详解】A.男生立定跳远达标人数是25人,跳绳达标人数是17人,投实心球达标人数是20人,仰卧起坐达标人数是12人,25>20>17>12,所以男生立定跳远的达标人数最多;原说法正确。
B.女生立定跳远达标人数是23人,跳绳达标人数是25人,投实心球达标人数是15人,仰卧起坐达标人数是7人,25>23>15>7,女生仰卧起坐的达标人数最少;原说法正确。
C.立定跳远达标人数是25+23=48人,跳绳达标人数是17+25=42人,投实心球达标人数是20+15=35人,仰卧起坐达标人数是12+7=19人,48>42>35>19,所以各种项目中达标人数最多的是立定跳远;原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提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打分的规则,最终只取3名评委的分数,所以这名选手所得的总分为82×3=246(分);如果评委五是最高分的话,则要去掉,83+86+81=250(分),250≠246,不符要求;如果评委五是最低分的话,则要去掉,79+83+81=243(分),243≠246,不符要求;可见最低分和最高分是在前四个评委中,所以79分是最低分,86分是最高分,都要去掉。然后用总分246分减去83分和81分,即可求出评委五的分数。
【详解】根据分析得,评委五的打分不是最高分也不是最低分。
去掉一个最低分79分和一个最高分86分。
82×3-83-81
=246-83-81
=82(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充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打分的规则,解决问题。
4.B
【分析】明确实线代表A品牌销售情况,虚线代表B品牌销售情况,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依次分析各个选项是否与统计图相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两种品牌的自行车,售量相差最小的是4月,而不是1月,所以错误;
B.两种品牌的自行车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12月,所以正确;
C.2021年中A品牌的销售量是有下降有上升的,不是一直增加,所以错误;
D.2021年中B品牌的销售量是有下降有上升的,不是一直减少,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掌握,要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D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又因为是甲、乙两个公司所以选择复式;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要比较甲、乙两个公司近五年的利润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6.A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曲曲早上7时出门,先走路半时,对应时刻为7.5时;然后骑车半时到达图书馆,对应时刻为8时,因为骑车的速度大于走路的速度,所以图上骑车的倾斜度较大;看书2时,也就是从8时到10时,路程保持不变,然后骑车回家,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据此分析,A能表示曲曲的活动情况。
故答案为:A
【点睛】从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它的倾斜度,可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发展趋势。
7.(1) 四 65
(2)8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哪个月卖出的一次性口罩最多;再把这个月卖出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卖出的箱数相加,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二月到六月平均每月卖出医用外科口罩12箱,一共是5个月,用12×5,求出二月到六月卖出的医用外科口罩一共有多少箱,再减去二月到五月卖出医用外科口罩箱数的和,即可解答。
(1)40+25=65(箱)
四月份卖出的一次性口罩最多,这个月卖出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一共65箱;
(2)12×5-(2+5+25+20)
=60-(7+25+20)
=60-(32+20)
=60-52
=8(箱)
【点睛】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以及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8. 1 上升 笑笑
【分析】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找出淘气和笑笑第几次测试成绩相差最多;观察统计图,找出淘气和笑笑的成绩趋势以及找出谁的成绩进步更加明显些。
【详解】淘气和笑笑第1次测试成绩相差最多。两人的成绩都呈上升趋势,笑笑的成绩进步更加明显。
【点睛】利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9.(1)鱼虾;(2)
【分析】(1)直接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鱼虾类食物的人数最多。
(2)用五(2)班中喜欢吃蔬菜类食物的人数除以喜欢吃肉食类人数即可。
【详解】(1)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鱼虾类类食物的人数最多。
(2)6÷18= ,五(2)班中喜欢吃蔬菜类食物的人数是喜欢吃肉食类的。
【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应用,能够根据问题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
10.(1)11
(2) 4 7
(3)30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直接回答问题,折线最高点即收入最多的月份。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求出每个月的差额,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3)9月份的收入是70万元,支出是40万元,用减法即可得知收入和支出想差多少万元。
【详解】(1)11月份的收入最多。
(2)1月份:40-20=20(万元)
2月份:60-30=30(万元)
3月份:30-10=20(万元)
4月份:30-20=10(万元)
5月份:50-20=30(万元)
6月份:60-30=30(万元)
7月份:80-20=60(万元)
8月份:70-30=40(万元)
9月份:70-40=30(万元)
10月份:80-50=30(万元)
11月份:90-40=50(万元)
12月份:80-50=30(万元)
60>50>40>30>20>10
因此4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7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3)70-40=30(万元)
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1)复式条形;人数;类别;(2)鱼虾类;(3)14;(4)2;
【分析】(1)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由此判断出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纵轴表示人数,横坐标表示类别,据此解答;
(2)观察统计图,找出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什么的人数最多;
(3)把两个班喜欢吃青菜的人数相加即可;
(4)用(2)班喜欢吃肉的人数减去(1)班喜欢吃肉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比(2)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少多少人;再用少的人数除以(2)班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1)这是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轴表示人数,横轴表示类别。
(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的学生喜欢吃鱼虾类的人数最多。
(3)8+6=14(人)
两个班中喜欢吃蔬菜类的学生一共有14人。
(4)20-18=2(人)
2÷20=
(1)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比(2)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少2人,少的人数占(2)班喜欢肉食类的学生人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并且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数据,解答问题。
12.(1) 4 2
(2) 下降 上升 乙
(3)57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同一月份数据越接近,说明甲、乙两种品牌销量差越小,用较大值减去较小值即可;
(2)由图可知,实线表示甲冰箱的销量,虚线表示乙冰箱的销量,观察两种冰箱销量的走势图即可判断其变化趋势,进而确定应该购进的冰箱品牌;
(3)用甲冰箱5个月的销售总量除以5即可。
【详解】(1)53-51=2(台)
4月份两种品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小,此时相差2台。
(2)从总体情况来看,甲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乙品牌冰箱销量呈现上升趋势,如果老板打算再购进这两种冰箱中的一种,他应该购进乙品牌的冰箱更合适。
(3)(65+60+57+53+50)÷5
=285÷5
=57(台)
甲品牌冰箱1—5月平均每月销售57台。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有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等于,平均数大于一组数据中最小值,且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大值。
【详解】由分析可得:
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据发生变化,这组数据的总和就会发生变化,但这组数据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的商会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反映。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解题时需要注意平均数与每个数据都有关。
14.√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比较多组数据用复式统计图。
【详解】比较两个城市去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统计图的各自特征进行解答。
15.√
【分析】去掉最高分98分和最低分85分,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87+93+94+95+92+91)÷6
=552÷6
=92(分)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相关公式。
16.√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复式条形统计图改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显示两支修路队修路情况的变化。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特征进行解答。
17.见详解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法:
(1)根据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横轴上适合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还要表示横轴代表的什么;
(3)在竖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还要标上竖轴代表的什么;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标题,复式统计图,直条还有配以不同颜色,并在图的右上方标明。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按照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统计图。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8.见详解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数据描点画图即可。
【详解】补充如下:
科技电脑城2019年上半年甲、乙品牌电脑销售量统计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补全复式折线统计图。
19.81分
【分析】最低分是60,最高分是98,去掉之后还剩5个数,根据总数个数平均数,计算即可。
【详解】(分)
(分)
答:五(1)班的最后得分是81分。
【点睛】此题关键是根据要求求平均数。做题时看清题目要求。
20.66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改动前8个同学总分:80×8=640(分),改动后8个同学总分:82×8=656(分),改动后与改动前相差的分数656-640=16(分),即为小田增加的分数,用小田现在的分数-增加的分数即可求出小田原来的成绩。
【详解】82-(82×8-80×8)
=82-(656-640)
=82-16
=66(分)
答:小田的原成绩是66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两次总分差是改动后比改动前小田增加的分数”。
21.该公司的招聘广告有欺骗性;0.8万元是包括经理和副经理在内一些人的平均工资,而该公司要招聘一名员工,员工的平均工资是0.6万元。(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计算员工的平均工资,与招聘广告上说的员工人均月薪0.8万元进行比较。
【详解】(1.8+0.9+0.6+0.6+0.6+0.3)÷6=0.8(万元)
(0.6+0.6+0.6)÷3=0.6(万元)
答:该公司的招聘广告有欺骗性;0.8万元是包括经理和副经理在内一些人的平均工资,而该公司要招聘一名员工,员工的平均工资是0.6万元。(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即总数÷个数=平均数。注意招聘的是一名员工,应该算对应职位的平均月薪。
22.(1)40;
(2)25;20
(3)15;30
(4)甲风筝;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虚线代表甲风筝飞行的数据,实线代表乙风筝飞行的数据,甲风筝飞行的时间是从0~40秒,所以飞行了40秒,乙风筝飞行的时间是从0~35秒,所以飞行了35秒,求乙风筝飞行的时间是甲风筝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用乙风筝飞行的时间除以甲风筝飞行的时间,约分后可得结果。
(2)起飞第25秒时,寻找对应着虚线上甲风筝的高度上点的位置,是25米;寻找对应着虚线上乙风筝的高度上点的位置,是20米。
(3)虚线和实线交叉重合的位置,即是两个风筝处于同一高度,所以在起飞后第15秒,两风筝处于同一高度;虚线和实线上点与点的位置相距最远的时候,即是两风筝高度相差最大的时候,所以在第30秒时两风筝高度相差最大。
(4)根据图中两个风筝的飞行时间还有飞行高度,说出自己的喜好,观点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甲风筝飞行了40秒;
乙风筝飞行了35秒;
35÷40=
即乙风筝飞行的时间是甲风筝的。
(2)起飞第25秒时甲风筝的高度是25米,乙风筝的高度是20米。
(3)起飞后第15秒,两风筝处于同一高度;第30秒两风筝高度相差最大。
(4)答:我喜欢甲风筝,因为甲风筝飞得高,而且飞的时间长。(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1)见详解
(2)15;2020
(3)50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找出2017年入学男、女生人数,再相加;再找出男、女生患近视的人数相同的是哪年;
(3)把2017年到2021年患近视眼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1)
(2)5+10=15(人)
2017年入学的男、女生患近视的共有15人,男、女生患近视的人数相同的是2020年。
(3)[(5+10)+(15+20)+(20+25)+(35+35)+(40+45)]÷5
=[(15+35+45+70+85)]÷5
=[50+45+70+85]÷5
=[95+70+85]÷5
=[165+85]÷5
=250÷5
=50(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绘制以及根据统计图的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24.(1)见详解
(2)见详解
(3)182
【分析】(1)5月份用水量是4月份的,用4月份的用水量×,求出5月份的用水量;6月份用水量是5月份的,再用5月份的用水量×,求出6月份的用水量;补充完整的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3)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把2月到6月的用水量相加,再除5,即可求出平均每月用水量。
【详解】(1)4月份:240×=180(吨)
5月份:180×=160(吨)
月份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用水量/吨 120 210 240 180 160
(2)
(3)(120+210+240+180+160)÷5
=(330+240+180+160)÷5
=(570+180+160)÷5
=(750+160)÷5
=910÷5
=182(吨)
【点睛】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25.①8;5
②27;52.5
③甲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逐项升高,然后逐渐降低;乙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
【分析】①观察统计图,找出甲市哪个月降水量最大,乙市哪个月降水量最大;
②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甲市前五个月的降水量的和除以5,求出五个月平均降水量;再用甲市前半年的降水总量除以6,求出月平均降水量;
③根据统计图,说出甲市和乙市的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①甲市8月份降水量最大,乙市5月份降水量最大;
②(10+15+20+30+60)÷5
=(25+20+30+60)÷5
=(45+30+60)÷5
=(75+60)÷5
=135÷5
=27(mm)
(10+15+20+30+60+180)÷6
=(25+20+30+60+180)÷6
=(45+30+60+180)÷6
=(75+60+180)÷6
=(135+180)÷6
=315÷6
=52.5(cm)
③甲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逐项升高,然后逐渐降低;乙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26.(1)语文;190分
(2)语文93分;数学93分
【分析】(1)题中统计图横轴表示学生,纵轴表示成绩,空白直条表示数学成绩,灰色直条表示语文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王阳语文成绩的灰色直条更高,所以王阳语文成绩高一些;将丁季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即可。
(2)先用数学平均成绩92分乘3,求出三人的数学成绩总和,再减去王阳和丁季的数学成绩即可求出李仁的数学成绩,同理亦可求出李仁的语文成绩。
【详解】(1)从统计图可直接读出王阳语文成绩高一些。
丁季的语文和数学总分:100+90=190(分)
答:王阳语文成绩高一些,丁季的语文和数学一共是190分。
(2)李仁的数学成绩:
92×3-93-90
=276-93-90
=93(分)
李仁的语文成绩:
97×3-98-100
=291-98-100
=93(分)
答:李仁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是93分。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识读,并利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