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6 18: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
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未到达焦点),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C.像一直比物大
D.先成实像,后来又变为成虚像
2.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远离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小
C.靠近凸透镜,变大 D.靠近凸透镜,变小
4.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
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
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
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物体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B.物体靠近凸透镜,像变大
C.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透镜的焦距为20cm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由实像变为虚像
7.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此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远离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再次找到清晰的像,此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比原来的大
C.蜡烛燃烧逐渐变短的过程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下移动
D.蜡烛和光屏不动,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   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   移动。
11.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地像,则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2.如图,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并逐渐增大玻璃杯子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   (选填“A”、“B”、“C”或“D”,下同)。在书本逐渐远离玻璃杯子的过程中,依次看到像是图乙中的   。
13.A、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中,小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得到像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   移动。
B、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    (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移动。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D
6.C
7.BC
8.BD
9.b;c
10.左;右
11.靠近;变小
12.D;ABC
13.光屏的中央,光屏向上移动
B::A:(1)最小、最亮的;10;(2)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答案不唯一);(3)上;
B:(1)左;(2)①缩小;②大;(3)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