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3《口耳目》 设计人:
内容分析:本课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目标:1. 看图对照,认识“站、坐”2个生字。2. 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重、难点: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难点: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活动流程:任务二:《口耳目》(课时7)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一:正确朗读课文。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认识“站、坐”2个生字,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环节二:理解运用。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正确朗读课文。
一、朗读指导。1、出示课文,教师范读。2、学生小组内练习朗读。3、全班展示读。二、说说读了课文,体会到什么? 1、读准确课文。 2、谈读后体会。
活动意图:通过朗读,感受俗语的读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环节二:理解运用
一、看图理解句子。出示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认识生字“站、坐”。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课文句子。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过哪些“站如松”的画面?学生自由说。教师补充:出示松树树干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图片,出示升旗仪式上同学们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照片等,再次理解课文。 看图理解课文。2、识记生字。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4、联系说话。
活动意图:通过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作业: 课后自己练一练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和睡姿。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