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10: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线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参”,会写“迅、速、退”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读懂第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重点:认识“窃、私”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参”,会写“迅、速、退”等12个生字。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难点:读懂第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准备:ppt、录屏软件、学生录音(老师:黄色字;学生:绿色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提问交流。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的瞿老师,很高兴和大家在线上相遇。课前,请准备好语文书、《习字册》和文具盒。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两位小伙伴:伊伊和菲菲。
生1:大家好,我是伊伊。
生2:大家好,我是菲菲。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与大海有关的词语和古诗句。
生1:一望无边、波涛汹涌、风平浪静、水天一色……
生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师:这些词语和诗句,写出了大海的变幻莫测,美不胜收。
(2)播放视频
边播师边讲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海洋占据了71%的表面积。浩瀚无边的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变幻莫测,神秘万分。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登上潜水艇,随作者到深海中去探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课文。
(1)出示课文题目。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海底世界》,这是一篇说明文。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吧!
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
2.检查词语。
师过渡:读通顺了课文,潜艇词语号也准备就绪,通过正确的朗读,我们就可以打开潜水艇的启动装置。
★出示第一组词语:嗡嗡 啾啾 汪汪
(1)师:听老师朗读第一组词语,嗡嗡、啾啾、汪汪。你有什么发现?(说说特点)
(2)生:它们都是描写海底声音的词语,也叫拟声词。拟声词要读得轻快些。
(3)师: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出示第二组词语:海参 梭子鱼 乌贼 章鱼 贝类
(1)师: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读一读第二组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2)出示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图片,老师作简单介绍。
(3)师:这些都是海底的动物。看,这是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爬得很慢很慢;(师讲授多音字)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shēn;还可以读cān:参加;cēn:参差不齐。(点击返回)这是梭子鱼,它的身子长长的,游得可快了;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这是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出示第三组词语:波涛澎湃 宁静 差异
(1)师: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第三组词语吧,每个词语读两遍。
(2)师:你知道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吗?
师:“澎湃”和“宁静”是一对反义词。“宁静”是很安静,“澎湃”在这里是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大的响声。
(3)师:“差异”的“差”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
(4)复习词语
师:按下暂停键再读一遍词语,我们的潜水艇要继续下潜了!
3.整体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内容。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认为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用横线画出课文中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在作者眼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你找到了吗?这句话在课文 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是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2)教学首尾呼应
同时出示课文首句和尾句。
师:同学们,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然后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做了解答,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
4.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海底世界写清楚的。
(1)师: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请按下暂停键,默读课文并思考。
出示再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指导完成《学习单》练习:
师:呀!潜艇在下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故障,我们要借助这张学习单,才能修复它。
师:可以想一想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出示课文全文
师:同学们真聪明,第2~5自然段都是围绕段落的第一句话来写的,画线句子也叫段落的关键句。
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第四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摘抄和适当修改。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学过的方法完成这张学习单。
总结展评:出示学生的答案进行交流。
师:看这位同学的学习单,他完成得怎么样?
出示一位同学手写的学习单照片
生:他适当修改第2、3自然段的关键句,得出第2、3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底很宁静、海底是有声音的。他直接摘抄第4和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来理解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
(3)借助《学习单》的框架图,梳理全文内容: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课文是从海底很宁静、海底有声音、海里的动物有各自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几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作者先概括后具体写,写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填好学习单,修复好故障,我们的潜艇又出发啦!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作者怎样把“海底很宁静”写清楚的
1.师:现在让我们坐着潜艇到深海中去看看吧,听第二自然段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海底很宁静?
2.播放第二自然段录音
3.师:(出示海面与海底的图片对比)当海面掀起滔天巨浪时,海底却是一片宁静。波涛澎湃是形容海浪翻腾,声势浩大的样子。结合图片,我们能想象到海面上大浪互相撞击、波涛汹涌,而此时的海底却是风平浪静,十分静谧。
师:海底的光线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深海里也很暗,500m以下便是一片漆黑。在黑暗之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微弱的光点,仿佛是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点点。(出示带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图片)这儿有一群,那儿有两三点,一束星星水中游,美妙极了!瞧,这些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海底自由畅快的游动!
师总结写法:从海面与海底的对比,从光线的变化之中,作者把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描绘得生动有趣。
5.朗读。师:按下暂停键,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感受海底的宁静之美。
6.师:如此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作者怎样把海底的声音写清楚的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介绍了哪些声音?是怎样介绍海底声音的,抓关键词谈谈体会。
出示第三自然段阅读提示:
1.作者具体介绍了哪些声音?
2.作者是怎样介绍海底声音的,抓关键词谈体会。
师: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吗?
生:海底是有声音的。我从“窃窃私语”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海底有声音。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窃窃私语”的意思是悄悄地、小声地说话。作者说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仿佛能听见鱼儿躲在水草里说悄悄话,小鱼们一边散步一边讨论不同的话题,还有其他的鱼虾在水底里偷偷交换秘密。
出示“窃窃私语”图片。
师:“窃窃私语”这个词语本来是用来描写人的,这里用于描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动物声音)
师:如果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在海底仔细聆听,就会发现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多么奇特。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作者形容他们像人类一样窃窃私语,说明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用拟人的手法把海底动物的声音写的十分有趣。
请你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呢?
出示两句话比较:
(1)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2)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有的像小鸟,有的像小狗。
生:我更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把海底动物的声音比作蜜蜂、小鸟和小狗的声音,其中其中嗡嗡、啾啾、汪汪这些词语读起来很生动,作者还用排比的手法写出海底动物的可爱,让我觉得十分有趣。
师:看来,在描写声音的句子中加入拟声词,会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读起来也更有趣味。
那海底还有其他声音吗?
生:海底还有许多其他声音,从省略号就可以看出来。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师:同学们可真会学习,关注标点符号,关注文字。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交织成海洋有趣的音乐,令人充满好奇,作者在描写的时候还用了设问的手法。“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不是的。”这种明知故问的写法不仅引发读者的阅读思考,还强调了海底动物声音的奇特,让我们感受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入想象按下暂停键再来读读这一段,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吧!
师总结: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三自然段的?
生:我们先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然后,我们思考:围绕中心句,作者具体介绍了哪些声音,又是怎么介绍的。最后,我们要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全面!
师:海底漆黑一片,却透着星光,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发出有趣的声音,这果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呀!下节课,我们要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的活动和海底植物的差异写清楚的。接下来,我们要乘着潜艇号去写几个生字。
五、书写指导
师:请同学们身坐直手放平,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准备好《习字册》,开始跟着老师学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全部生字:
师:这是本篇课文需要掌握的生字。
2.师讲解走之:迅、速、退这三个生字的书写要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它们的部首都是走之,在书写时我们应该先写里面的部分,最后再写走之,走之是三笔写成的,最后一笔捺要写的平展。另外还要注意书写的细节。比如“迅”字的第三笔是竖不要写成撇,“速”字的第七笔和“退”字的第六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
3.学生书写
师:你们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真会学习,课后请你们在《习字册》上写一写这些生字吧!
4.师:同学们,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乘坐潜艇号,开启我们的海底之旅,去学习第4、第5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