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备课资源包 第12课桥之美(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上册备课资源包 第12课桥之美(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8 16:10:54

文档简介

《桥之美》习题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yí( )和园 yùn( )育 前zhān( )后顾 shè( )影
纤( )细 煞( )风景 zhù( )足 lǒng( )统
二、填空。
1、《桥之美》是现代著名画家( )的一篇( )性小品文。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说明桥有着特殊的美感,即( )。
2、从作者的眼光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并不美,是因为( )。
三、理解下列词语,并将这些词语连成一段话。
史诗 煞风景 美感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四、课外阅读。
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他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亭成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器物两部分之间的凸出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本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
2、选段着重介绍的杰作是( ),这里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3、简要说说本选段的说明顺序。
4、风雨桥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与其他木石结构桥相比,在建筑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桥之美》习题
达标训练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纤( )细 飞瀑( ) 孕( )育 相处( )
2.解释加粗的词。
驻足: 前瞻后顾:
3.“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文章第4小节所举的四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请根据课文内容为每一幅画设计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取一座在你家乡较有影响的桥梁,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美。(200字左右)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宝带桥全由金山石砌成,历经千年以上的激流洪波,仍然牢固完好。桥长200多米,53孔,是一座美丽的连孔桥。每逢中秋佳节,苏州很多人结伴来桥上赏月。有的驾驶小船,荡漾桥下。宝带桥建筑艺术特异,不知运用的是哪一种美学上的结构,中秋之夜,每一个桥孔都闪耀着一个明亮的圆月,共计54个。54个明月随着小船的驶进一一出现在桥下,何等神奇!如果从桥的这一端望桥的那一端,水中出现的是一条闪光的银链,何等奇丽!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文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试从每层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层意,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两段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沿桥缓缓看一遍”,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xiān pù yùn chǔ 2.停留 往上或往前看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因为桥的存在,而使得芦苇丛呈现出密中有疏的特点,并将人的感受投射到作品之中。
能力提高
1.所拟题目要能高度概括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内容,并力求形象、生动。答案略。
2.略(可采用生动说明,从外形、历史演变等角度写)
开放探究
(1)说明宝带桥结构牢固,造型优美,富有艺术性。
(2)说明、记叙、描写、抒情
(3)牢固、连孔、艺术
(4)因为“宝带桥”历史悠久,历经千年沧桑,犹如一部记载历史的叙事长诗。
《桥之美》写作构思与技巧
一、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方法
文章为了说明桥美在与周围景物相配合,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描写周围事物,其中有“石桥与苇丛”的描写,有“石桥与细柳”的描写,有“长桥与水面”的描写,有“风雨桥”与廊亭的描写,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与两岸的联系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为说明桥之美的。
二、举例说明,增强说服力
课文用举例说明有关桥美的观点。第一例,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第三例,写长桥之美;第四例,写形式比较独特的“风雨桥”。这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三、运用生动绝妙的语言来展现桥的魅力
文章洋溢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散文化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难以言状的愉悦感。
《桥之美》审美鉴赏
意韵悠远的画卷美
作者以画家的眼光看世界,以优美的语言勾勒动人的画面。白墙、黑瓦的人家,线条流畅的拱桥,曲曲折折的河流,疏密相间,构成了有迷人魅力的图画美;江南水乡,早春的绿柳,跨水的石桥,宁静、淡美的意境,使画面产生抒情诗般的感染力;山重水复之间,“风雨桥”翼然临于急流之上……作者选取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浓淡相宜,意蕴悠远。
《桥之美》导语设计示例
设计(一)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家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画笔为我们绘描桥之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
设计(二)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桥之美》教学建议
一、要注意与《中国石拱桥》作比较。可以从两篇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手法的不同以及给人的阅读感受不同两方面来进行比较。
二、画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文中所描述的景致虽然主要是着眼于画意,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距并不甚远。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经验和体验,发挥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本文有不少语句蕴涵丰富而表达上不太符合常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少疑问,教师可结合练习第二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揣摩其中的意蕴。
《桥之美》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理解。文中,作者首先为读者开辟了一个视角: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作者举了四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例子,说明桥与周围景物和谐一体,具有形式美;接着,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最后宕开一笔,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如何互相衬托的问题。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感情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