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7 06:2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教学目标:
1.多角度解释秦国统一的原因;
2.能够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内在联系;
4.通过归纳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具体内容,分析秦朝衰亡的原因;
5.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理解秦朝统一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重点: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内容、特点、影响
难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环节:
1.复习提问:本单元课题?前两课课题?简单梳理所学知识。
2.导入新课:找出本课课题的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提问:如何建立、如何形成、如何巩固?
出示本课目录,建立知识框架。
(二)新课讲授:
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提问:春秋战国后期为何能够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为什么统一的重任落到了关中地区的秦国身上?
1.秦朝实现统一的背景:
人心导向:出示教材P14两则材料:战国后期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经济需求:出示春秋战国各国货币:政治分裂影响经济发展。
小结:人民愿望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
提问:为何秦能够最终实现统一,关注秦自身的主观条件。
地理优势:出示秦国地形图、教材P19材料,强调函谷关的天险作用,占据战争优势;另一方面,秦国经营发展、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物质基础丰富(上节所学)
内政修明:出示教材P19材料,展示秦国内政秀明,吏治清明;统治者屡发招贤令渴求人才:秦孝公见商鞅
变法强国: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上节所学)
【课中小结】秦实现统一的背景(主观+客观)
2.秦国统一进程
从理论收束到历史发展进程:从秦国到秦朝。
第一步,吞并六国,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结合历史地图,展示统一战略。(完成“统一”)
第二步,扩大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结合地图,展示疆域四至。(多民族)
【课堂过渡】完成军事上一统的秦朝如何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秦制如何形成?
二、秦制: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表格整理秦朝三大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从最高权力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与权力划分。
1.皇帝制度
确立/名称:展示相关史料;体现皇帝制度的第一个特点-皇帝独尊。
职权:无上决定权—具体两个特殊权利:官吏任免权、军权;结合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第二大特点-皇权至上。
特点:总结以上,补充材料-皇位世袭。
课中小结:继续填表,引出下一个制度:皇帝之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其官员设置:三公九卿制。
2.三公九卿制
官吏设置:结合结构图理解其职能、关系
01.丞相:百官之长,提示丞相与九卿的关系
02.御史大夫:监察权力。提问:丞相与御史大夫有何关系?结合结构图——管理与被管理、监察与被监察——三公九卿制特点1:相互牵制、皇权至上
03.太尉:军事长官、虚职
特点:整理以上,补充九卿职责-家国同构
【课中小结】整理结构图与所学可知:秦朝中央官吏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提问:那么,三公九卿制下谁拥有决策权?——皇帝
总结以上:解释君主专制(专制主义)的含义-作为决策方式,皇帝掌控一切。同时,三公九卿制度下,中央官员有商议的权力,即朝议制度。
【课堂过渡】展示一场特殊的朝议——皇帝拥有最终决定权+郡县制的全面推广。
3.全面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区分县制、郡县制、郡县制的全面推广(结合地图)。
提问:课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初始材料—如何实现“法令由一统”?
郡县制的内容与特点:
01.郡县两级管理:结合结构图
02.配套官吏设置:中央任命、任期制、不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03.加强中央集权:垂直管理
【课中小结】在专制主义-皇帝控制中央政府的基础上,通过郡县制垂直管理地方,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地方官吏中央人民、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理解中央集权的含义。
综合以上,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后世。
4.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简单展示材料,梳理总结
5.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统一格局+疆域奠定+民族+经济+制度
三、秦亡:共诛暴秦与王朝新生
1.秦暴政的体现:史料阅读+历史解释—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被统治阶级徭役、赋税繁重、文化专制、严刑峻法(激化阶级矛盾)
2.农民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结果与影响
3.秦的速亡:时间+原因:出示材料,设置认知冲突——根本原因在于统治方式激化了阶级矛盾;直接原因:反秦势力
4.楚汉战争:农民起义失败、地主阶级争夺皇位的战争,布衣阶级与六国旧贵族的决战(为下一节课的汉初分封做铺垫)
(三)课堂小结: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所学,强调重点知识:秦的政治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