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吉阳)认真拼读,写好汉字。
①妈妈很慈祥,无论多忙,都会回答我提出的yòu zhì 的问题,从不hán hu 地敷衍我。
②为了反抗敌人的剥削和yā pò ,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运动,最终得到chè dǐ 的解放。
③蟋蟀被窗户上的bō li zǔ lán 在外面,要不燃,它们肯定会跳进房间里。
④穿着pí xuē 的宪兵像一群mó guǐ 将我们围了起来。
⑤面对敌人的qīn xí ,人们战胜kǒng jù ,奋起反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2023·吉阳)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娓娓 身 其 戛然
不安 语 心 司空
3.(2023·吉阳)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hǒng) 正月(zhēng) 简陋(lòu) 截然不同
B.刨土(páo) 瞟见(piáo) 宪兵(xiàn) 悬灯结采
C.和面(huò) 搪瓷(táng) 抽噎(yē) 焉知非福
D.黑莓(méi) 野蛮(máng) 娴熟(xián) 司空见惯
4.(2023·吉阳)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善弈者(擅长) B.多知乎(知道)
C.过犹不及(达到) D.探汤(热水)
5.(2022·金华)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
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6.(2023·吉阳)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您的熏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
B.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提高市民的素质。
C.经过此事,这家企业应当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中国是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7.(2023·吉阳)赵孟頫是____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A.宋《兰亭集序》 B.元《三门记》
C.唐《多宝塔碑》 D.明《玄秘塔碑》
8.(2023·吉阳)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高尔基
B.《好的故事》——臧克家
C.《骑鹅旅行记》——塞尔玛 拉戈洛芙
D.《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9.(2023·吉阳)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我的铅笔,请你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排列在黑板上。(改为比喻句)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
(5)下列语段中有几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后,他给小林补了一天的课,小林非常感动马老师。
10.(2023·吉阳)活用古诗词。
(1)[感受诗词魅力]我们读过许多赞英四季的古诗句,如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写夏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写秋天的:“ , 。”写冬天的:“今我来思, 。”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 ”来劝慰。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之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
(2)[品读金玉良言]“ ,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 ”劝勉我们为学下苦功:“使弈秋 ,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启示我们为学心专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以人为本,真可谓“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二、阅读理解
(2023·吉阳)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平年景(节选)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纱灯,牛角灯,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孩子们吃的粗细杂伴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地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总要上下一新。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积不可,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的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孩子们须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院里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赉
1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①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②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12.短文是按照 顺序来回忆年味的。
13.句子“家中大小,进进出出,如中风魔。”的意思是( )
A.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就跟疯了似的。
B.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闹个不停。
C.家中的大人小孩拿东西进来,拿出去忙个不停。
14.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过年的哪些风俗?
15.文中出现了一句北方的俗语,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呢?写几个吧。(至少写两个)
16.同学们,你们那儿过年有什么样的年味呢?给我们说说吧。
17.说一说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三、口语交际。
18.(2023·吉阳)口语交际。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现在很多小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使用手机呢?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四、写作
19.(2023·吉阳)按要求写作
㈠有你,真好!
提示:“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㈡题目:我的心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幼稚;含糊;压迫;彻底;玻璃;阻拦;皮靴;魔鬼;侵袭;恐惧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 书写时注意,“幼稚”都是左右结构,“稚”偏旁是:“禾”,不要写成“智”;“含糊”的“糊”是左中右结构,偏旁是:“米”,不要写成“胡”;“压迫”的“迫”部首是:辶,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破”;“彻底”的“彻”偏旁是:彳 ,都是左中右结构;“玻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王;“阻拦”注意“阻”不要写成“祖”;“皮靴”不要写成“皮削”;“魔鬼”的“魔”是左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磨”;“侵袭”的“袭”偏旁是:衣,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习”;“恐惧”不要写成“孔俱”。
故答案为:幼稚、含糊、压迫、彻底、玻璃、阻拦、皮靴、魔鬼、侵袭、恐惧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动;听;临;境;而;止;忐;忑;重;长;见;惯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故答案为:动、听、临、境、而、止、忐、忑、重、长、见、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答案】A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瞟见”的“瞟”应读“piǎo”,故“piáo”错误。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故“悬灯结采”的“采”错误。
C.有误,和: hé平和;和缓:温~。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huò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和了。“和面”的“和”应读“huó”,故“huò”错误。
D.有误,“野蛮”的“蛮”正确读音为:“mán”,故“máng”读音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和易混词。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4.【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多知乎:智慧多呢?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5.【答案】B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A项,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符合语境。
B项,热气腾腾:指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在这里形容踢足球的动作热气蒸腾,不恰当。
C项,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符合语境。
D项,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理解选项所给成语的意思,然后把意思放进题目的语境中看是否符合。不符合则不能选。
6.【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D项无语病。
B项两面对一面。应在“提高”前加“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改写句子,只是改变句子形式,句意不变。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7.【答案】B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赵孟頫是宋末元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项有误,《好的故事》的作者是鲁迅先生。《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答案】(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
(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4)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
(5)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下课后。昨天下午,小林非常感谢马老师。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加“不能不”因此,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2)考查改写句子。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要把双引号去掉,冒号改为逗号,“我”改成“他”。
(3)考查改写句子、比喻。改为比喻句,要注意本体“字”和喻体的联系。
(4)考查改写句子、夸张。改为夸张,要夸大表达的效果。
(5)考查改写句子。第一个句子后面用感叹号。冒号改为分号。第二个句子词序错误,应为“耐心地教我们写字的方法”。“下午”与“一天”矛盾,应为“—下午”。“感动”错误,应为“感谢”。
故答案为:(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4)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5)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下课后。昨天下午,小林非常感谢马老师。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修改病句、比喻、夸张。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0.【答案】(1)一枝红杏出墙来;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雨雪霏霏;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粉骨碎身全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
(2)少壮不努力;一字千金;诲二人弈;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不必法古;不必循俗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正从墙头伸到墙外来了,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诗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采薇》。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是: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不仅要靠读,更要靠用心,用心去感悟文字的内涵和深意,理解其中的道理与哲理。只有读书并用心领悟,才能真正收获到知识的力量和价值。读书须用意,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出自文言文《学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犯论训》,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故答案为:(1)一枝红杏出墙来、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雨雪霏霏、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粉骨碎身全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2)少壮不努力、一字千金、诲二人弈、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不必法古、不必循俗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答案】11.循规蹈矩;精疲力竭
12.时间
13.C
14.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②烧年菜、辞岁。
15.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闹正月。
16.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张灯接彩,在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打扫,黄煎,除夕夜守岁,正月十五闹元宵,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17.意为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北平过年时候的场景,以及过年时的习俗。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循规蹈矩: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精疲力竭: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故答案为:循规蹈矩、精疲力竭
12.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阅读句子“祭灶过后,年关在迩。”“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可知。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年味的。
故答案为: 时间
13.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阅读句子“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家中的大人小孩东西拿进来,拿出去忙个不停。故选C。
故答案为:C
1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律。”“除夕之夜,院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赍,是为‘压岁’。”概括可知,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过年的习俗有: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置备新衣;②烧年菜;③孩子们踩岁、辞岁、压岁。
故答案为: 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②烧年菜、辞岁。
15.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积累回答即可。即: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故答案为: 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闹正月。
16.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从腊月十六开始,大街小巷张灯接彩。习俗有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做油糕,黄煎,合碗则,除夕夜守岁,正月初一吃团圆饭,正月十五闹元宵。古城里活动更多,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故答案为: 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张灯接彩,在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打扫,黄煎,除夕夜守岁,正月十五闹元宵,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的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说明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孝顺的品性。
故答案为: 意为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
18.【答案】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长期使用,静不下心来学习。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示例: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学生自制力差,长期使用,会沉迷于游戏中,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小学生不应该使用手机。
故答案为: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长期使用,静不下心来学习。
【点评】考查了看法建议,此类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9.【答案】有你,真好
有你!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心情低落极了。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你安慰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终于,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兴极了,真好!
有你!
在班级里,常常不是忘带铅笔。而作为同桌的你。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诺,这个是备忘录,上课用的书。如果这样你还忘了!”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我感激地抱住你:有你!
有你!
一次外出野炊时,疼得哇哇直哭,包扎,笑眯眯地看着我:“哦,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说完。“不理你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此时。有你!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待下一次遇见你时,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有你!
我的心愿
终于放学了,我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用撒娇的口气叫着:“妈妈,饭怎么还没好?”
听见我的呼唤声,拎起了我那沉重的书包,身上凉冰冰的,你先去做作业。”我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暖烘烘的牛奶向我走了过来,然后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妈妈今天才放学就赶回了家。”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她的手刚刚还端过暖烘烘的牛奶的,看了看她那双瘦骨嶙峋的手,哟。
刹那间,一边想着她的儿子,她披着星星去上班。忙完了工作又忙家务,妈妈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全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她询问,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天天晚上她回家后,又是洗衣,削一个水果。因此她患上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
从今晚开始,捂捂手,我还会让它开花!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老师、同学,让你觉得拥有他(她)是如此的美好。此时你最想和他(她)说些什么 “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2)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 我的心愿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围绕着“我的心愿”,表达出心愿,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2)本文以“我的心愿”为题目,写出了“ 妈妈患上颈椎病,我的心愿让这种病消失。 ”文章内容形象生动,语言表达清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吉阳)认真拼读,写好汉字。
①妈妈很慈祥,无论多忙,都会回答我提出的yòu zhì 的问题,从不hán hu 地敷衍我。
②为了反抗敌人的剥削和yā pò ,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运动,最终得到chè dǐ 的解放。
③蟋蟀被窗户上的bō li zǔ lán 在外面,要不燃,它们肯定会跳进房间里。
④穿着pí xuē 的宪兵像一群mó guǐ 将我们围了起来。
⑤面对敌人的qīn xí ,人们战胜kǒng jù ,奋起反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幼稚;含糊;压迫;彻底;玻璃;阻拦;皮靴;魔鬼;侵袭;恐惧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 书写时注意,“幼稚”都是左右结构,“稚”偏旁是:“禾”,不要写成“智”;“含糊”的“糊”是左中右结构,偏旁是:“米”,不要写成“胡”;“压迫”的“迫”部首是:辶,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破”;“彻底”的“彻”偏旁是:彳 ,都是左中右结构;“玻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王;“阻拦”注意“阻”不要写成“祖”;“皮靴”不要写成“皮削”;“魔鬼”的“魔”是左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磨”;“侵袭”的“袭”偏旁是:衣,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习”;“恐惧”不要写成“孔俱”。
故答案为:幼稚、含糊、压迫、彻底、玻璃、阻拦、皮靴、魔鬼、侵袭、恐惧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3·吉阳)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娓娓 身 其 戛然
不安 语 心 司空
【答案】动;听;临;境;而;止;忐;忑;重;长;见;惯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故答案为:动、听、临、境、而、止、忐、忑、重、长、见、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2023·吉阳)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hǒng) 正月(zhēng) 简陋(lòu) 截然不同
B.刨土(páo) 瞟见(piáo) 宪兵(xiàn) 悬灯结采
C.和面(huò) 搪瓷(táng) 抽噎(yē) 焉知非福
D.黑莓(méi) 野蛮(máng) 娴熟(xián) 司空见惯
【答案】A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瞟见”的“瞟”应读“piǎo”,故“piáo”错误。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故“悬灯结采”的“采”错误。
C.有误,和: hé平和;和缓:温~。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huò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和了。“和面”的“和”应读“huó”,故“huò”错误。
D.有误,“野蛮”的“蛮”正确读音为:“mán”,故“máng”读音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和易混词。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4.(2023·吉阳)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善弈者(擅长) B.多知乎(知道)
C.过犹不及(达到) D.探汤(热水)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多知乎:智慧多呢?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5.(2022·金华)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
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答案】B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A项,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符合语境。
B项,热气腾腾:指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在这里形容踢足球的动作热气蒸腾,不恰当。
C项,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符合语境。
D项,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理解选项所给成语的意思,然后把意思放进题目的语境中看是否符合。不符合则不能选。
6.(2023·吉阳)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您的熏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
B.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提高市民的素质。
C.经过此事,这家企业应当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D.中国是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D项无语病。
B项两面对一面。应在“提高”前加“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改写句子,只是改变句子形式,句意不变。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7.(2023·吉阳)赵孟頫是____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A.宋《兰亭集序》 B.元《三门记》
C.唐《多宝塔碑》 D.明《玄秘塔碑》
【答案】B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赵孟頫是宋末元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8.(2023·吉阳)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高尔基
B.《好的故事》——臧克家
C.《骑鹅旅行记》——塞尔玛 拉戈洛芙
D.《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C、D项正确;
B项有误,《好的故事》的作者是鲁迅先生。《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2023·吉阳)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我的铅笔,请你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排列在黑板上。(改为比喻句)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
(5)下列语段中有几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后,他给小林补了一天的课,小林非常感动马老师。
【答案】(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
(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4)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
(5)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下课后。昨天下午,小林非常感谢马老师。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加“不能不”因此,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2)考查改写句子。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要把双引号去掉,冒号改为逗号,“我”改成“他”。
(3)考查改写句子、比喻。改为比喻句,要注意本体“字”和喻体的联系。
(4)考查改写句子、夸张。改为夸张,要夸大表达的效果。
(5)考查改写句子。第一个句子后面用感叹号。冒号改为分号。第二个句子词序错误,应为“耐心地教我们写字的方法”。“下午”与“一天”矛盾,应为“—下午”。“感动”错误,应为“感谢”。
故答案为:(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我不能不铭记在心。(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4)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5)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下课后。昨天下午,小林非常感谢马老师。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修改病句、比喻、夸张。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0.(2023·吉阳)活用古诗词。
(1)[感受诗词魅力]我们读过许多赞英四季的古诗句,如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写夏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写秋天的:“ , 。”写冬天的:“今我来思, 。”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 ”来劝慰。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之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
(2)[品读金玉良言]“ ,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 ”劝勉我们为学下苦功:“使弈秋 ,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启示我们为学心专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以人为本,真可谓“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答案】(1)一枝红杏出墙来;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雨雪霏霏;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粉骨碎身全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
(2)少壮不努力;一字千金;诲二人弈;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不必法古;不必循俗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正从墙头伸到墙外来了,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诗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采薇》。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是: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出自于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不仅要靠读,更要靠用心,用心去感悟文字的内涵和深意,理解其中的道理与哲理。只有读书并用心领悟,才能真正收获到知识的力量和价值。读书须用意,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出自文言文《学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犯论训》,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故答案为:(1)一枝红杏出墙来、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雨雪霏霏、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粉骨碎身全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2)少壮不努力、一字千金、诲二人弈、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不必法古、不必循俗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二、阅读理解
(2023·吉阳)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平年景(节选)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纱灯,牛角灯,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孩子们吃的粗细杂伴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地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总要上下一新。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积不可,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的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孩子们须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院里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赉
1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①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②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12.短文是按照 顺序来回忆年味的。
13.句子“家中大小,进进出出,如中风魔。”的意思是( )
A.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就跟疯了似的。
B.家中的大人小孩跑进跑出,闹个不停。
C.家中的大人小孩拿东西进来,拿出去忙个不停。
14.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过年的哪些风俗?
15.文中出现了一句北方的俗语,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呢?写几个吧。(至少写两个)
16.同学们,你们那儿过年有什么样的年味呢?给我们说说吧。
17.说一说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答案】11.循规蹈矩;精疲力竭
12.时间
13.C
14.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②烧年菜、辞岁。
15.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闹正月。
16.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张灯接彩,在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打扫,黄煎,除夕夜守岁,正月十五闹元宵,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17.意为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北平过年时候的场景,以及过年时的习俗。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循规蹈矩: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精疲力竭: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故答案为:循规蹈矩、精疲力竭
12.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阅读句子“祭灶过后,年关在迩。”“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可知。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年味的。
故答案为: 时间
13.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阅读句子“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家中的大人小孩东西拿进来,拿出去忙个不停。故选C。
故答案为:C
1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律。”“除夕之夜,院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咯吱咯吱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赍,是为‘压岁’。”概括可知,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过年的习俗有: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置备新衣;②烧年菜;③孩子们踩岁、辞岁、压岁。
故答案为: ①祭灶后擦洗物品、采购年货;②烧年菜、辞岁。
15.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积累回答即可。即: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故答案为: 过年过在嘴上,过了腊八就是年,闹正月。
16.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从腊月十六开始,大街小巷张灯接彩。习俗有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做油糕,黄煎,合碗则,除夕夜守岁,正月初一吃团圆饭,正月十五闹元宵。古城里活动更多,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故答案为: 我的家乡在山西平遥。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张灯接彩,在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打扫,黄煎,除夕夜守岁,正月十五闹元宵,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
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的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说明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孝顺的品性。
故答案为: 意为大家是故意让老祖母咬到银币,表现了大家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和善良。
三、口语交际。
18.(2023·吉阳)口语交际。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现在很多小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使用手机呢?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长期使用,静不下心来学习。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示例: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学生自制力差,长期使用,会沉迷于游戏中,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小学生不应该使用手机。
故答案为:我认为小学生不该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上的游戏太多,长期使用,静不下心来学习。
【点评】考查了看法建议,此类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作
19.(2023·吉阳)按要求写作
㈠有你,真好!
提示:“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㈡题目:我的心愿
【答案】有你,真好
有你!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心情低落极了。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你安慰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终于,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兴极了,真好!
有你!
在班级里,常常不是忘带铅笔。而作为同桌的你。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诺,这个是备忘录,上课用的书。如果这样你还忘了!”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我感激地抱住你:有你!
有你!
一次外出野炊时,疼得哇哇直哭,包扎,笑眯眯地看着我:“哦,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说完。“不理你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此时。有你!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待下一次遇见你时,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有你!
我的心愿
终于放学了,我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用撒娇的口气叫着:“妈妈,饭怎么还没好?”
听见我的呼唤声,拎起了我那沉重的书包,身上凉冰冰的,你先去做作业。”我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暖烘烘的牛奶向我走了过来,然后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妈妈今天才放学就赶回了家。”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她的手刚刚还端过暖烘烘的牛奶的,看了看她那双瘦骨嶙峋的手,哟。
刹那间,一边想着她的儿子,她披着星星去上班。忙完了工作又忙家务,妈妈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全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她询问,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天天晚上她回家后,又是洗衣,削一个水果。因此她患上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
从今晚开始,捂捂手,我还会让它开花!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老师、同学,让你觉得拥有他(她)是如此的美好。此时你最想和他(她)说些什么 “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2)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 我的心愿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围绕着“我的心愿”,表达出心愿,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2)本文以“我的心愿”为题目,写出了“ 妈妈患上颈椎病,我的心愿让这种病消失。 ”文章内容形象生动,语言表达清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