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语文全国(甲、乙)卷3年(2021-2023)真题汇编-选择 简答、选择题组、简答题组
一、选择 简答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4.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5.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8.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023年新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靸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1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二、选择题组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三、简答题组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 ,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的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 。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8.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馆”,① ,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② 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③ 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某月某日下午三点”或“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那个时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①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② ,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③ ,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年新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结果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匆忙赶完的作业也很不尽如人意,如果总是这样,那么 ① ,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极度焦虑,但还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满怀负罪感地干其他的事情,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 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 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75个字。
参考答案:
1.C 2.语句:④; 修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3.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4.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5.答案示例 “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
A. 指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
B. 比喻既想做某事或得某物,又嫌弃它。
C. 意思是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D. 顾头顾不了尾,前后无法照应。
语境与“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意思相反,指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应选“前怕狼后怕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不合逻辑,应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文内容可知,这里老师在讲“釜”和“舟”的意思,而“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是关于“釜”的例子,此处需要一个古代诗歌或者成语中关于“舟”的例子,按照“釜”的例子的写法,应采用“……的……里有……的句子”的句式表达。
可写: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或者直接写:“刻舟求剑”的成语。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我们要找出三位教师讲解内容的差别,从而进行评判。
第一位教师:先总说“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然后进行阐发“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由成语引申出做事应有的态度;然后再进一步补充“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古今对比,告诉学生“坚决”的态度要用于“做好事”,而不能用于“做坏事”。可见这位老师主要是“讲道理”,鼓励学生前进;但没有解释词语的意思。
第二位教师:解释了词语的意思,并且介绍了古汉语当中的“活用”现象,“‘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然后分析古今词义的变化,“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可见这位老师侧重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对成语中词语的含义和“使动用法”“古今词语的变化”讲解清晰,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但是没有讲解整体含义及使用。
第三位教师:先讲了成语的基本意思“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然后分析了成语的引申义,其中含有做事的道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可见这位教师知识、道理结合较好,解说全面,而且“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也就是表达简明扼要。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拟写要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所给三个成语中选择一个给学生讲解,要求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只拟写讲解要点,并有字数限制。
首先分析第三位教师讲解的内容,“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这是先讲解了与成语有关的故事,解释成语的基本意思;“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这是讲解了成语的引申意义,即现在的含义。
仿照这个讲法,如选择“卧薪尝胆”,应先讲述勾践的故事,要点应有“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成语的基本意思是勾践以此激励自己不要忘记报仇雪恨;再讲成语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如选“庖丁解牛”,先讲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要点应有“游刃有余”“运刀准确自如”之类;再讲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如选 “一鼓作气”,先讲曹刿论战的故事,要点应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讲现在的含义,要点应有“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6.(1)翻天覆地(2)不可企及(3)身临其境(4)一览无余 7.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8.B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第二处,结合“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不可企及”;“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开阔或事物简单明了,一下就能全都看到。
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
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且语序不当,改为“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殊含义。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特殊含义。
故选B。
9.①并不都是能吃的
②但不可食用
③也不能入药 10.D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是说儿时对槐花美食的记忆,“不过”表转折,结合后面三类槐花的特点来看,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药用,而有的仅供观赏,所以此处填写“并非都能食用”这样的内容。
第二处,此处是说淡黄色国槐花的特点,“可以入药……”和后面洋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内容相对应,所以此处填写“但不可食用”。
第三处,此处是说红色槐花的特点,前面国槐花和洋槐花的特点是“可以入药但不可食用”“可食用但不可入药”,而此处的红色槐花“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可见后面应是说“也不能入药”。
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
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
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故选D。
11.B 12.D 13.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复修辞,原句四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并且“一起”共出现四次,更能突出俩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改句没有排比、反复修辞,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②原句为短句,改句是长单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个文段口语化的特点。
③原句使用“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让描写更细腻,更有画面感;改句只用“去”则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能”含义是“擅长”。
A.“能”,动词,“能够,可以”;
B.“能”,动词,“擅长,善于”;
C.“能”,动词,“能够,可以”;
D.“能”,动词,“能够,可以”。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用法和作用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俩老头”穿的衣服干净整齐的特点;
A.“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属于说明性语言,突出强调“稻子和稗子”是有本质区别的,应该分清楚;
B.“公是公,私是私”属于议论性语言,突出强调应公私分明的观点;
C.“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属于人物语言描写,突出强调与对方划清界限;
D.“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小姑娘”长得漂亮的特点。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角度分析,原句“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使用了排比修辞;“一起”反复出现四次,运用反复修辞。改句没有运用修辞,原句的排比和反复修辞使描写的性语句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强调了俩老头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从句式和语体色彩分析,结合“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攥在手里”“几口就下去了”等语言特点来看,整个文段运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划线句原文为短句,改句为长单句,短句属于口语的一种特点,这与整个文段短句化的口语特点相符,而改句为一般的长单句,与整个文段的语体不协调。
从用词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动词的加入,让描写性语言更生动,生动地描写了俩老头一起来开会,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让语言更有画面感。改句没有使用这样生动的动词,因此没有这样的效果。
14.A 15.A 16.B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语境是形容距离极近,但并非实指。再根据语境中的“远在天涯”可推知,应选“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语境说的是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应选“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非此即彼:意思是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语境是说现在线上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再联系后文“‘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应选“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语境中有“提供养料”,应选“源源不断”。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面说的是“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也就是“社会交往”,因此应以“社会交往”开头与前面衔接;括号后面说“‘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说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而“社会交往”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B.将二者关系定位为递进关系,不正确;
C.应先说“社会交往”,再说“工作和生活”;
D.“除了社会交往”说法错误,且应先说“社会交往”,再说“工作和生活”。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语序不当,“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是后面“互动性增强”的原因,“由于”应该放在前面,应改为“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
“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句式杂糅,要么说“……得到显著提高”,要么说“有助于……提高”,可改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综合分析可知,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17.①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 ②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 18.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后文“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确定空处应该有与“还……与……有关”相照应的关联词语——“除了与……有关外”,再结合上文“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确定答案为: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
②处因为上文句末为句号,说明主要根据后文填空,再看后文内容为“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于是确定空处与下文是递进关系,得出答案为: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处根据段落位置确定要填的内容是对上文“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比如山楂含糖量超过20%,但因为含酸量较多,吃起来还没有草莓甜”的总结,故得出答案:“山楂中的有机酸所致”,或者“受山楂中有机酸的影响”。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
根据设问句子“对超重人群以及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的食物呢?”提炼出中心观点。对象为:超重人群以及糖尿病人群;重要信息(原因和结果)为“由于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得出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其次便是“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最后一点便是“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限制总热量,建议平均一天吃下去的水果不超过200克”。
综上,再结合字数限定和“因果关系”的要求确定答案。
19.①顺理成章 ②难以言喻 ③迫不及待 20.第一处三句话,表现了个体“我”在照相时对自我各方面形象的急切关注,只在第一句开头标出主语“我”,后两句连贯紧承,突出急切关注的心理,语势贯通,情感充沛;②第二处三句话,是在陈述旁边别的人给“我”的提示,七嘴八舌,突出了旁边的人对“我”的热情关心,连用三个“你”不但不繁琐,反而使表达更自然顺畅,更好地体现照相时大家互相提示、互相帮衬的热闹亲切的氛围。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前面说“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那么照相而入“馆”,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件事。能够表达这个意思的成语是“顺理成章”,意思是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
第②空,此处是对照相馆的感受,前面谈到了它的“神秘”,“端庄含蓄”,这里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幽暗”造成的“高贵感”,这些感觉是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因此应用“难以言喻”,意思是指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
第③空,这是写照完相之后等待取相的感受,前面有“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说明很兴奋,想要早点看到自己的照片,应用“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一处“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这是照相人唯恐自己照出来不好看,因此着急地询问同伴,想要自己的形象比较完美;一连串问题只用一个“我”字,后两句连贯紧承,能够突出这种急迫而又兴奋忐忑的心情,语势贯通,情感充沛;
而第二处“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这是是在陈述旁边别的人给“我”的提示,是朋友间的互相提醒,这些观察到的问题,如“脸上粘了个东西”“头发乱了”“牙上有韭菜”并非是一下子都看出来的,有可能间隔了一点时间;或者这些提醒并不是一个人发出的,因此连用三个“你”,七嘴八舌,突出了旁边的人对“我”的热情关心,这样写表现出大家一起去照相的紧张而又兴奋、热闹亲切、互相帮衬的情景。连用三个“你”不但不繁琐,反而使表达更自然顺畅。
21.①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情况;②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③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 22.①含义:以所写的文章为武器进行斗争,围绕不同观点展开辩驳和论证。②缘由:“打笔仗”一词来源于打仗,其和“打仗”有相似之处,都是双方进行交锋、对抗,只不过一个用的是文章,一个用的是兵器。
23.示例:因此,患者最好能在 2 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 4 小时接受治疗,以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前面介绍了“眼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眼中风,其中视网膜动脉阻塞属于缺血性眼病;联系后面介绍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可知,这三种都是“动脉堵塞”,属于缺血性眼中风,并且此句放在段首,应当是总领句。据此写“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情况”;
第②空,由前面介绍两种动脉阻塞的顺序可知,此处句子应与“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照应,谈视力下降情况,且比前两种情况轻,据此可写“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
第③空,由前文“视网膜动脉阻塞时”可知后面要写危害;后文有 “缺血超过90分钟”“缺血超过4小时”可知,缺血时间越长,对视功能危害越大。据此写“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词语含义及得名原因的能力。
“眼中风”与“脑中风”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与大脑血管或视网膜缺血或出血有关。然后分析“打仗”和“打笔仗”的相似之处。
含义:“打仗”是指正在对立面的两方或几方拿着武器互相攻击,目的是战胜对方。再看“打笔仗”,就是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以笔为武器进行论辩,目的是说服对方。由此得出“打笔仗”的含义:以所写的文章为武器进行斗争,围绕不同观点展开辩驳和论证。
得名缘由:“打笔仗”一词来源于打仗,其和“打仗”有相似之处,进行“打仗”或“打笔仗”的双方或多方观点、立场不同,甚至对立;双方都用武器攻击对方,只不过一个用的是文章,一个用的是兵器。
2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句式杂糅或不合逻辑,“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最迟”后面必须跟确定的数字,而不能是一个范围,因此可将“内”删掉;
“并”表示并列关系,而前后句子是目的关系,把“并”改为“以”。
24.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②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③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25.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后文“拖延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可知,此处应有“拖延症”这样的内容;再根据“如果总是这样,那么”可知,此处应是结果,即可能患上了“拖延症”,可填: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②根据后文的“恶性循环”可知,此句与“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共同体现“拖延症”的特点,即越焦虑越拖延,无法真正行动,可填:越是焦虑就越无法行动;
③前面提到“办法”,就是解决“拖延症”的办法;后面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注意与“能”字衔接,动词开头,可填: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呢?
2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简明的能力。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中的“你的”可以删掉,因为前面有“你”,两者重复赘余;此外删掉“就”并不改变原意;
“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将“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删掉,因为一是前句中有“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此处直接用“这”代替即可;其次将“将来”删掉,因为前面有“计划”,两者表意重复;
“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将“写一篇报告”删掉,因为前面已经有“你要写一篇报告”,读者已经知道这个“大任务”是什么了。
故最后修改为: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