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月 迹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在不同作者不同的笔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诗文。
学习目标:
1.会认“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用多种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找寻月迹,体会月亮的动态美,感受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学习并尝试写出景物的变化。
娥
嫦
袅
累
瓷
累赘
余音袅袅
嫦娥
嫦娥
陶瓷
生字认读
嫉
嫉妒
妒
妒火
悄
悄然
累
léi
lèi
lěi
积累
累赘
劳累
悄
qiāo
qiǎo
悄然
静悄悄
多音字
词语解释
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间。
中堂:
款款:
慢慢地。
面面相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
很快地,忽然。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段落划分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中秋的夜里
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
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默读课文,思考:
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呢?
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趣、好玩?
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情绪有过怎样的变化?
“不满足”——“高兴”——“失望”—— “高兴”——“羡慕、嫉妒、争执”—— “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拟人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
“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我们都跑了出来,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这句话写出了月光照在院子里亮堂堂的景象。“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独特的美。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 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地惹人怜惜。
“眼中月”
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就无处不在。
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争着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