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春统编版语文小升初真题专项汇编-修辞手法(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春 长清区)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②会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③水渠里流水潺潺,小鸟在耳边欢唱;④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A.拟人、夸张、比喻、反问 B.比喻、夸张、拟人、设问
C.拟人、比喻、夸张、设问 D.比喻、夸张、拟人、反问
2.(2023春 阳山县)与“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2023春 富顺县)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B.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C.祖国是一部可以影响历史的世界名著,每一页都有时代的最强音。
D.同学们都在认真阅读,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4.(2023春 于洪区)“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下列句子与画线句子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一眨眼,泪水就流出来了。
B.明天就是春节了,大家会更忙。
C.“春节到了!”他激动地喊。他这一喊,墙都快裂开了。
D.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了。
5.(2023春 涟源市)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C.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D.同学们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内心的激动。
6.(2023春 余干县)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时光的迅速流逝
B.用排比的手法突出表现时光的迅速流逝
C.用比喻的手法生动表现时光的无处不在
D.用拟人的手法形象表现了时光的重要
7.(2023春 朝天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B.骏马一动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乐趣。(比喻)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偶)
D.弟弟哭丧着脸说:我饿得能吞下一头大象啦!”(夸张)
8.(2023春 长春)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B.整个礼堂挤得连针也插不进去。
C.如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
D.小秧苗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9.(2023春 铁西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A.海浪愤怒地拍打着礁石,掀起滔天巨浪。
B.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C.门外,细雨像烟似的被秋风扫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D.她那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10.(2023春 景泰县)对下列诗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偶 B.①比喻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
C.①拟人②对偶③比喻④借代 D.①借代②对偶③比喻④夸张
11.(2023春 洛龙区)下列成语使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B.炮火连天 伶牙例齿
C.呆若木鸡 旁若无人 D.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12.(2023春 汤阴县)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拟人)
B.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比喻)
C.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排比)
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2023春 耒阳市)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2)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
(3)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4)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14.(2023春 郸城县)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春节眨眼就到了。
(3)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4)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15.(2023春 云浮)下面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设问 F.反问
(1)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6.(2021 凉州区)选择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问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17.(2021 市北区模拟)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
它是① 的细雨,能② ;
它是③ 的阳光,能④ 。
18.(2021春 大洼区期末)下面的句子、课题、成语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蟋蟀的住宅》
(4)一日三秋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怒发冲冠
2023春统编版语文小升初真题专项汇编-修辞手法(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答】①把“水”比作“眼波横”,把“山”比作“眉峰聚”;②“震耳欲聋”运用夸张;③小鸟欢唱运用拟人;④字文字答是设问。
故选:B。
2.【解答】例句“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大了喜的程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碗是不会有千斤重的,因此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连用三个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的分句“……了有……的时候……”,因此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重于泰山的死”与“轻于鸿毛的死”进行对比。
故选:B。
3.【解答】A、B、D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C.与其他三项不同。把“祖国”比作“历史著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选:C。
4.【解答】“春节眨眼就到了”夸大了时间过得快,用了夸张的修辞。
A、B、D没有运用修辞。
C.“墙都快裂开了”夸大了他喊的声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C。
5.【解答】例句把“小雨”比作“酥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由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的修辞,
B.把“蝉”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C。
6.【解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从三个“……的时候,日子从……过去”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时光的迅速流逝。
故选:B。
7.【解答】A、C、D正确。
B.有误,从“回味”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选:B。
8.【解答】A.把“人生”比作“蜡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这句话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把“小秧苗”看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C。
9.【解答】A.这是拟人句,赋予“海浪”人的特点。
B、C、D都是比喻句,分别把“足音”比喻为“小令”,“细雨”比喻为“烟”,“眼神”比喻为“潭水”。
故选:A。
10.【解答】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远远看到的洞庭湖水比作银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非常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洞庭山水的空明静谧。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连绵不断的大山(五岭和乌蒙)说成细浪与泥丸,这是缩小的夸张。从局部看,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大山(五岭和乌蒙)比喻成成细浪与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需要雨露的滋润,诗中用“好”来夸赞雨,将春雨拟人化。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运用了对偶和拟物的修辞手法。全句是对偶,“草铺横野”“笛弄晚风“是拟物。
故选:A。
11.【解答】A.修辞不同,“草木皆兵”用了比喻的修辞,“何乐不为”用了反问的修辞。
B.修辞不同,“炮火连天”用了夸张的修辞,“伶牙俐齿”用了借代的修辞。
C.修辞不同,“呆若木鸡”用了比喻的修辞,“旁若无人”用了夸张的修辞。
D.修辞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D。
12.【解答】A、C、D正确。
B.有误,从“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可知是夸张句。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解答】(1)有问有答,是设问句。
(2)从“振得地动山摇”可知是夸张句。
(3)从“就像鹰的爪子”可知是比喻句。
(4)从“小鸟在耳边欢唱”可知是拟人句。
故答案为:
(1)设问;
(2)夸张;
(3)比喻;
(4)拟人。
14.【解答】(1)这是个比喻句,把“粥”比作“农业展览会”。
(2)从“眨眼就到了”可知是夸张句。
(3)从三个“我歌唱……”可知是排比句。
(4)从“哪里有……”可知是反问句。
故答案为:
(1)比喻;
(2)夸张;
(3)排比;
(4)反问。
15.【解答】(1)由“每一……,每一……,每一……,每一……,每一……”引导的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2)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3)把“它”看作人,运用拟人的修辞;
(4)运用了夸大的手法;
(5)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
(1)D;
(2)F;
(3)B;
(4)C;
(5)A。
16.【解答】(1)本句无疑而问,增强了语气,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故选D。
(2)句中将楼的高度进行了夸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C。
(3)将大漠的沙比喻成雪 将月亮比喻成镰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A。
(4)本句中将豆子赋予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B。
故答案为:
(1)D;
(2)C;
(3)A;
(4)B。
17.【解答】结合例句看,句子的形式为它是什么,能怎么样,注意结合“细雨”“阳光”来思考所填的修饰词,后半句填写相应的作用。即:它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压在心头的琐事;它是一束明媚的阳光,能照亮笼在的心头黑暗。
故答案为:
①一场绵绵 ②洗涤压在心头的琐事;
③一束明媚 ④照亮笼在的心头黑暗。
18.【解答】(1)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3)把“蟋蟀”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4)一日三秋: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一发千钧:千钧一发原义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情况极其危急。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痛伤心。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故“一日三秋、一发千钧、肝肠寸断、怒发冲冠”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
(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夸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