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课题3 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水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2.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通电得到氧气、氢气,是物理变化
D.如图若a试管气体为10 mL,则b试管气体为5 mL
3.小明做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后,对反应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解为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为水分子 D.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的燃烧 B.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C.酒精的燃烧 D.水的电解
5.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大
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弱
6.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二、填空题
7.阅读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里。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后,天然气已走入我们济宁市的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它是无色气体;②密度比空气略小;③极难溶解在水中;④它容易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⑤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属于叙述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叙述甲烷化学性质的是 。
8.某学习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测定两管收集到气体体积如下:
时间 1 2 3 4 5 6 7 8
连电源负极的试管A中气体体积 6 12 20 29 39 49 59 69
连电源正极的试管B中气体体积 2 4 7 11 16 21 26 31
请回答:(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二者体积比的理论值是 。
(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中气体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 。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 ;C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 。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10.如图是电解水的两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电解水的过程中,A、B两管水位相比较 管水位下降的快,原因是 。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 (填“未开始”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一段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证明气体是氢气。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分子通电之后,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2.【答案】A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一段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证明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连接负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与正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答案】B
【解析】在氢气的燃烧中,在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氢气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为化合反应;燃烧是一个放热的反应。
4.【答案】D
【解析】A.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是化合反应;B.铁与硫酸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是置换反应;C.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D.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5.【答案】B
【解析】A.水气化后体积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B.水气化后体积变大,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C.水气化后体积变大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没有增加;D.水气化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和分子碰撞频率减小没有关系。
6.【答案】A
【解析】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变现出来的性质。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出来的、用仪器测量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其他的性质一般为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7.【答案】甲烷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化学性质有:④⑤。
【解析】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可以变现出来的性质。
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出来的、用仪器测量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其他的性质一般为化学性质。
8.【答案】(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二者体积比的理论值是 1:2 ;
(3)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中气体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 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会小于1:2,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开始产生的氧气有一小部分溶于水,实验时间越长,其比值越接近1:2 。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一段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证明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连接负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与正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9.【答案】(1)物理;氧气;过滤作用。(2)催化作用;(3)ACD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一段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证明气体是氢气。在A中,水的三态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在B中,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连接负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与正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在C中,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同于过滤操作中的滤纸,可以将难溶性的杂质除去。
10.【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好;(2)便于检验正负极产生的气体;(3)B,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多;(4)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一段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证明气体是氢气。在A中,水的三态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在B中,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连接负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与正极一端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