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2.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
A.
B.
C.
D.
4.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 (实/虚)像。
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
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u/cm 60 30 20 15 13 …
v/cm 12 15 20 30 45 …
7.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图乙中的瓶盖相当于 的镜头,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 最远。
8.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转折点是 ,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是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 的,且 显示在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像与物在透镜的 侧(选填“同”或“异”);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总是 、 的,且 显示在屏上,像与物在透镜的 侧。
9.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 (选填“高”或“低”),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
(5)若在第(3)题里用黑色颜料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涂黑,此时在光屏上
A.只看到上半部分 B.只看到下半部分
C.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亮 D.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暗
10.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3)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4)若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则在光屏上成倒立、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那此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6cm
B.16 cm
C.6 cm
(5)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45cm刻度线处,眼睛在 (透镜左侧/透镜右侧)可观察到蜡烛的像。
(6)实验进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观在光屏的 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 或 。
参考答案
1.D
2.A
3.B
4.12.0;实
5.凸;虚;小于焦距
6.10;缩小;照相机
7.投影仪;丙
8.一倍焦距处;二倍焦距处;倒立;能;异;正立;放大;不能;同
9.(1)较暗; (2)主光轴; (3)缩小;照相机;高;下;(4)不能;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所提供的长度; (5)D
10.(1)同一高度;(2)10.0;(3)放大;(4)缩小;B;(5)透镜右侧;(6)上;将凸透镜向下移动;光屏向上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