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坚守阵地的革命形象。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品读描写人物的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坚守阵地的革命形象。
【课前准备】
1、白求恩遗书的视频及相关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战斗场景,进入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尝试带着问题去默读,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还一同品读了描写战争场面的语句,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现在,让我们继续回到那个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的齐会战斗中。
师: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生齐读: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师: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我们看到——
生齐读: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师: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猛烈,我们听到——
生齐读: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小庙越来越危险了。
生齐读: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师:就这样,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二、以读促悟,感受人物形象
(一)品读描写白求恩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1、示范引导学生关注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
师:同学们,在这些描写战争情况的画面中,哪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呢?
预设场景②
(1)指名读描写战争画面的句子
师:请你读一读描写战争情况的句子。
(2)用“ ”画出场景二中白求恩做手术的句子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白求恩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在场景二中用“ ”画出白求恩做手术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
(3)圈画表现白求恩神态、动作的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师:这个句子中,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呢?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吧。
谁来分享一下。
A.引导学生通过“仍然镇定”的神态感受白求恩的“临危不惧”
生:“仍然镇定”
师:你注意到了“仍然”这个词,你觉得“仍然”是什么意思呢?(指2生回答)
预设生:仍旧/还是(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真棒)
不会(想一想,仍然的近义词是什么?——仍旧,还是)
(是的,我们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通过“仍然镇定”这种神态描写,你能看出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指3人回答)
预设1: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专注认真/勇敢的人,小庙都被烟雾淹没了,他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可能都没注意到外面是什么情况。(请你读出他的勇敢/专注,谁也圈到了这个词,想来说一说的?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
预设2:我认为白求恩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请你读一读。你呢?)
预设3:我认为白求恩是一个舍己救人的人。
师小结:师:是啊,面对危险,毫不畏惧,这是临危不惧,一起读。(齐读临危不惧)(板书:临危不惧)
B.引导学生通过“敏捷”的动作感受白求恩的“医术高超”
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敏捷
师:通过做手术时敏捷的动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呢?
(指3人交流,每人读一读)
师小结:是啊,动作敏捷、毫不迟疑,真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一起读。(齐读医术高超)(板书:医术高超)
同学们,像这样,通过对比外部环境,关注白求恩此时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就能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形象。
预设场景①(同下)
预设场景③(同下)
预设场景④(同下)
预设场景⑤(同下)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交流体会人物的形象
(1)自主完成学习单,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学习单上剩余的几个场景,用“ ”画出白求恩做手术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用笔圈出最令你感动的描写,想一想,从中可以看出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谁想来分享一下?你分享的是哪个场景?
预设场景①
A. 请你先读一读描写战争画面的句子?
B. 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是怎样的?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C. 哪个描写最令你感动?
预设1:两天两夜没休息
师:问生1联系生活想一想,如果你一天一夜都没睡觉,会感觉怎么样?那如果两天两夜不睡觉呢?(你会感觉怎么样?你呢?)
师:还有令你感动的描写吗?
预设2:眼球上布满了血丝(是的,白求恩一定累坏了,他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儿呢?)(指2人回答)
D.感受人物形象
师:(追问学生)从这样的神态描写中,你觉得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呢?(指3人回答)
(预设评价:舍己为人/关心伤员,请你读一读)
E.小结:
师:为了拯救更多的伤员,白求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手术台上,即使眼球上布满了血丝,他也不顾劳累,一起读。(齐读:不顾劳累)(板书:不顾劳累)
预设场景④
A.谁想来分享一下其它的场景?
B.你分享的是哪个场景?
C.当时的战斗情况是什么样的?
D.危险正在步步逼近,这个时候,白求恩是怎么做的呢?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E.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争分夺秒
师:(追问学生)争分,夺秒,把这个词语拆开来想一想,白求恩争夺的是什么呢?(时间)
师:其实,白求恩争夺的不仅是时间,他真正拼命争夺的还有什么?(是战士们的生命)
是:是啊,动作快一点,就能拯救更多的伤员。
F. 感受人物形象
师:通过“争分夺秒”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指3人回答)
预设:珍惜时间/心里只有战士/不怕死
(预设评价:请你读出时间的紧迫)
(预设评价:多么了不起啊,请你读一读)
(预设评价:危险正在步步逼近,白求恩却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真是一名不怕牺牲地医生。一起读——不怕牺牲)(板书:不怕牺牲)
预设场景⑤
A.还有哪位同学想来分享其它的场景?
B.你分享的是哪个场景?
C.请你读一读描写战争画面的句子。
D.在这危机四伏的三天三夜,白求恩是怎么做的?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E. 你最感动的是哪里?
预设:六十九个小时
F. 感受人物形象
师:(追问学生)通过这个时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指3人回答)
(预设评价:多么不可思议啊/请你读出对他的敬佩/他的坚持意味着更多的伤员可以活下来,请你读一读)
G. 小结
师: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三天七十二个小时。七十二个小时中,白求恩居然连续做了六十九个小时的手术,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一刻也不懈怠,多么认真负责啊!(齐读认真负责)(板书:认真负责)
预设场景③
A.还有一个场景,谁来交流一下?
B.当时的战斗环境是什么样的?
C.白求恩是怎么做的?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D.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
预设:低下头,继续
E.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指3人回答并读句子)
(预设评价:一刻都不松懈/他想挽救更多的生命/心里只有伤员)
(二)品读白求恩的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过渡:同学们,其实白求恩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仅体现在他做的事,还体现在他说的话。
1、师生合作读对话
师:为了保证白求恩的安全,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
生1: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师: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生2: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师: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
生3: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2、关注“恳求”,感受中国战士对白求恩的关心(朗读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的部长是用什么语气让白求恩离开的?
生:恳求的语气
师:(追问)你们觉得“恳求”是什么意思?
预设:求(怎样的求)(指2人回答)
师:恳求应该是怎样的语气呢?他是怎么说的?
师:卫生部长为什么要恳求白求恩离开?他留在前线治疗伤员不是更好吗?(指3人回答)
小结:是的,白求恩是加拿大友人,他是我们的客人啊,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客人。
3、感受白求恩坚守阵地的革命形象。
师:但是白求恩答应离开了吗?他是怎么说的呢?一起读
生: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师:从白求恩的回答中,你又体会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3人回答)
(预设评价:请你读出他的坚定/你能读出他的决心吗?请你读出他的坚守)(板书:坚守阵地)
师:我们知道,白求恩大夫是一名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家有优越的住所,但他却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出示对比图片),同战士们一样,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在手术台旁,坚定地说:
生齐读: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三)合作朗读战斗环境和白求恩的表现,体会人物形象
师:这就是把救死扶伤当作天职的白求恩,这就是生死置之度外的白求恩,这就是把手术台视为阵地的白求恩,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对他的敬意吧。男生读战斗情况,女生读白求恩的表现,想读的小朋友可以举手。
(指生站起来先准备好)
师: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男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女1: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男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女2: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男3:敌机不断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师: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女3: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师: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女4: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女齐读: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男4: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很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女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男齐读: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女齐读: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三、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一)交流手术台和阵地的相同点
师:读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你们觉得手术台和阵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指3人回答)
预设评价1:是啊,在环境上,白求恩的手术台和阵地一样危险,所以,对于白求恩来说——(生齐读:手术台就是阵地)
预设评价2:是的,战士们在阵地英勇杀敌,守卫祖国;白求恩在前线手术台争分夺秒,拯救生命。所以,对于白求恩来说——(生齐读:手术台就是阵地)
(二)小结
白求恩不仅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更把自己看作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白求恩和战士们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对于白求恩来说——(生齐读:手术台就是阵地)
四、补充资料,升华感情
(一)观看白求恩遗书的视频,体会亲人般的情感
1、观看视频
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两年里,抢救了无数受伤的战士,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受伤感染,不久就去世了,那一年,他只有49岁,他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
2、交流感受
师:我们听到,白求恩去世前还在牵挂什么呢?(指3人回答)
预设1:牵挂着自己的工作。(多么认真负责啊)
预设2:战友和伤员。(关心战友胜过关心自己)
预设3:多做贡献(多么伟大啊)
3、小结
白求恩至死都牵挂牵挂着战士和病人们,他不仅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还把自己当作我们的亲人。“手术台”不仅是战斗的阵地,还是挽救亲人的阵地。
(二)对话伟人,表达崇敬之情
同学们,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来到白求恩的身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三)读毛主席的评价,感悟白求恩的伟大
毛主席这样评价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链接课外,拓展延伸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让我们继承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财富,关心他人,关爱世界,建设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类变得更美好。
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白求恩大夫》,也可以看看视频《诺尔曼白求恩》,相信你们对这位伟人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临危不惧
医术高超
白求恩 不顾劳累
认真负责
不怕牺牲
坚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