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6 18: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目录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文学常识
诗词详解
品味妙处
课堂练习
第壹章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
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 ,开古文运动之滥觞。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第贰章
《背景介绍》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谏迎佛骨表》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韩愈写《谏迎佛骨表》反对信佛,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五十岁才升刑部侍郎,两年后遭此难,情绪低落。
到达蓝关口时,只有侄孙子跟了上来,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第叁章
文学常识
韩愈诗词特点
韩愈诗歌的主要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奇险怪僻”,反传统,求新奇,独自树立。韩愈不仅是杰出的散文家,也是中唐诗坛上一位别开生面、勇于独创的诗人.在倡导古文运动的同时,也曾致力于诗歌的革新,以纠当时平庸的诗风.
第肆章
诗词详解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
译 文
首联:获罪原因。

“朝奏”和“夕贬”;“九重天”和“路八千”
对比手法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译 文
诗人形象: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译 文
“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尾联:吐露凄楚激愤之情。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译 文
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第五章
品味妙处
“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 严令限期赶到贬所, 不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妙在哪里?
第陆章
课堂练习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额联中“除弊事”“惜残年”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C.尾联中诗人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表现了诗人看淡生死的达观之情。
D.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C
乙诗“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_______,暗写__________。
答案:天气寒冷 政治气候恶劣
第陆章
文学拓展
韩愈著名诗句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韩愈著名诗句
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8、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9、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10、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韩愈著名诗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