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 课件 (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 课件 (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6 2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请问你现在身高是多少?
物理


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单位
物理


“堂堂七尺男儿”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0cm;
秦时,一尺合今23.10cm;
汉时,一尺合今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0cm;
南朝,一尺合今25.80cm;
北魏,一尺合今30.90cm;
隋代,一尺合今29.60cm;
唐代,一尺合今30.70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0cm。
现在,一尺等于33.33厘米左右。
东汉班固的《汉书》
约231cm
物理


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单位
国际单位制(SI)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1dm=0.1m=10-1m
1km=1000m=103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硬币的厚度为1.85毫米
看看想想
眼见一定为实吗?
AB长还是CD长?
中心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物理


我们如何才能更准确的
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长度的测量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直尺
卷尺
三角尺
皮尺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刻度尺的使用
你能从刻度尺上观察到哪些信息?
(1)使用前——观察
单位:cm
零刻度线
量程:
0-7cm
注意:量程是一个范围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1mm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信息快递
⑴使刻度尺 紧靠被测物体;
⑵ 尺的位置, 不能倾斜;
测量值要估读到 ;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
板面
放正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
单位
放对
视线要与尺面 。
看对
读记对
放对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对
×
×

2.78cm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读记对
测量圆锥体的高
测量导线的直径
密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测量曲线的长度
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组合(平移)法等
古巴比伦人在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日晷(guǐ)计时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
公元前14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含30至70个齿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计时器。
1世纪左右张衡改进了浑天仪,用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
1955年,世界上第一款电子表诞生。
1969年,人们成功将石英晶体运用在钟表上,世界上第一只石英表诞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表的极简史
"


"



日晷
欧洲垂直式日晷
铜壶滴漏
英国大本钟
一些现代常用的钟表:
结构复杂的机械表
石英钟
多功能的电子表
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
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计时。
各种各样的表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秒(s)、分钟(min)、小时(h)
单位换算:
1h=60min 1min=60s
2、测量工具:停表 、钟表等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①机械停表的使用:
第一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表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表针停止转动,读数。
第三最后按下复位键时,表针弹回零点。
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数。

简记: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例.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
30s
0.1s
15min
30s(0.5min)
9min38.5s
②机械停表的读数:
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相加.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显示的时间为
min s。
2
6
三、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1)估读不可能十分准确
(2)仪器本身不够精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4)测量方法
3.误差不可消除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不可消除!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误差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停表的读数:
当小盘指针未超过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
当小盘指针超过半分钟刻度线
则大表盘按照30~60s读数。
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 秒(s)
1h = 60min
1min = 60s
1s = 1000ms
1ms = 1000μs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作业:
月 日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拓展延伸
实验探究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