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21:30:47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贵阳)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
2.(2023·贵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年春天,在稻田、池塘或溪沟内,常常会见到蝌蚪,而到了夏天,一只只青蛙就会在农田中忙于捕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B.蝌蚪与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强
D.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会增多
3.(2023·贵阳)某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
C.图中的细胞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4.(2023·贵阳)步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迅速发育,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睾丸和卵巢均能够产生生殖细胞
B.性激素经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C.女生在月经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
D.雄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5.(2023·贵阳)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无关 B.舌能辨别食物的多种味道
C.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复杂反射 D.馒头中的淀粉在胃里被吸收
6.(2023·贵阳)同学们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会产生废纸、瓜果皮等垃圾,将垃圾正确地分类,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内是中学生可以做到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瓜果皮与废纸都属于干垃圾
B.废纸经回收处理后可制成再生纸
C.瓜果皮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D.垃圾分类回收可实现资源再利用
7.(2023·贵阳)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8.(2023·贵阳)金合欢是一种灌木,花为金黄色。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金合欢的花属于营养器官
B.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更低
C.蚂蚁的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D.蚂蚁的“侵食”不会危害金合欢的生长
9.(2023·贵阳)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
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
10.(2023·贵阳)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它能产生使棉铃虫死亡的杀虫蛋白,这种杀虫蛋白对人和牲畜无任何毒害作用。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获得了能产生杀虫蛋白的抗虫棉,提高了棉花的产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云金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抗虫棉的培育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C.抗虫棉能有效抵御棉铃虫
D.该方法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1.(2023·贵阳)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病,与该病患者共用餐具,或吃了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能受到感染而患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C.戴口罩可以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D.注射甲肝疫苗可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
12.(2023·贵阳)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图是药箱中一种药品的说明书(部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 B.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C.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二、资料分析题
13.(2023·贵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   ,以增加收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   (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   。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3·贵阳)为了研究运动与心率的关系,小华在跳绳前和跳绳后(1分钟内)两个节点分别测量自己的心率。在开始跳绳锻炼前、跳绳锻炼1个月后、2个月后三个时间段测量,每个时间段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测量项目、次数 测量节点 心率(次/分钟)
跳绳锻炼前 1个月后 2个月后
A 79 74 72
B 135 134 131
(1)表中   (填“A”或“B”)的数据是跳绳后(1分钟内)的测量结果。
(2)跳绳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骨绕   活动。
(3)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在肺泡处与血液进行   ,更多的   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满足机体需要。同时,细胞产生的   (列出两项即可)等通过呼气、排汗被及时排出体外。
(4)坚持锻炼2个月后,小华的心率比锻炼前慢了一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四、资料分析题
15.(2023·贵阳)细菌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对细菌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后叶以前,人们不知道细菌这类生物。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看到了放大200~300倍的形状不同的细菌。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细菌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形成的(即自然发生)。1864年,科学家巴斯德展示了利用鹅颈瓶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实验过程如下图),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很小,若要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实验室需先   ,经高温灭菌冷却后,再   、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2)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   。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   产生的。
(3)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假设此刻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个。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   (答出一点即可)。
五、综合题
16.(2023·贵阳)人生来惯用右手与生来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均为惯用右手,他们生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与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儿。回答下列问题。
(1)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称为   。
(2)在不确定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哪个为显性性状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事实,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假设和推理,请完善他的推理过程。
①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   ,这与事实   (填“相符”或“不相符”)。
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推测当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   时,与事实   (填“相符”或“不相符”)
③根据上述推理,该同学判断惯用右手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这对夫妇的惯用右手女儿基因纯合的概率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体现出生物能进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符合题意;
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水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A正确;
B、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差异都很大,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故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弱,C错误;
D、青蛙捕食害虫,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弱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例如,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3.【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B正确;
C、图中细胞结构①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但不能控制物质进出,C错误;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④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睾丸能产生精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二者都能产生生殖细胞,A正确;
B、性激素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B错误;
C、女性在月经期间多数伴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要避免剧烈运动,C正确;
D、雄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胡须、腋毛等的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从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青春期的开始年龄、发育速度、成熟年龄等,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就开始年龄而言,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说,青春期都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身体变化如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等;心理变化包括自主意识增强、性意识萌动等,应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5.【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使人感觉到甜味,A错误;
B、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受不同的味道,分辨食物的多种味道,B正确;
C、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反射,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属于简单反射,C错误;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馒头中的淀粉在小肠被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胃能吸收少量水、酒精;小肠吸收无机盐、维生素、水、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6.【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瓜果皮属于湿垃圾,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错误;
B、废纸属于可回收材料,经过回收处理后可制成再生纸,B正确;
C、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分解瓜果皮,C正确;
D、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的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分离出来,进而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实现资源再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垃圾主要分为四类:可回收 垃圾、厨房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就是可再生资源,包括报纸、图书、饮料瓶、牛奶盒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果皮、花卉植物等,可经过生化处理,就地堆肥;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有害,含有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的垃圾,包括锂电池、指甲油等;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剩余垃圾,包括花盆、陶瓷等。
7.【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B、狒狒群体中的“首领”的选择与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有关,与年龄无关,B错误;
C、狒狒群体会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分成等级次序,C正确;
D、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像我们经常见到的蚂蚁和蜜蜂一样,狼、猴、象、狒狒、斑马、羊等动物也是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哺乳动物群体内部还形成等级。
8.【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间的关系;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金合欢的花与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
B、通过表格数据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为43%,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为72%,故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更高,B错误;
C、蚂蚁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错误;
D、蚂蚁与金合欢属于共生关系,蚂蚁的存在有利于金合欢的生长,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茎、叶都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生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9.【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食用不同食物的地雀的喙不同,说明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A正确;
B、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B正确;
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0.【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培育出抗虫棉,使用了转基因技术,B正确;
C、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获得了能产生杀虫蛋白的抗虫棉,故抗虫棉能有效抵御棉铃虫,C正确;
D、抗虫棉含有杀虫蛋白基因,能使棉铃虫死亡,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并能把这些性状遗传的技术。
11.【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属于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病原体,B错误;
C、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消化道传染病,戴口罩不能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C错误;
D、甲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针对患病生物采取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采取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健康的人采取的措施
12.【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由说明书用法用量可知,该药品治疗血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最大剂量为5mg,A正确;
B、由说明书适应症一项可知,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B正确;
C、该药品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为处方药,C错误;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13.【答案】(1)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故答案为: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根据材料二的经验,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故答案为: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分析】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获得高产,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14.【答案】(1)B
(2)关节
(3)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
(4)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由表可知,B的数据是跳绳后(1分钟内)的测量结果。
故答案为:B。
(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关节。
(3)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在肺泡处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更多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满足机体需要。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等通过呼气、排汗被及时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
(4)坚持锻炼2个月后,小华的心率比锻炼前慢了一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故答案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分析】心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心率为60-100次/min,剧烈运动后会有所增加。
15.【答案】(1)配制培养基;接种
(2)空气;原有的细菌
(3)1600;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1)细菌是是单细胞生物,很小,若要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实验室需先配制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后,再接种、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故答案为:配制培养基;接种。
(2)鹅颈瓶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故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有的细菌产生的。
故答案为:空气;原有的细菌。
(3)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若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则两小时后繁殖4代,数量为100x24=1600个,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
故答案为:1600;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②高温灭菌(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杀死);③冷却(避免高温杀死即将接种的细菌和真菌);④接种;⑥恒温培养(为细菌和真菌提供适宜的温度)。
16.【答案】(1)相对性状
(2)RR或Rr;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不相符;rr;Rr;相符;显性
(3)1/3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
故答案为:相对性状。
(2)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r控制,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R基因来自父亲或母亲,故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这与事实不相符。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为隐性,由r基因控制,故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这一对r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若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Rr时,父母的形状表现为惯用右手,与事实相符。③根据上述推理,可判断惯用右手是显性。
故答案为:RR或Rr;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不相符;rr;Rr;相符;显性。
(3)由(2)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Rr、Rr,故子代的基因组成为:1RR、2Rr、1rr,其中惯用右手女儿基因纯合的概率为:1/3。
故答案为:1/3。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写字母来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只有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 / 1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贵阳)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体现出生物能进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符合题意;
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3·贵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年春天,在稻田、池塘或溪沟内,常常会见到蝌蚪,而到了夏天,一只只青蛙就会在农田中忙于捕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B.蝌蚪与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强
D.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会增多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水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A正确;
B、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差异都很大,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故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弱,C错误;
D、青蛙捕食害虫,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弱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例如,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3.(2023·贵阳)某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
C.图中的细胞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避免细胞重叠影响观察,B正确;
C、图中细胞结构①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但不能控制物质进出,C错误;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④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2023·贵阳)步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迅速发育,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睾丸和卵巢均能够产生生殖细胞
B.性激素经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C.女生在月经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
D.雄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睾丸能产生精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二者都能产生生殖细胞,A正确;
B、性激素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B错误;
C、女性在月经期间多数伴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要避免剧烈运动,C正确;
D、雄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胡须、腋毛等的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从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青春期的开始年龄、发育速度、成熟年龄等,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就开始年龄而言,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说,青春期都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身体变化如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等;心理变化包括自主意识增强、性意识萌动等,应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5.(2023·贵阳)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无关 B.舌能辨别食物的多种味道
C.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复杂反射 D.馒头中的淀粉在胃里被吸收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使人感觉到甜味,A错误;
B、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受不同的味道,分辨食物的多种味道,B正确;
C、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反射,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属于简单反射,C错误;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馒头中的淀粉在小肠被吸收,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胃能吸收少量水、酒精;小肠吸收无机盐、维生素、水、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6.(2023·贵阳)同学们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会产生废纸、瓜果皮等垃圾,将垃圾正确地分类,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内是中学生可以做到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瓜果皮与废纸都属于干垃圾
B.废纸经回收处理后可制成再生纸
C.瓜果皮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D.垃圾分类回收可实现资源再利用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瓜果皮属于湿垃圾,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错误;
B、废纸属于可回收材料,经过回收处理后可制成再生纸,B正确;
C、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分解瓜果皮,C正确;
D、垃圾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的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分离出来,进而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实现资源再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垃圾主要分为四类:可回收 垃圾、厨房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就是可再生资源,包括报纸、图书、饮料瓶、牛奶盒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果皮、花卉植物等,可经过生化处理,就地堆肥;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有害,含有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的垃圾,包括锂电池、指甲油等;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剩余垃圾,包括花盆、陶瓷等。
7.(2023·贵阳)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
B、狒狒群体中的“首领”的选择与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有关,与年龄无关,B错误;
C、狒狒群体会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分成等级次序,C正确;
D、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像我们经常见到的蚂蚁和蜜蜂一样,狼、猴、象、狒狒、斑马、羊等动物也是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哺乳动物群体内部还形成等级。
8.(2023·贵阳)金合欢是一种灌木,花为金黄色。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金合欢的花属于营养器官
B.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更低
C.蚂蚁的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D.蚂蚁的“侵食”不会危害金合欢的生长
【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间的关系;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A、金合欢的花与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
B、通过表格数据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为43%,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中的存活率为72%,故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更高,B错误;
C、蚂蚁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错误;
D、蚂蚁与金合欢属于共生关系,蚂蚁的存在有利于金合欢的生长,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茎、叶都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生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9.(2023·贵阳)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
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食用不同食物的地雀的喙不同,说明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A正确;
B、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做变异,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B正确;
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0.(2023·贵阳)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它能产生使棉铃虫死亡的杀虫蛋白,这种杀虫蛋白对人和牲畜无任何毒害作用。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获得了能产生杀虫蛋白的抗虫棉,提高了棉花的产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云金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抗虫棉的培育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C.抗虫棉能有效抵御棉铃虫
D.该方法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培育出抗虫棉,使用了转基因技术,B正确;
C、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获得了能产生杀虫蛋白的抗虫棉,故抗虫棉能有效抵御棉铃虫,C正确;
D、抗虫棉含有杀虫蛋白基因,能使棉铃虫死亡,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新的性状并能把这些性状遗传的技术。
11.(2023·贵阳)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病,与该病患者共用餐具,或吃了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能受到感染而患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C.戴口罩可以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D.注射甲肝疫苗可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属于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病原体,B错误;
C、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消化道传染病,戴口罩不能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C错误;
D、甲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针对患病生物采取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采取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健康的人采取的措施
12.(2023·贵阳)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图是药箱中一种药品的说明书(部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 B.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C.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A、由说明书用法用量可知,该药品治疗血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最大剂量为5mg,A正确;
B、由说明书适应症一项可知,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B正确;
C、该药品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为处方药,C错误;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二、资料分析题
13.(2023·贵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间作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据《氾胜之书》记载,在瓜田中“又种薤(xiè)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这种生产方式就是立体农业的雏形。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二 我国某地一林场在板栗林地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板栗一般高度为3~4米,而茶树高度为1米左右,两种植物高矮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板栗喜光,茶树耐阴,光照过强会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注:氾:fán,姓;fàn,同“泛”。薤:又叫藠头(jiào tou),叶细长,花紫色。鳞茎和嫩叶可用作蔬菜。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生产经验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限土地上   ,以增加收入。
(2)在该生态系统中,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   。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   。
(3)现有四种农作物,它们的株高和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如下表:
农作物 A B C D
株高/厘米 170 65 59 165
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照强度 较强光 较强光 弱光 弱光
根据材料二的经验,从四种农作物中选择   (填表中字母)两种搭配种植,可实现合理利用、有效增收。简述选择的理由:   。
【答案】(1)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立体农业是指依据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合理搭配而建立的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种植和养殖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故答案为:立体种植/立体农业。
(2)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板栗和茶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从根系的情况来看,板栗和茶树搭配种植的好处是: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生产者;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两者搭配种植,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营养物质。
(3)根据材料二的经验,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故答案为:A、C;A农作物株高170厘米,较高,喜较强光;而C农作物株高59厘米,较矮,喜弱光。两者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有效增收。
【分析】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获得高产,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3·贵阳)为了研究运动与心率的关系,小华在跳绳前和跳绳后(1分钟内)两个节点分别测量自己的心率。在开始跳绳锻炼前、跳绳锻炼1个月后、2个月后三个时间段测量,每个时间段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测量项目、次数 测量节点 心率(次/分钟)
跳绳锻炼前 1个月后 2个月后
A 79 74 72
B 135 134 131
(1)表中   (填“A”或“B”)的数据是跳绳后(1分钟内)的测量结果。
(2)跳绳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骨绕   活动。
(3)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在肺泡处与血液进行   ,更多的   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满足机体需要。同时,细胞产生的   (列出两项即可)等通过呼气、排汗被及时排出体外。
(4)坚持锻炼2个月后,小华的心率比锻炼前慢了一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1)B
(2)关节
(3)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
(4)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由表可知,B的数据是跳绳后(1分钟内)的测量结果。
故答案为:B。
(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关节。
(3)跳绳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这样可使外界空气更快地经过呼吸道处理进入肺,在肺泡处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更多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满足机体需要。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等通过呼气、排汗被及时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尿素、多于的水分。
(4)坚持锻炼2个月后,小华的心率比锻炼前慢了一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故答案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舒张的能力。
【分析】心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心率为60-100次/min,剧烈运动后会有所增加。
四、资料分析题
15.(2023·贵阳)细菌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对细菌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后叶以前,人们不知道细菌这类生物。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看到了放大200~300倍的形状不同的细菌。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细菌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形成的(即自然发生)。1864年,科学家巴斯德展示了利用鹅颈瓶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实验过程如下图),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很小,若要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实验室需先   ,经高温灭菌冷却后,再   、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2)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   。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   产生的。
(3)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假设此刻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个。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配制培养基;接种
(2)空气;原有的细菌
(3)1600;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1)细菌是是单细胞生物,很小,若要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实验室需先配制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后,再接种、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故答案为:配制培养基;接种。
(2)鹅颈瓶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故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有的细菌产生的。
故答案为:空气;原有的细菌。
(3)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若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则两小时后繁殖4代,数量为100x24=1600个,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
故答案为:1600;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②高温灭菌(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杀死);③冷却(避免高温杀死即将接种的细菌和真菌);④接种;⑥恒温培养(为细菌和真菌提供适宜的温度)。
五、综合题
16.(2023·贵阳)人生来惯用右手与生来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有一对夫妇均为惯用右手,他们生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与一个惯用右手的女儿。回答下列问题。
(1)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称为   。
(2)在不确定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哪个为显性性状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事实,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假设和推理,请完善他的推理过程。
①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   ,这与事实   (填“相符”或“不相符”)。
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   ,推测当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   时,与事实   (填“相符”或“不相符”)
③根据上述推理,该同学判断惯用右手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这对夫妇的惯用右手女儿基因纯合的概率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RR或Rr;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不相符;rr;Rr;相符;显性
(3)1/3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
故答案为:相对性状。
(2)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R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r控制,若惯用左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R基因来自父亲或母亲,故推测其父母的性状表现为: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这与事实不相符。②若惯用右手为显性,则惯用左手为隐性,由r基因控制,故儿子的基因组成为rr,这一对r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若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Rr时,父母的形状表现为惯用右手,与事实相符。③根据上述推理,可判断惯用右手是显性。
故答案为:RR或Rr;至少一人为惯用左手;不相符;rr;Rr;相符;显性。
(3)由(2)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为Rr、Rr,故子代的基因组成为:1RR、2Rr、1rr,其中惯用右手女儿基因纯合的概率为:1/3。
故答案为:1/3。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写字母来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只有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