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2分)
1.(2023·庆城)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wéi) 念叨(dāo) 荒芜(wú)
B.追悼(dào) 间断(jiàn) 沸腾(fèi)
C.简陋(lòu) 娴熟(xián) 炊烟(cuī)
D.焚烧(féng) 嘟囔(nāng) 慈祥(cí)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纬度”的“纬”读作“wěn”。
B.正确。
C.有误。“炊烟”的“炊”读作“chuī”。
D.有误。“焚烧”的“焚”读作“fén”。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023·庆城)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骆驼 清脆 建竖 见微知著 B.徘徊 猜想 通宵 司空见惯
C.倒霉 领域 僻静 重见天日 D.恐怖 法庭 严峻 不可思议
【答案】A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建树:树立;建立。故“竖”错误,应为“树”。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2023·庆城)下列句中带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虽与之俱学(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孰为汝多知乎:是谁说你智慧多呢?知:同“智”,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4.(2023·庆城)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着她两面三刀的性格特点。
B.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绿意。
C.哥哥那本珍贵的相册不见了,他在家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
D.六一晚会上,她表演了独唱节目,唱得随心所欲,非常动听。
【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C恰当。
D.不恰当,“随心所欲”意思是: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结合语义可知,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形式上以四字居多,许多成语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成语的积累。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地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5.(2023·庆城)下面哪个词语用来评价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并不恰当( )
A.稳健大方 B.秀丽柔美 C.平正宽绰 D.龙飞凤舞
【答案】D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秀丽柔美,平正宽绰,稳健大方。A、B、C恰当;
D.不恰当,“龙飞凤舞”属于草书的特点。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书法绘画。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答题的关键是熟知书法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6.(2023·庆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诗句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年糕谐音“年高”,过年吃年糕寓意吉祥如意年年高,表达了在新春之际大家对于新一年的期待以及一份美好的祝愿。
C.C.《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词牌名是“卜算子”,题目是“送鲍浩然之浙东”。
D.《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先后介绍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驯养培植”这几个情节。
【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B、C正确;
D.不正确。《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先后介绍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植”“救‘星期五’”这几个情节。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节日风俗、文学常识、课文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节日风俗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7.(2023·庆城)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1)时光踮着脚慢慢nuó yí 。回忆过去的六年,有yòu zhì 的笑,有yōu shāng 的泪……毕业在即,让我们带着bǐ cǐ 真诚的祝福,乘风破浪,diǎn rán 激情与梦想!
(2)他一刻也不敢dān ge ,jiā sù 向学校跑去,wéi kǒng 迟到一秒钟。
【答案】(1)挪移;幼稚;忧伤;彼此;点燃
(2)耽搁;加速;唯恐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书写时注意,“挪移”都是左右结构,“移”偏旁是:“禾”,不要写成“蚁”;“幼稚”都是左右结构,“幼”偏旁是:“幺”,不要写成“幻”;“忧伤”的“忧”部首是:忄,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优”;“彼此”的“此”偏旁是: 止 ,都是左右结构;“点燃”的“燃”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火;
(2)“耽搁”注意“搁”不要写成“阁”;“加速”不要写成“佳速”;“唯恐”的“ 恐 ”偏旁是:心,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孔”。
故答案为: (1)挪移、幼稚、忧伤、彼此、点燃;(2)耽搁、加速、唯恐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8.(2023·庆城)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1)外面的天很热。(改为夸张句)
(2)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请围绕“走在小雨中”这个情境,用几句话写一写当时你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心情 (选填“好”或“不好”): 。
(3)看着满地的碎片,我紧张极了,心里七上八下,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准会批评我的,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照样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听到明天不能去春游的消息,我难过极了, 。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答案】(1)外面的天很热,连商店的铜招牌都要晒化了。
(2)好;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3)老师明明都答应我们的,怎么就改主意了呢?我太想春游了
(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夸张。要夸大“热”的表达效果。
(2)考查情景写话。要围绕选定的心情,来写具体。
(3)考查补充句子。要把心理活动写具体,仿写时要把难过的样子写具体。
(4)考查修改病句。①缺少主语,将“需要”和“我们”交换位置。②缺少主语,“为了”和“要求”任删去一个。③用词不当,“发挥”的意思是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引申为吩咐,出主意。例如发挥作用,发挥特长。“发扬”的意思为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例如:~光大;~民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将“发挥”改成“发扬”。
故答案为: (1)外面的天很热,连商店的铜招牌都要晒化了。(2)好、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3)老师明明都答应我们的,怎么就改主意了呢?我太想春游了。(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补充句子、修改病句、夸张、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9.(2023·庆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最喜欢与有学识的人交流,因为每次都会让我有“ , 的感觉。
(2)朱自清感叹:“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要老了才后悔,就像《长歌行》里说的那样: , 。
(3)“穷则变, ,通则久”这句话选自《 》。
(4)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清风里赏月,忍不住感叹“春风又绿江南岸, ”;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当表达自己要清白做人的志向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当好友即将远行之时,我们常会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名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
【答案】(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变则通;周易
(4)明月何时照我还;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留清白在人间;劝君更尽一杯酒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别人说了—句话,就相当于自己读了十年的书。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从别人的话中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经验和智慧,胜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书籍。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出自《长歌行》。
(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选自《周易》。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出自于《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也表达诗人不屈不挠,坚定执着,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故答案为: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变则通、周易;(4)明月何时照我还、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留清白在人间、劝君更尽一杯酒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背诵、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考查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二、阅读(38分)
(2023·庆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0.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11.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判断的理由是 。
12.暑假期间,你们在饭店为奶奶过生日,点了很多菜。爸爸让你发言,提醒家人尽量避免浪费,养成节约的习惯。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把发言内容写下来。(不少于40字)
【答案】10.B
11.41~50岁;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情况的比例最低
12.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节约粮食最光荣。我们应该饮水应思源,吃饭当节俭。我们今天点了很多菜,为了节约,我们一会儿可以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避免浪费。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根据图表‘浪费比例'的信息”,通过图表可知,21———30岁的浪费情况很高,为了不浪费食物,应该打包食物带回去,故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21——30岁。
故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综合分析两个图表,不要只看一个。结合调查图数据理解,从41-50岁打包比例58.7%,浪费比例为10.3%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比例最低。
故答案为:41~50岁、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情况的比例最低
12.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宣传标语的特点及作用: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本题围绕“节约”写即可。
故答案为: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节约粮食最光荣。我们应该饮水应思源,吃饭当节俭。我们今天点了很多菜,为了节约,我们一会儿可以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避免浪费。
(2023·庆城)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3.选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14.画横线句子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
15.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 之情,可以换成“ 、 ”等词语;第二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 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16.下列人物中, 的死重于泰山, 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
①文天祥 ②秦桧 ③赵高 ④董存瑞
【答案】1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4.本来;有的人
15.赞扬;舍己为人;英勇殉职;憎恶
16.①④;②③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语段选自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一般来讲,一段话的中心句就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的体现。语段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阐述了死的不同意义,并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此,“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总分关系。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为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比红毛还要轻。“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
1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句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这句话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表达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赞扬之情,可以换成“舍己为人、英勇殉职”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那些为法西斯卖力的人的憎恶之情,可以换成“死有余辜”“罪该万死”等词语。
故答案为:赞扬、舍己为人、英勇殉职、憎恶
16.考查对人物的辨别。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知,文天祥和董存瑞的死重于泰山,秦桧、赵高的死轻于鸿毛。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2023·庆城)课外阅读。
百家饭
①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垅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凡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 家境如何,多少 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
②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摆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再切点肉丁、火腿丝撒进去,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如果有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③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尽管我只遇到过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17.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8.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百家饭”,顾名思义,就是 ,“百家饭”的作用是 。
19.请将做“百家饭”的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5个字。
→ → → →敲碗盼饭熟→饭熟
20.“我”小时候很顽皮,从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1.读第③段,说说作者是怎么写出百家饭的诱人的。
22.“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在某个节日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简单介绍当地的一种风俗。
【答案】17.不管,都
18.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除灾驱邪
19.乞讨粮食;搭锅台;淘洗粮食;加上配料
20.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21.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22.除夕前,潮汕地区会提前备好鸡、鹅,杀生之后将其进行卤制。在除夕夜那天,全家沐浴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本文描写的是小时候的我很顽皮,爬树险些掉了下来,和小伙伴们玩耍掉到了粪池。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通过描写做百家饭的过程,表现家人对我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17.考查了关联词的使用。“家境如何”与“多少要给一点儿”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连接。
故答案为:不管,都
18.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百家饭”是一种习俗。所谓的“百家饭”就是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吃“百家饭”就是为了除灾驱邪。
故答案为: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了解。文章首先介绍了“我”为什么要吃百家饭,什么是百家饭,然后重点介绍了制作百家饭的过程:先是乞讨百家粮食,然后是搭锅台,紧接着描写淘洗粮食,加上配料开始煮饭,再就是孩子们敲饭碗,盼饭熟的描写。
故答案为:乞讨粮食、搭锅台、淘洗粮食、加上配料
20.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中一开始就交代“我”小时候很调皮,从两件事情中可看出来: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故答案为: 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2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这段话写出了百家饭的色泽香。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故答案为: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22.考查知识拓展。写出你的家乡在某个节日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并简单介绍即可。
故答案为: 除夕前,潮汕地区会提前备好鸡、鹅,杀生之后将其进行卤制。在除夕夜那天,全家沐浴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
三、写作题(30分)
23.(2023·庆城)阅读下面文字,以此作为开头,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
提示:“我”为什么睡不着?明天会发生什么呢?是因为某个人还是某件事?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将事情写具体。
要求:⑴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⑵语言通顺连贯,表达有条理;写出真实情感。⑶不少于400字。(温馨提示:文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哟!)
【答案】我的心儿怦怦跳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去旅游了,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兴奋。床也随着我的动作有节奏地嘎吱嘎吱响着。
“快12点了,你还不睡,在那翻啥翻?”老妈在隔壁屋里怒吼道。“马上就睡,马上就睡!”为避免老妈半夜发飙,我赶紧回答。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在心里数着绵羊,一只,两只……直到数到四百多,还是毫无睡意。我悄悄地爬起来,把所有东西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次躺下,等待着睡神的光顾。
我的心儿怦怦直跳,太激动了。明天我就要去旅游了,一想到我即将去和沙漠共舞,去和草原拥抱,那颗不安分的心怎么都平静不下来。
关键是,这次旅游途中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一系列任务。还没出发,第一个任务便交给了我――就是要独自到机场。还没享受到游玩的乐趣,便先来了难题。一个人去机场,我还是有些怕的。这使得本来就因激动而怦怦跳的心跳得更加厉害了。
又确定了一次闹钟时间,又回想了一下从家到机场的路线,在心里再一次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就这样紧张着、害怕着、期待着明天早点到来……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心儿砰砰跳”为题目写一件让自己心里感到怦怦跳的事。生活中总有—些事让我们兴奋、激动或紧张、害怕,让我们的心“怦怦直跳”。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想想什么事让你的心儿怦怦直跳?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写出了自己外出旅游前夜激动的心情,心理活动描写较好。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2分)
1.(2023·庆城)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纬度(wéi) 念叨(dāo) 荒芜(wú)
B.追悼(dào) 间断(jiàn) 沸腾(fèi)
C.简陋(lòu) 娴熟(xián) 炊烟(cuī)
D.焚烧(féng) 嘟囔(nāng) 慈祥(cí)
2.(2023·庆城)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骆驼 清脆 建竖 见微知著 B.徘徊 猜想 通宵 司空见惯
C.倒霉 领域 僻静 重见天日 D.恐怖 法庭 严峻 不可思议
3.(2023·庆城)下列句中带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虽与之俱学(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4.(2023·庆城)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着她两面三刀的性格特点。
B.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绿意。
C.哥哥那本珍贵的相册不见了,他在家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
D.六一晚会上,她表演了独唱节目,唱得随心所欲,非常动听。
5.(2023·庆城)下面哪个词语用来评价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并不恰当( )
A.稳健大方 B.秀丽柔美 C.平正宽绰 D.龙飞凤舞
6.(2023·庆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诗句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年糕谐音“年高”,过年吃年糕寓意吉祥如意年年高,表达了在新春之际大家对于新一年的期待以及一份美好的祝愿。
C.C.《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词牌名是“卜算子”,题目是“送鲍浩然之浙东”。
D.《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先后介绍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驯养培植”这几个情节。
7.(2023·庆城)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1)时光踮着脚慢慢nuó yí 。回忆过去的六年,有yòu zhì 的笑,有yōu shāng 的泪……毕业在即,让我们带着bǐ cǐ 真诚的祝福,乘风破浪,diǎn rán 激情与梦想!
(2)他一刻也不敢dān ge ,jiā sù 向学校跑去,wéi kǒng 迟到一秒钟。
8.(2023·庆城)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1)外面的天很热。(改为夸张句)
(2)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请围绕“走在小雨中”这个情境,用几句话写一写当时你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心情 (选填“好”或“不好”): 。
(3)看着满地的碎片,我紧张极了,心里七上八下,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准会批评我的,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照样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听到明天不能去春游的消息,我难过极了, 。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9.(2023·庆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最喜欢与有学识的人交流,因为每次都会让我有“ , 的感觉。
(2)朱自清感叹:“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要老了才后悔,就像《长歌行》里说的那样: , 。
(3)“穷则变, ,通则久”这句话选自《 》。
(4)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清风里赏月,忍不住感叹“春风又绿江南岸, ”;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当表达自己要清白做人的志向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当好友即将远行之时,我们常会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名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
二、阅读(38分)
(2023·庆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0.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11.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判断的理由是 。
12.暑假期间,你们在饭店为奶奶过生日,点了很多菜。爸爸让你发言,提醒家人尽量避免浪费,养成节约的习惯。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把发言内容写下来。(不少于40字)
(2023·庆城)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3.选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14.画横线句子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
15.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 之情,可以换成“ 、 ”等词语;第二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 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16.下列人物中, 的死重于泰山, 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
①文天祥 ②秦桧 ③赵高 ④董存瑞
(2023·庆城)课外阅读。
百家饭
①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垅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凡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 家境如何,多少 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
②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摆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再切点肉丁、火腿丝撒进去,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如果有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③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尽管我只遇到过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17.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8.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百家饭”,顾名思义,就是 ,“百家饭”的作用是 。
19.请将做“百家饭”的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5个字。
→ → → →敲碗盼饭熟→饭熟
20.“我”小时候很顽皮,从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1.读第③段,说说作者是怎么写出百家饭的诱人的。
22.“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在某个节日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简单介绍当地的一种风俗。
三、写作题(30分)
23.(2023·庆城)阅读下面文字,以此作为开头,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
提示:“我”为什么睡不着?明天会发生什么呢?是因为某个人还是某件事?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将事情写具体。
要求:⑴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⑵语言通顺连贯,表达有条理;写出真实情感。⑶不少于400字。(温馨提示:文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纬度”的“纬”读作“wěn”。
B.正确。
C.有误。“炊烟”的“炊”读作“chuī”。
D.有误。“焚烧”的“焚”读作“fén”。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A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建树:树立;建立。故“竖”错误,应为“树”。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孰为汝多知乎:是谁说你智慧多呢?知:同“智”,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4.【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C恰当。
D.不恰当,“随心所欲”意思是: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结合语义可知,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形式上以四字居多,许多成语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成语的积累。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地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5.【答案】D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秀丽柔美,平正宽绰,稳健大方。A、B、C恰当;
D.不恰当,“龙飞凤舞”属于草书的特点。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书法绘画。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答题的关键是熟知书法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6.【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B、C正确;
D.不正确。《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先后介绍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植”“救‘星期五’”这几个情节。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节日风俗、文学常识、课文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节日风俗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7.【答案】(1)挪移;幼稚;忧伤;彼此;点燃
(2)耽搁;加速;唯恐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书写时注意,“挪移”都是左右结构,“移”偏旁是:“禾”,不要写成“蚁”;“幼稚”都是左右结构,“幼”偏旁是:“幺”,不要写成“幻”;“忧伤”的“忧”部首是:忄,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优”;“彼此”的“此”偏旁是: 止 ,都是左右结构;“点燃”的“燃”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火;
(2)“耽搁”注意“搁”不要写成“阁”;“加速”不要写成“佳速”;“唯恐”的“ 恐 ”偏旁是:心,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孔”。
故答案为: (1)挪移、幼稚、忧伤、彼此、点燃;(2)耽搁、加速、唯恐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8.【答案】(1)外面的天很热,连商店的铜招牌都要晒化了。
(2)好;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3)老师明明都答应我们的,怎么就改主意了呢?我太想春游了
(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夸张。要夸大“热”的表达效果。
(2)考查情景写话。要围绕选定的心情,来写具体。
(3)考查补充句子。要把心理活动写具体,仿写时要把难过的样子写具体。
(4)考查修改病句。①缺少主语,将“需要”和“我们”交换位置。②缺少主语,“为了”和“要求”任删去一个。③用词不当,“发挥”的意思是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引申为吩咐,出主意。例如发挥作用,发挥特长。“发扬”的意思为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例如:~光大;~民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将“发挥”改成“发扬”。
故答案为: (1)外面的天很热,连商店的铜招牌都要晒化了。(2)好、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沙沙沙……仿佛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3)老师明明都答应我们的,怎么就改主意了呢?我太想春游了。(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补充句子、修改病句、夸张、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9.【答案】(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变则通;周易
(4)明月何时照我还;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留清白在人间;劝君更尽一杯酒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别人说了—句话,就相当于自己读了十年的书。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从别人的话中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经验和智慧,胜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书籍。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出自《长歌行》。
(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选自《周易》。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出自于《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也表达诗人不屈不挠,坚定执着,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故答案为: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变则通、周易;(4)明月何时照我还、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留清白在人间、劝君更尽一杯酒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背诵、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要求我们对考查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答案】10.B
11.41~50岁;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情况的比例最低
12.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节约粮食最光荣。我们应该饮水应思源,吃饭当节俭。我们今天点了很多菜,为了节约,我们一会儿可以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避免浪费。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根据图表‘浪费比例'的信息”,通过图表可知,21———30岁的浪费情况很高,为了不浪费食物,应该打包食物带回去,故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21——30岁。
故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综合分析两个图表,不要只看一个。结合调查图数据理解,从41-50岁打包比例58.7%,浪费比例为10.3%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比例最低。
故答案为:41~50岁、打包比例最高浪费情况的比例最低
12.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宣传标语的特点及作用: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本题围绕“节约”写即可。
故答案为: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节约粮食最光荣。我们应该饮水应思源,吃饭当节俭。我们今天点了很多菜,为了节约,我们一会儿可以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避免浪费。
【答案】1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4.本来;有的人
15.赞扬;舍己为人;英勇殉职;憎恶
16.①④;②③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语段选自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一般来讲,一段话的中心句就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的体现。语段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阐述了死的不同意义,并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此,“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总分关系。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为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比红毛还要轻。“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
1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阅读句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这句话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表达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赞扬之情,可以换成“舍己为人、英勇殉职”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那些为法西斯卖力的人的憎恶之情,可以换成“死有余辜”“罪该万死”等词语。
故答案为:赞扬、舍己为人、英勇殉职、憎恶
16.考查对人物的辨别。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知,文天祥和董存瑞的死重于泰山,秦桧、赵高的死轻于鸿毛。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答案】17.不管,都
18.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除灾驱邪
19.乞讨粮食;搭锅台;淘洗粮食;加上配料
20.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21.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22.除夕前,潮汕地区会提前备好鸡、鹅,杀生之后将其进行卤制。在除夕夜那天,全家沐浴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本文描写的是小时候的我很顽皮,爬树险些掉了下来,和小伙伴们玩耍掉到了粪池。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通过描写做百家饭的过程,表现家人对我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17.考查了关联词的使用。“家境如何”与“多少要给一点儿”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连接。
故答案为:不管,都
18.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百家饭”是一种习俗。所谓的“百家饭”就是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吃“百家饭”就是为了除灾驱邪。
故答案为:用挨家挨户地乞讨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了解。文章首先介绍了“我”为什么要吃百家饭,什么是百家饭,然后重点介绍了制作百家饭的过程:先是乞讨百家粮食,然后是搭锅台,紧接着描写淘洗粮食,加上配料开始煮饭,再就是孩子们敲饭碗,盼饭熟的描写。
故答案为:乞讨粮食、搭锅台、淘洗粮食、加上配料
20.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中一开始就交代“我”小时候很调皮,从两件事情中可看出来: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故答案为: ①爬树时险些从树上掉了下来。②跟小伙伴玩时掉到了粪池里。
2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这段话写出了百家饭的色泽香。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故答案为: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 作者首先描写了百家饭的诱人的香味,然后直观地写出了百家饭的好看和因为有肉丁、火腿丝而使百家饭体现出的光泽。
22.考查知识拓展。写出你的家乡在某个节日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并简单介绍即可。
故答案为: 除夕前,潮汕地区会提前备好鸡、鹅,杀生之后将其进行卤制。在除夕夜那天,全家沐浴穿新衣、贴春联、挂灯笼。
23.【答案】我的心儿怦怦跳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去旅游了,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兴奋。床也随着我的动作有节奏地嘎吱嘎吱响着。
“快12点了,你还不睡,在那翻啥翻?”老妈在隔壁屋里怒吼道。“马上就睡,马上就睡!”为避免老妈半夜发飙,我赶紧回答。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在心里数着绵羊,一只,两只……直到数到四百多,还是毫无睡意。我悄悄地爬起来,把所有东西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次躺下,等待着睡神的光顾。
我的心儿怦怦直跳,太激动了。明天我就要去旅游了,一想到我即将去和沙漠共舞,去和草原拥抱,那颗不安分的心怎么都平静不下来。
关键是,这次旅游途中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一系列任务。还没出发,第一个任务便交给了我――就是要独自到机场。还没享受到游玩的乐趣,便先来了难题。一个人去机场,我还是有些怕的。这使得本来就因激动而怦怦跳的心跳得更加厉害了。
又确定了一次闹钟时间,又回想了一下从家到机场的路线,在心里再一次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就这样紧张着、害怕着、期待着明天早点到来……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心儿砰砰跳”为题目写一件让自己心里感到怦怦跳的事。生活中总有—些事让我们兴奋、激动或紧张、害怕,让我们的心“怦怦直跳”。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想想什么事让你的心儿怦怦直跳?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写出了自己外出旅游前夜激动的心情,心理活动描写较好。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