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55张PPT 内嵌视频)2023-2024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55张PPT 内嵌视频)2023-2024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26 18: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2课时)
人教版 化学(初中)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
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
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3、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解读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以及两者的本
质区别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与日常生活、图片、
诗词、成语等联系在一起命题,常见题型为选择
题。
解读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常与物质的用
途联系在一起命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中考考点解读
1
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4
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目 录 Contents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附高清视频)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附高清视频4个)
5
变化、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
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
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
的例子吗?
新 课 导 入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引入
纸张燃烧
纸撕粘成面具
纸折成小船
钢铁生锈
钢铁制成钢筋
钢铁制成铁锅
从化学的角度观察下列变化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实验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胆矾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现象:
在两支试管中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实验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新课讲解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块状变成粉末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记录








归纳小结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等。
物理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酿造、呼吸、光合作用等。
化学变化特征:
①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归纳小结
3、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4、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
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5、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
和生成沉淀。
(1)物理变化
①物质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铁水铸锅、干冰升华等。
②物质形状变化:玻璃等破碎、水果榨汁、矿石粉碎、剪纸成花、木材制成桌椅等。
③物质挥发:汽油挥发、酒精挥发、盐酸挥发等。
④物质溶于水:食盐溶于水、蔗糖溶于水等。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2)化学变化
①物质燃烧:木材燃烧、纸张燃烧、蜡烛燃烧。
②金属锈蚀:钢铁生锈、镁条(铝片)氧化、铜器生锈等。
③物质酿造:酿酒、酿醋、牛奶发酵等。
④食物腐败变质:面包发霉、粮食霉变等。
⑤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
(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在水中加入品红变为红色,水沸腾产生气泡,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产生沉淀等都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特别强调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为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判断时关键是看爆炸前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如果一种化学变化中出现了某一现象,我们说这个变化(化学反应)开始了。
(4)蜡烛燃烧(化学变化)过程伴随石蜡熔化(物理变化)。
特别强调
典例精讲
例1. (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 D.火箭发射
【答案】D
【解析】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C、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D、火箭发射,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选项正确。故选D。
典例精讲
例2.(2023·河南·中考真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 D.楠木造船
典例精讲
【答案】C
【解析】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B、棉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D、楠木造船,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答案:C。
典例精讲
典例精讲
例3.(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CO使人中毒 B.醋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铁水铸锅
典例精讲
【答案】D
【解析】A 、 CO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 CO 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跟氧气结合,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醋酸溶解鸡蛋壳即醋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典例精讲
例4.(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己是悬崖百丈冰 B.白玉为堂金作马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山寺桃花始盛开
典例精讲
【答案】D
【解析】A、己是悬崖百丈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白玉为堂金作马只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沉舟侧畔千帆过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山寺桃花始盛开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典例精讲
例5.(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粮食酿酒 D.光合作用
典例精讲
【答案】B
【解析】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新课讲解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新课讲解
2.物理性质: 叫
做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新课讲解
1.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描述物质的变化时通常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2.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描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新课讲解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实验步骤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
气瓶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和二氧化
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
气瓶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新课讲解
变化
性质
用途
体现
决定
体现
决定
五、变化、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用来灭火,
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这是二氧化碳的用途,体现了二氧
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典例精讲
例1.(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
典例精讲
【答案】D
【解析】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典例精讲
例2.(2023年陕西省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典例精讲
【答案】C
【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精讲
例3.(2023年云南省中考)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不支持燃烧
典例精讲
【答案】D
【解析】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氮气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典例精讲
例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典例精讲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因为具有可燃性所以用作燃料,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是氮气含有氮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转化为硝酸和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C。
归纳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实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相互关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归纳小结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热性、挥发性等 助燃性、可燃性、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
实例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金刚石很硬,酒精易挥发等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碳能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1.(2023·湖南郴州一模)下列物质的变化:
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
⑤食物变质、⑥电灯发光、发热六种变化。
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请你说明判断的依据: 。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③⑥
②④⑤
达标检测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用序号填空: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____。
(2)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 。
①②



⑤⑥
可燃
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3.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可燃烧,⑤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⑥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⑦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化学性质有 ;
(3)物理变化有 ;
(4)化学变化有 ;
(5)酒精的用途有 。
①②③




1.完成配套练习册;
2.预习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