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科学测量 提分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科学测量 提分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26 21: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提分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 B.25米=25米×100厘米=2500厘米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 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B.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D.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4.以下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长为10厘米的物体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在室温为20℃时,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温度,若温度计取出读数,则此时的读数比真实值要大
5.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的方法为(  )
A.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重出尽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即为垫总数
B.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恳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0’即为垫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量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息质重M,再量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总数
6.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
B.冬天洗澡水温60℃,人体感觉舒适
C.一个便于携带的保温杯容积为550升
D.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0.5米2
7.某同学在做测圆周长度的实验时,把一条矩形纸条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8.根据你对生活中科学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手指伸入水里感到不冷也不热的温度约为25 ℃
B.四个中学生手拉手合抱的一棵大树周长约为12 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D.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体积约为30 m3
9.在摄氏温度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如果我们规定酒精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作1℃,那么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时,水的冰点是(  )
A.80℃ B.100℃ C.60℃ D.111.2℃
10.在运动会上的跳远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没有将皮卷尺拉直,则测量值将会 (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都有可能
1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读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16℃ B.18℃ C.20℃ D.24℃
1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将小石块放入量筒里,再往量筒中倒入20mL蒸馏水后俯视液面测得体积为25mL,那么小石块的体积为(  )
A.小于 5cm3 B.大于5cm3 C.等于 5cm3 D.无法判断
13.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C、36.8C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测液体温度 D.测硬币直径
15.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 39 .5℃
B.甲的体温一定是 39 .5℃
C.乙 、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 39.5℃
D.乙 、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 39.5℃
16.有一简易温度计构造如图所示,两内径均匀的竖直玻璃管下端与软管连接, 在管中灌入液体后,将左管上端通过橡皮塞插入玻璃泡。调节左右两管使液面相 平,在左管液面位置标上相应的温度刻度,多次改变温度,重复上述操作。关于 此温度计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此温度计m点刻度为室温,则n点可能为0℃
B.玻璃泡大小会影响这个温度计灵敏度
C.右侧玻璃管也可以标成温度计
D.此温度计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17.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18.“一张纸折叠103次后厚度将超过宇宙边界”这一视频标题引发了小兰的思考。为测量参考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此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C.数出参考书共200页,测出整本书总厚度记为L,然后再用总厚度L除以纸的页数200,则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l=L/200
D.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19.2023年的中考百日倒计时日历本共有 100 页,某同学用刻度尺进行了四次测量,量出这本日历本的厚度为 2.00 厘米、2.95厘米、1.95 厘米、2.05 厘米,则每张日历纸的厚度约为(  )
A.0.05厘米 B.0.04厘米 C.0.03厘米 D.0.02 厘米
20.丽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她的水杯,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12.35cm、12.37cm、12.35cm、12.75cm,则她的水杯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5cm C.12.356cm D.12.36cm
二、填空题
21.单位换算:500毫升=   立方分米 0.16米=   微米
22.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定为100摄氏度。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利用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最小刻度为    。
23.小舟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其中冰的温度是   。
24.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和图乙的读数分别为    ,
A.甲:8℃、乙:37.8℃ B.甲:-8℃、乙:38.3℃ C.甲:-12℃、乙:37.8℃
可以看出,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更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玻璃泡比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
B.体温计的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
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
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用酒精消毒;
E.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否则测量值就一定不准确了;
F.体温计的精度更高,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5.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到42.0℃,最小刻度为   ℃。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是   。(填下列正确的序号)
A.玻璃泡大
B.玻璃管细
C.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26.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不计厚度),内装一定量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放,水面距离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放入体积为10cm3的玻璃小球25颗,水面刚好和瓶口相平。据此计算瓶子中原有水的体积   ,玻璃瓶的总容积是   。
27.量筒的用途是   ,使用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如下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mL。
28.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
(1)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    ℃
(2)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    ℃
2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降低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
30.秋冬交季,流感高峰时期,医务室校医每天为同学进行体温监测。
(1)校医正确使用体温计,测得小金体温如图所示,为   ℃,后两位同学未甩此体温计直接测量,小林为38.6℃,小丽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林与小丽中一定发高烧,需要及时治疗的是   。
(2)小爱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
B.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D.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三、解答题
31.江滨经过景观改造后,成为了市民喜爱的休闲健身之处。夜晚的江滨,有人赏景有人跑步,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防洪堤步行,他好奇想要测量出自己步距的大小,而步距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通过步距测得一段路程的长短。
(1)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
(2)小明测出自己的步距是0.65m,他在防洪堤上一共走了 5000 步,则小明走了多少路程?
32.学习温度计之后,小科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吸管,红色颜料。
(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
(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
(3)问题解决之后,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
(4)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若水温为60℃ ,则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   厘米。
33.实验室和生活中有许多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用线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及其任务连起来。
工具 刻度尺(最小刻度毫米,长20厘米) 钢皮卷尺(最小刻度毫米,长2米) 米尺(最小刻度厘米,长1米) 皮卷尺(最小刻度厘米,长10米) 任务 量跳远成绩 制作几何图形 裁剪布料 量玻璃窗长、宽
四、实验探究题
3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球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
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根据如图1量筒的具体读数,木块体积V为   cm3。(取整数)
(2)事实上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你认为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   。(选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选填“a”、“b”或“c”)
35.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能够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方法: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36.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B是声强的单位,数值越大,声音越响。)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温℃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M
声强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无气泡 无气泡 有小气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气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填写表格中M的数据是   ,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    ,响度最大。
(2)当时他们是在如乙图中所示的气温下进行实验的,则当时气温应该读作   。该实验估计是在   (填暑假或寒假)完成的。
五、综合说理题
37.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 ℃。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刻度尺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正确的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实现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A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A错误;
B图中刻度尺面没有紧贴被测对象,故B错误;
C图中物体左侧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边缘对齐,C错误;
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并且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C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要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120米=120×100厘米=12000厘米,故A错误;
B.25米=25×100厘米=2500厘米,故B错误;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故C正确;
D.355微米=355/106米=3.55×10-4米,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给体温计消毒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擦拭。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首先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解答】A、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A错误;
B、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
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首先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故C正确;
D、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为测出准确的结果,可以不用零刻度线;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分析】测量长度时由于温度变化会导致刻度尺发生变化,热涨了冷缩,夏天刻度尺的长度变大,刻度值测量结果会变小,冬天温度低,刻度尺长度会变短,刻度尺测量结果变大;刻度尺间隔变小,导致刻度尺显示的1cm要比真实的1cm小,导致刻度值会偏大;用累计法测金属丝的直径d,在铅笔上面绕n圈,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直径为:d=;温度计读数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读数偏大偏小由环境温度决定。
【解答】A、钢尺在夏天测量导致结果偏小,冬天测量结果偏大,所以冬天测量值大于夏天,不正确;
B、刻度尺间隔比标准的刻度间小些,真实1cm处对应会小于1cm,所以会导致结果偏大,正确;
C、累计法测金属直径时,没有绕线紧密,会导致L长度偏大,n不变,导致d会增大,所以C正确;
D、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室温20℃,20℃>0℃,拿出温度计读数会导致结果偏大,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D
【解析】【分析】测量微小物质的数量时,是选用天平还是选用刻度尺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将若干个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应用天平测量;一个小橡胶垫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个垫圈的质量【解答】AB.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故A、B不合题意;
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故C不合题意;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的总数,方法可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温度、体积和面积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故A符合实际;
B.冬天洗澡水温40℃,人体感觉舒适,60℃太高了,故B不合题意;
C.一个便于携带的保温杯容积为2.5升,550升太大了,故C不合题意;
D.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大约0.12米2,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分析】圆周是曲线,而刻度尺一般是直线的,因此无法通过刻度尺直接测得它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将曲线变为直线再进行测量即可。
【解答】做测圆周长度的实验时,把一条矩形纸条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这就是圆周的长度,因为重合的两点肯定在同一个圆周上,两点之间的直线正好就是这个圆周展开得到的,因此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长度、质量和体积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人的体温为37℃左右,因此不冷不热的水的温度应该在35℃,故A错误;
B.一个人张开双臂的长度与身高差不多,即大约为1.6m,那么大树的周长:1.6m×4=6.4m,故B错误;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故C正确;
D.一个教室的长10m,宽8m,高3m,则其中空气的体积V=abc=10m×8m×3m=240m3,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实际温度的变化量和显示温度的变化量是成正比的;酒精的熔点-117℃相当于0℃,酒精的沸点78℃相当于100℃,那么实际温度的变化量(78℃-(-117℃))相当于显示温度的变化量100℃;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解答】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t=60℃。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长度结果=”分析判断。
【解答】如果在测量时没有拉紧皮卷尺,那么长度标准会减小,根据“长度结果=”可知,测量值会偏大。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值和刻度的变化值呈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则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可知,当测量液体的温度为22℃时,得到:

解得:t=20℃。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20mL,这是准确的;而放入石块后量筒后浸没,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体积小于25mL。根据V=V2-V1可知,小石块的体积小于5cm3,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时读数才是准确的。
根据题意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示数在刻度线以下,而测量甲的体温后为36.8℃,即此时示数增大了,那么甲的体温准确。
测量乙的体温后,示数保持不变,则乙的体温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准确;
测量丙的体温为37.2℃,示数升高了,那么丙的体温准确。
比较可知,只需再次测量乙的体温即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绝对不能用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可能会造成酒精外溢引发火灾,故A错误;
B.滴加液体时,滴管应该悬停在滴管的正上方,故B错误;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故C错误;
D.测量硬币直径时,可以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硬币,此时两个三角形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直径,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计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从而导致水银柱不能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增大,要么不变,肯定不会下降。在测量甲的体温之前,体温计已经甩过,则甲的体温准确,应该为39.5℃。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体温计没有甩过,因此他们的体温不准确,要么低于39.5℃,要么等于39.5℃。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泡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压强增大,于是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泡内空气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左边液面升高,而右边液面降低。
A.m点时空气体积小于n点时的空气体积,即m点对应的温度低于n点,那么m点应该为0℃,而n点为室温,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玻璃泡的体积越大,则里面空气的体积越大,则变化相同的温度时,压强的变化量越大,则液面高度的变化量越大,因此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温度变化时,左边液面下降多少,右边液面升高多少,因此右侧玻璃管也可以标成温度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温度计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则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水的体积大于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读出示数偏大,而实际水的体积小于20mL。根据V=V2-V1可知,则加入水的体积小于5mL。
故选A。
1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长度测量以及“累积法”测微小长度的方法判断。
【解答】A.一张纸的厚度远远小于0.5毫米,则用分度值为0.5毫米的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故A错误;
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B错误;
C.200页的书,纸的张数为100,则一张纸的厚度为:,故C错误;
D.测量厚度时,不一定从零刻线开始,只要对准一个整刻度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数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1.95cm明显偏小,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
则这本日历的厚度为:;
100页的日历本中纸片的张数为50张,
那么每张日历纸的厚度:。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比较可知,1275cm明显偏大,将其排除,
则水杯的长度为:。
故选D。
21.【答案】0.5;160000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时,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①500毫升=500×10-3立方分米=0.5立方分米;
②0.16米=0.16×106微米=160000微米。
22.【答案】冷热;℃;冰水混合物;沸水的温度;液体的热胀冷缩;37℃;0.1℃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的定义和单位解答;
(2)根据摄氏温标的规定解答;
(3)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答;
(4)根据人体的正常体温解答;
(5)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知识解答。
【解答】(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2)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3)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4)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 。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最小刻度为0.1℃ 。
23.【答案】C;-2℃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2)根据乙图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刻度增大的方向确定实际温度在0℃以上还是以下,并分别读出两个示数,哪个示数较小,哪个就是冰的温度。
【解答】(1)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则正确的操作为C。
(2)根据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左边刻度值向下增大,则温度为-2℃;右边刻度值向上增大,则温度为88℃。比较可知,冰的温度是-2℃。
24.【答案】C;ABCD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0℃的位置确定实际温度在0还是0下,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那么被测体温=液面左侧的温度+分度值×格数。
(2)根据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规则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以下,因此甲温度计的示数为:-10℃-1℃×2=-12℃;
乙中体温计的读数为:37℃+0.1℃×8=37.8℃;
(2)A.体温计玻璃泡比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故A正确;
B.体温计的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故B正确;
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故C正确;
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用酒精消毒,故D正确;
E.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否则测量值就不正确了,而不是不准确,故E错误;
F.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不在测量范围内,故F错误。
故选ABCD。
25.【答案】0.1;C
【解析】【分析】(1)最小刻度=两个大格表示的温度÷中间的小格数;
(2)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里流回液泡,因此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则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1℃÷10=0.1℃;
(2)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是: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26.【答案】750mL;1000mL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结合题目描述确定玻璃小球的总体积与瓶内空白部分体积的关系,再根据V=Sh计算瓶子的总容积和水的体积。
【解答】现放入体积为10cm3的玻璃小球25颗,水面刚好和瓶口相平,
那么这些小球的总体积恰好等于空白部分的体积,即V空=10cm3×25=250cm3。
则瓶子的底面积:;
那么瓶子的总容积为:V总=Sh=(10cm+30cm)×25cm2=1000cm3=1000mL;
瓶子中水的体积:V水=V总-V空=1000mL-250mL=750mL。
27.【答案】量取液体的体积;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44
【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1)量筒的用途是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跟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如下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40mL+1mL×4=44mL。
28.【答案】(1)140
(2)-60℃~240℃
【解析】【分析】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先算出每1小格的温度,以30格为标准算出100格处的温度;
2、根据30格为0 ℃ ,计算出第1格表示的温度和第150格表示的温度,即是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1)由题意可知,30格处表示的温度为0 ℃ ,80格处的温度为100 ℃ 。每1小格的温度为:,第100格处的温度为(100-30) ×2℃ =140℃ ;
(2)第1小格的温度为:(0-30) ×2℃ =-60 ℃,第150格的温度为(150-30) ×2℃ =240 ×2℃ 。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 -60℃~240℃ 。
故答案为:(1)140℃ (2) -60℃~240℃
29.【答案】(1)热胀冷缩
(2)右
(3)0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瓶中气体体积增大,液柱就向左移动;当瓶中气体体积减小时,液柱就向右移动;
(3)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解答】(1)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变大,液柱向左移动;当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变小时,液柱向右移动,因此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根据(1)中描述,当温度降低时液柱向右移动;
(3)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因此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右;(3)0
30.【答案】(1)36.6;小林
(2)A;C
【解析】【分析】(1)弄清体温计的分度值,根据水银柱的位置读出示数。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水银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上升,要么不变,据此判断。
(2)根据体温计的结构和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根据图片可知,小金的体温为36.6℃。因为38.6℃大于36.6℃,所以测量体温计的示数上升,那么测量小林的体温是准确的;在测量小丽的体温时,示数仍然为38.6℃,即没有上升,那么小丽的体温可能低于38.6℃,也可能等于38.6℃,即需要及时治疗的是小林。
(2)A.体温计上1℃之间分为10个刻度,那么能准确到0.1℃,故A正确;
B.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相当于放大镜,可以将水银柱放大,便于读数,故B错误;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故C正确;
D.冰水的温度为100℃,远远高于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故D错误。
故选AC。
31.【答案】(1)先测量出走 10 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
(2)3250 米
【解析】【分析】(1)每步的步幅可能都有不同,采用“累积法”测量步距比较合理;
(2)小明走的路程=步距×步数。
【解答】(1)采用“累积法”测量步距:先测量出走 10 步的距离,再用总长度除以步数,折算出一步的距离;
(2)小明走的路程:。
故答案为:(1) 先测量出走 10 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 ;(2)3250m
32.【答案】(1)便于观察
(2)瓶塞气密性不好(答案合理即可)
(3)2℃
(4)3
【解析】【分析】(1)水和吸管都是无色透明的,当水在吸管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不容易观察到。如果加入红色颜料,那么就很容易看到水柱高度的变化。
(2)如果瓶塞的气密性不好,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就会有部分气体跑出来,因此瓶内气压几乎不变,自然水柱的高度也不会发生改变。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那AB两点之间就是100℃,用它除以中间的刻度数得到温度计的最小刻度;
(4)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和刻度长度的变化量呈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液柱到A点的距离为L,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解答】(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便于观察。
(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
(3)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00℃÷50=2℃。
(4)当水温为60℃时,根据得到:

解得:L=3cm。
33.【答案】
【解析】【分析】刻度尺的量程决定了它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决定了它的精确程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即可。
【解答】①跳远成绩大约有几米远,精确到厘米就够了,因此选择皮卷尺(最小刻度厘米,长10米);
②制作几何图形时,可以在纸上进行,那么一般10cm左右足够,精确到毫米即可,故选刻度尺(最小刻度毫米,长20厘米);
③裁剪布料时,长度在1m左右,精确到毫米即可,故选米尺(最小刻度厘米,长1米)。
④量玻璃窗长、宽,窗户的长度大约在2m左右足够,精确到毫米即可,故选钢皮卷尺(最小刻度毫米,长2米);
如下图所示:
34.【答案】(1)15
(2)偏小
(3)c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第二个和第三个量筒的示数之差就等于木块的体积;
(2)根据V木=V3-V2分析;
(3)根据量筒测量气体体积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1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5mL,则木块的体积为:V木=V3-V2=85mL-70mL=15mL;
(2)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会导致测出的体积V3偏小。根据V木=V3-V2可知,此时测出木块的体积会偏小。
(3)在图c中,生成的气体进入集气瓶后,对瓶内的水施加压强,于是水沿着立管流入量筒。当水不再流动时,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气体的体积,故选c。
35.【答案】(1)恰好全部浸没
(2)V0-V1
(3)A;B;C
【解析】【分析】(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 V1;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 V2;
(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
(4)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
【解答】 (1) 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水不宜太多,太多的水会大于量筒的最大量程,水太少了无法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就无法测量出体积,故量筒中最低液面满足物体恰好浸没的水量;
(2)量筒2中水的总体积为V0,再将水慢慢倒入量筒1中,水恰好将小石块浸没,量筒2中剩余水的体积V1,则倒入量筒1中水的体积=V0-V1,即为最少量水;
(3)题中小石块的体积为15cm3,现在有100mL的量筒,只要在量筒量程范围内都可以测量,减去小石块的体积,剩余水的体积不超过85mL即可,故A、B、C都有可能。
故答案为: (1)恰好全部浸没 ; (2)V0-V1 ; (3) A B C 。
36.【答案】(1)98℃;95℃
(2)负8摄氏度;寒假
【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甲图中的示数;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响度最大的温度;
(2)根据液面位置读出乙图中当时的气温;寒假的气温应该在0℃以下。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甲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那么表格中M的数值为90℃+1℃×8=98℃;分析表格可知,当温度为95℃时,响度最大;
(2)根据乙图可知,温度计上示数向下增大,说明温度在0下,那么当时的气温为:-8℃,该实验估计是在寒假完成的。
37.【答案】解:乙有可能没有发烧。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先测量甲,体温计显示39 ℃,说明甲一定是发烧的;乙使用前,体温计未用力向下甩,因此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示数仍然指示甲测得的体温值39 ℃,除非乙也发烧且体温与甲相同,但也有可能乙不发烧,此示数则不是乙体温的真实值,因此乙可能没有发烧。
【解析】【分析】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结构特点如下:①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②侧壁呈园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③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一段特别细且弯曲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不会回落至玻璃泡中,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而读数。
【解答】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用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的体温计先测量甲,体温计显示39 ℃,说明甲一定是发烧的;乙使用前,体温计未用力向下甩,因此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此时用于测量体温时管内水银只能上去而无法回落,所以读数一定会大于或等于原先的读数,当此时示数仍然指39 ℃时,乙的体温有2种可能,一是体温与甲相同(此时乙也是发烧的),另一种是体温比甲要低(此时乙可能没有发烧)。
故答案为:乙有可能没有发烧。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先测量甲,体温计显示39 ℃,说明甲一定是发烧的;乙使用前,体温计未用力向下甩,因此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示数仍然指示甲测得的体温值39 ℃,除非乙也发烧且体温与甲相同,但也有可能乙不发烧,此示数则不是乙体温的真实值,因此乙可能没有发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