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纺、织、编”3个生字,积累“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变化的三个阶段。
3、学习一、二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特点,能根据学习单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介绍小毛虫。
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理解“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等词语的含义。
2、能根据学习单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介绍小毛虫。
教学准备:
1、插图。
2、课件。
3、配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苏州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的李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故事、讲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再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吧,故事的名字是“小毛虫”,它也是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吧。
预设生:你好,小毛虫。
师:你们见过小毛虫吗?回忆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生:我见过小毛虫,感觉有点害怕。
预设生:我觉得小毛虫软软的,很可爱很好玩儿。
二、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一)自读课文。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毛虫是这样的。想知道故事里小毛虫是什么样的吗?它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变化呢?捧起书本,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二)归类识字
1、多音字
师:故事读完了,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谁来挑战一下?
预设生:尽管 尽心竭力
师:你发现了“尽”是一个多音字,读准了字音,真了不起。
当读jǐn的时候,还有哪些词语呢?
预设生:尽快 尽早
师:我们发现,当表示“最,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时候,要读三声。
那读jìn的时候,你知道哪些词语呢?
预设生:我知道,尽力、尽头、尽情、山穷水尽里的尽都是四声。
预设生:我们在《揠苗助长》里学过筋疲力尽,这里的尽读四声,是“完毕”的意思。
师:当表示完毕、全部用出、全、都这些意思的时候,要读四声。
你能在课文里找到藏着这个多音字的两句话吗?
预设生: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预设生: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师:多音字会读了,还有一组词语的读音很有特点,谁想来挑战一下?
2.轻声词
预设生:打量 事情 明白 时辰
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第二个字都是轻声。
师:我们读准了字音,下面这组词语的字形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3.偏旁归类识字
预设生:愉快 可怜
仿佛 任何
规律 等待
纺织 绒毛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生:我发现每行的词语都有相同的偏旁。
师:小朋友们,归类偏旁,也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回忆一下,这些偏旁分别和什么有关呢?
预设生:竖心旁的字大多和心情有关,“愉快”的“愉”就是竖心旁,愉快就是高兴的意思。
预设生:绞丝旁的字大多和丝织品有关,小毛虫“抽丝纺织”的“纺”也是绞丝旁。
师:你们能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生字,真棒,我们还要注意“仿佛、任何”是单人旁,“规律”“待”是双人旁,要注意分辨哦。
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字,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一记吧。
预设生:单人旁+可=何,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何”。
预设生:我会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把仿佛的仿的单人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纺织的仿。
师:加一加、换一换,都是识字的好方法。
刚刚你们从上面的几组词语里都发现了规律,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谁来读?
预设生: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师:小朋友们,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这是规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也是规律。那小毛虫的生长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到故事里看一看吧。
三、接力读文,理清脉络
(一)接力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字音准确,语句通顺,读得真棒。小毛虫有时也会活动一下,谁来接着读?
预设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接下来,小毛虫要发生变化了,谁来接着读?
预设生1:读第三自然段。
预设生2:读第四自然段。
预设生3:读第五自然段。
预设生4:读第六自然段。
师:同学们,这一部分写了小毛虫在为自己编织茧屋,它为自己编织了什么样的茧屋,你找到了吗?
预设生:牢固的茧屋。
预设生:温暖的茧屋。
师:还有吗?
预设生:与世隔绝的茧屋。
师:你们看,同样是茧屋,在达·芬奇的笔下,却又三种不同的样子,它看起来是牢固的,摸起来是温暖的,藏在里面之后,又是与世隔绝的,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同一个东西哦。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吧。
预设生:牢固的茧屋
温暖的茧屋
与世隔绝的茧屋
师:小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呢?
预设生:小毛虫最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师:你从哪句话里发现的?
预设生: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师:这只蝴蝶可真美啊?它有着什么样的翅膀?
预设生:轻盈的翅膀
师:翅膀上还有什么呢?
预设生:色彩斑斓的花纹
师:多么美丽的蝴蝶呀,谁再来读一读 这个句子特别长,要根据前后的意思读好停顿哦。
预设生:它灵巧地从……色彩斑斓的花纹。
师:句子会读了,最后这一段,谁敢来挑战?
预设生:时辰到了……
师: 小毛虫最后变成了蝴蝶,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小朋友们,这里有不理解的吗?
预设生:老师,“雾霭”是什么意思啊?
师:有小朋友知道吗?谁来帮他解答一下。
预设生:雾霭就是雾气的意思。
师:你真聪明,通过联系生活知道了雾霭的意思,雾霭就是雾气。
(二)借助学习单,理清脉络
师:小朋友们,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知道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吗? 把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图片按照顺序在学习单上摆一摆,说一说吧。
师:谁来跟大家展示一下?
预设生:我是这样摆的,小毛虫先变成了茧,再从茧里挣脱出来,变成了蝴蝶。
师:你把小毛虫变化的过程说清楚了。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毛虫?对应哪一幅图呢?茧和蝴蝶又分别对应哪几段?对应哪张图呢?
请大家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找到对应的段落,在学习单上填一填吧。
师:填好了吗?谁来展示一下?
预设生:第一幅图对应1、2自然段,是写小毛虫的,第二幅图对应3、4、5、6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在织茧,第三幅图对应第7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从茧里挣脱出来,变成了蝴蝶。
师:通过学习单,我们知道了小毛虫成长变化的过程,理清了故事的发展脉络。
四、学习一、二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特点,学讲故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可怜”,提取关键词“可怜、打量”。
师: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吧,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预设生:这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了它的可怜?
预设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是啊,可怜的小毛虫什么都不会。如果语速放慢一点,声音低沉一些,更感觉到小毛虫的可怜了,谁再来试一试?
预设生: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师:那它在干什么呢?谁能用文中的词语说一说?
预设生:打量。
师:从哪句话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生: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当小毛虫,打量一下周围,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1:我看到七星瓢虫在爬。
预设生2:我看到七星瓢虫在飞。
师:七星瓢虫除了会爬,会飞,它还会做什么呀?
预设生:它还会捉虫。
师:七星瓢虫会爬,会飞,还会捉蚜虫。你觉得哪个本领最厉害?
预设生:我觉得捉蚜虫这个本领最厉害,因为它能保护庄稼。
师:如果让你填一填,你会怎么填,最厉害的本领应该填在哪?
预设生:七星瓢虫既会爬,也会飞,更会捉蚜虫。
师:真是一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孩子。你们再看,小蜜蜂会干什么呢?想三个,哪个本领放在最后说。
预设生:小蜜蜂既会唱,也会飞,更会采蜜。
师:小毛虫,继续打量一下,你还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我看到蚂蚁在搬运粮食。
预设生:我看到屎壳郎在滚粪球。
预设生:我看到蜻蜓在跳舞。
预设生:我听到知了在唱歌。
师:是啊,在小毛虫的身边,有蚂蚁、蜜蜂、七星瓢虫,还可能有知了、蜻蜓、屎壳郎等小动物,他们和小毛虫一样,都属于——
预设生:昆虫。
师:大大小小的昆虫在干什么呢?
预设生: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师:这样热闹的情景,可以用课文里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
预设生:生机勃勃。
师:联系上文,我们理解了生机勃勃的意思。
师: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生机勃勃的场面呀?
预设生:在公园里,到处生机勃勃,有跑步的,有跳舞的,还有做游戏的。
预设生:在动物园里,小动物们有的飞,有的跳,有的叫,到处生机勃勃。
师:小毛虫看到的世界就是这样生机勃勃的,热闹极了。谁用轻松欢快的语气读读这样的画面?
预设生: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师:昆虫们都有自己的本领。小毛虫却只能趴在叶子上打量着,什么也不会,和别人比,他觉得很可怜。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感受下小毛虫的可怜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笨拙”,提取关键词“笨拙、爬”。
师: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吧?
预设生:这还是一只笨拙的小毛虫。
师:你从哪里看出了它的笨拙呢?
预设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师:你们挪动身体试一试,老师看到大家想挪哪儿挪哪儿,太轻松了。但是小毛虫想挪动一下身体要难到什么程度呀?
预设生: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
师: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我觉得是要花费有九头牛,两只老虎那么大的力气。
师:是啊,要花费特别大的力气,才能挪动一点点,真的太艰难了,谁来读一读?
预设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生:两片叶子这么短的距离,可对小毛虫来说,就像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是啊,“周游整个世界”,那得爬多久、爬得多辛苦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预设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这只笨拙的小毛虫在干什么呢?谁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预设生:爬。
师:你是个善于总结的孩子,我们把“爬”也圈出来吧。
(三)学讲故事,根据小毛虫的特点介绍小毛虫。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读到了一只可怜的、笨拙的小毛虫,如果让你们把这只小毛虫介绍给大家吗?你知道怎么介绍吗?不着急,先看老师来介绍。
师:我要先看一看图片。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它东瞧瞧,西望望,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都看到什么了?谁来帮我讲一讲?
预设生1:它看见了一只瓢虫趴在不远处的树枝上,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蚂蚁在地上搬运着食物。大大小小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跳,更不会飞。
师:我们就这样把故事的开头讲出来了,想一想,我们是怎么把故事讲出来的?借助了什么的帮忙呢?
预设生:借助了插图。
师:图片可以帮忙,我们还借助了什么的帮忙呢?
预设生:还借助了学习单上的词语。
师:看看图片,借助关键的词语能帮助我们讲故事,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提示。我们可以借助提示讲好故事。
师: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第二自然段写了一只什么样的小毛虫呢?它在做什么?
把我们圈出来的关键词填在学习单上,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加入其它的词语哦,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根据这些提示,自己再试着介绍一下这只小毛虫吧。 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师:都会介绍了吗?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单,并根据提示介绍一下这只小毛虫呢?
预设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它东瞧瞧,西望望,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看见了一只瓢虫趴在不远处的树枝上,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蚂蚁在地上搬运着食物。大大小小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师:你不仅能借助提示把故事讲完整,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真了不起。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这条小毛虫,你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我会很难过,我会想,为什么我这么笨啊,什么也不会,爬得还慢。
师:是啊,多么可怜的小毛虫啊,和别人比,它什么也不会,只能趴在叶子上打量着。多么笨拙的小毛虫啊,自己想爬的时候,又艰难又缓慢。你们都觉得这只小毛虫很可怜,很笨拙,但小毛虫自己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书写
师:看,小毛虫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生字,一起读一读吧。
要想把字写好,也是有规律的。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是绞丝旁。
师: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他们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你们发现了结构上的秘密。再看,关键的笔画有什么要注意的?
预设生:我发现,这三个字的撇要穿插到提下方。
预设生:我还发现,这三个撇是不一样,仿的撇是斜撇,织的撇是短撇,编的撇是竖撇。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撇插过来的时候,绞丝旁的提就要变得短一点,我们的汉字也像小朋友一样,要讲究谦让。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最难写的“纺”字。
折画写短看方向,
长横微微向上扬,
横折钩横朝右下。
长撇穿插懂谦让。
请大家在习字册上把“纺”字描两个,写一个。
要注意写字姿势哦。(图片提示)
师: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写的,谁来当小老师点评一下呢?
预设生:他描红很到位,也做到了左窄右宽,但是横折钩的横要向右下方倾斜,他没有做到,长撇要再长一点,穿插到提下方。
师:请同学们再写一个“纺”字,然后用这种方法,写一写“编”和“织”。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六、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借助提示讲故事,认识了一条可怜、笨拙的小毛虫,陪着它经历了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知道,小毛虫变成蝴蝶不是一帆风顺的,下节课,我们继续陪着它成长,感受一条尽心竭力的小毛虫,一起欣赏破茧成蝶的美丽瞬间。
老师还里有两个故事想推荐给大家,《好饿的毛毛虫》、《丑小鸭》,也许读着读着,你们会发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们会对成长的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七、作业布置
师:课后,请大家在《习字册》上写一写“纺、织、编、抽、消”五个生字。
并朗读课文,借助学习单把这条小毛虫介绍给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