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请大家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基本史实,并用自己的方式绘制政权更迭示意图。新课前,我们先来分享大家的预习成果。(预设学生纷纷举起自己绘制的示意图,教师挑选两幅进行点评)
过渡:同学们做的非常好!时间关系,老师就不一一点评。老师也绘制了一幅政权更迭示意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点击PPT)。
教师: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时期处于秦汉大一统和隋唐大一统之间,大致可分成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这四个阶段。同学们观察这幅示意图,给你一种什么样的直观感受?(预设学生回答乱)对,你们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政权林立、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等)对,这段时期的确呈现出政权林立、国家分裂的历史面貌。请同学再仔细观察示意图,分裂是这一时期的全部内容吗?(预设学生回答不是)教师追问:哪一时期实现了统一?(预设学生回答西晋大一统)
过渡:对,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豪强地主拥兵自重、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但是316年西晋就迅速灭亡了,统一局面仅仅维持了36年。为什么西晋会迅速灭亡呢?接下来,考考大家,找找教材22页和27页两幅地图少数民族分布有什么变化?
第一篇章从三国到西晋:统一局面昙花一现
(预设学生回答西晋时期黄河流域分布了很多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内迁)
教师:对!以匈奴为例。同学们学习汉朝历史可知,匈奴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到了西晋,匈奴等少数民族已经到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内迁到中原地区并且在此定居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东汉时期草原上发生了什么情况?(预设学生回答草原上发生了旱灾、蝗灾等)
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后汉书》卷119《南匈奴列传》
教师:对,通过材料可知草原上发生的严重的自然灾害。据研究表明从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持续寒冷的趋势,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生存环境趋于恶劣,北方少数民族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内迁到中原地区。此外,东汉末年至三国,长期的战乱让中原王朝不得不依靠少数民族来补充兵源和劳动力。在天灾和人祸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地区与汉族百姓共同生活。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预设学生:经济方式有差异、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就到了考验西晋统治者政治智慧的时候了。面对复杂的国情,西晋统治者该如何管理内迁少数民族呢?(预设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需要点拨学生看一看教材27页右侧“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候’印文”,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管理方式?)(预设学生回答西晋统治者授予少数民族首领封号)对,西晋统治者采取授予少数民族首领封号的方式来进行管理。那么,对少数民族其他人又是如何管理的呢?(预设学生不知道)请同学们看材料回答。(预设学生看了材料之后得知,“自诸王侯,降同编户”)
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匈奴)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
教师:对,西晋统治者把少数民族首领以下的人都改编了,编户齐民,与汉族百姓一样要为西晋提供赋税和徭役。少数民族愿不愿意呢?他们的愿望和诉求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兴邦复业”)而此时的西晋王朝的政治局势是否稳定?(预设学生回答不稳定“骨肉相残”)对,教材27页第二段第三行中所言“西晋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匈奴贵族则认为这是“兴邦复业”的好时机,于是在304年建立政权,316年灭西晋。
过渡:因此,总结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在于西晋统治者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治国理政的水平和能力未能与时俱进,尤其是未能妥善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学习历史不仅要有中国视野,还需要有世界视野。与中国大致同一时期,西方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历史面貌呢?
教师:东汉初年,罗马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但是,在三世纪爆发内战,史称三世纪危机。(黄金时代后不久,(罗马)帝国突然陷入了长达50年(公元235年—公元284年)的内战——史称三世纪危机,并从此开始衰落。——毛球控《气候变化,压垮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教师:同学们结合教材找一找,这段时间与中国哪段时间几乎一致呢?(预设学生看教材回答三国时代)对,378年属于东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率先侵入罗马帝国,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这种情形与中国所谓的“五胡乱华”非常相似。(378年,西哥特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杀死罗马皇帝。这就是西方历史上所说的蛮族入侵。西哥特人是东日耳曼人的一支,从那之后,6个部族的日耳曼人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其情形与中国所谓的“五胡乱华”非常相似。他们的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只有东罗马继续存在。——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由此看来,西罗马帝国与西晋灭亡都有来自内外双重危机。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预设学生不知道,或有学生看到上述材料引文中气候的因素)对,还有气候。请看材料,罗马帝国的灭亡除了政治和军事因素外,气候变化就是压垮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研究者认为,这期间除了三世纪前后明显的政治及军事因素外,气候变化就是压垮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在公元400年前后,温暖期彻底结束……此时已是内忧外患的帝国(指西罗马)走向陨灭的前夜。——毛球控《气候变化,压垮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如图所示: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教师:这幅图来自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竺可桢的研究。他根据中国的气候数据得出左侧A曲线,引用格陵兰冰块(欧洲气候数据)即右侧B曲线。同学们注意观察从晋到南北朝这一段,东西方的平均气温都出现相似的下降趋势。
过渡:这种气候的变化对东西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晋也灭亡了,未来的东西方历史进程又将如何演绎呢?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地图,指出这一时期南北政治局势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回答北方政权很多、南方只有一个政权或者北方政权林立很乱,南方一个政权相对稳定。)
第二篇章东晋十六国:南方坐失统一良机
教师:非常好。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先后建立政权,各民族频繁接触,交往交流进一步增多,但是民族隔阂依旧广泛存在,各政权之间彼此相互攻杀。总之一个字“乱”。而南方仅一个政权存在,政局则相对稳定。请同学们结合教材28页第2自然段内容,指出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学生会拿着教材读或者直接回答士族是东晋政权的支柱)
教师:很好。不过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归纳,抓住关键信息。东晋政权的支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被称为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士族)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叫门阀政治。士族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稳定东晋政权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北方人民一方面为了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更温暖、更优越的自然环境,于是不断迁移到南方。请同学们对比下面两段材料,找一找江南地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预设学生回答贫穷走向富裕或者回答由落后走向先进或者更具体的回答材料的信息)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54
教师:这位同学是高度概括的指出了江南发生的变化。材料一《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材料二《宋书》这里的“宋”是东晋之后南朝第一个政权。汉代“地广人稀”,东晋后则“地广野丰”;汉代“火耕水耨”,东晋后“数郡忘饥”,农业生产力提高了;汉代“多贫”,东晋后则用了一个“饶”字,富裕的意思。所以,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江南的开发、经济的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教材27页第三段找一找江南开发的原因。(预设学生回答第三段第一句话,北人南迁。教师追问: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预设学生回答南方政局稳定、气候优越等。教师再启发:同学们说的很好,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要注意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发挥作用的仅仅是北方人民吗?)(预设学生应该可以回答到南方人民也发挥了作用)
教师:对。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指出,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说明江南开发是南北双方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南方呈现出一幅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历史面貌。那么南方为什么没能趁北方混乱之际,出兵北伐完成统一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回答。(预设学生能够迅速得出材料信息,“东晋皇室一直难以摆脱门阀的控制”,即门阀政治的影响。)
东晋皇室一直难以摆脱门阀的控制,而皇权同门阀的斗争,门阀内部的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东晋一朝在士族的倾轧、妥协中苟存,在北伐、统一的问题上很难有所作为。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
过渡: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就说明东晋受困于门阀政治的影响。就算取得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东晋王朝也无法乘胜北上完成统一。到439年,北魏崛起,结束十六国的混乱政局,再度统一北方,那么南方则彻底丧失统一良机。如图所示,这是南北朝对峙形势图。
第三篇章南北朝:北方奠定统一基石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一时期的南朝主要包括哪些朝代?(预设学生回答宋齐梁陈)北朝主要包括哪些朝代?(预设学生回答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同学们观察四幅地图,看一看南北政权分界线有什么变化?(预设学生回答南北政权分界线不断南移)同学们说的对,南北政权分界线不断向南移动,这体现了北方政权对南方政权的优势是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图三图四中,北方尽管出现了分裂,但是依然保持对南方的优势局面。这是为什么呢?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一图二,找一找北魏政权有什么重大变化?(预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一图二后回答都城变化了或回答迁都)
教师:对,迁都。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首要措施。我们放宽历史的视野,纵观整个北魏鲜卑拓跋的历史,教材29页右侧考古资料表明,鲜卑拓跋部起源于内蒙古鄂伦春噶仙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步步深入到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洛阳。那么,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回答。(预设学生根据材料回答迁都的目的要文治、移风易俗)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卷19
教师:对,在平城不容易移风易俗,反过来洛阳就要容易一些。因为洛阳曾经多次作为帝王的都城,如东周、东汉、三国时代的魏国、西晋都曾把洛阳作为都城。迁都洛阳使得北魏政权符合中国古代王朝的传承关系,取得华夏正统的地位。因此,在洛阳这个地方再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就容易多了。我们再来看看一尊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这位文官头戴高冠,手扶长剑,身着宽大的长袍。这一出土文物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预设学生回答改服饰或者改汉服)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地图册
教师:对。尤其是这个文吏身着汉服,可又手持长剑,汉族的儒雅之气与少数民族的勇武之风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能否判断这个文吏属于哪个民族?(预设学生回答不能)再结合孝文帝“改说汉语”的措施,那我们是真的无法分辨谁是少数民族谁是汉族。(补充问一句,咱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如果没有教师直接总结,如果有那就是更生动鲜明的例子)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外部形态上的差异渐趋消弭。除此以外,孝文帝改革还有什么措施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0页找一找。(预设学生回答改汉姓。)对。同学们,姓氏是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源远流长、意义重大。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1页“问题探究”的材料,思考孝文帝改汉姓意味着什么?(预设问题太大,学生不可能一下回答的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引导)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卷140
教师:孝文帝的姓氏“拓跋”是什么意思?(预设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土后的意思)对,也就是说鲜卑语中“拓跋”翻译成汉语就是“土后”。“后”是王的意思。也就是说孝文帝的姓氏代表“土王”。孝文帝有没有解释他这个“土”姓的来源呢?(预设学生根据材料回答源自黄帝以土德王。)为什么要和黄帝联系起来呢?(预设学生回答不了)中华民族上古传说中黄帝经常是和另外一个人炎帝联系在一起,现在中国人通常都会自己是谁的子孙?(预设学生回答炎黄子孙)对,那么孝文帝如此解读自己的姓氏想表明什么?(预设学生回答鲜卑族和汉族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过渡:对,既然都是炎黄子孙,因此孝文帝认为改汉姓就理所当然了。在孝文帝示范带动下,其他鲜卑贵族也都改成了汉姓。但是改姓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孝文帝是把整个民族绝大部分人改成汉姓,可想而知会有多大的阻力?但是他做到了。这里充分体现了孝文帝的政治魄力与智慧。他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阻力。同学们猜一猜,孝文帝会怎么做呢?(预设学生回答不了,或者仅回答通婚,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同学们在教材中找一找,孝文帝改革还有什么措施?预设学生回答:改姓的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与汉族通婚。)
教师:对。改姓的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其实就是效仿汉人的士族制度,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并且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再进行通婚。通婚后产生的后代是具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双重血统的。相比较于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民族交融从外部形态上深入到血缘中,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教材31页“问题探究”中胡三省的感慨,到了隋朝的时候,“氏族之辨,果何益哉”。意思就是说分辨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什么意义呢?大家在同一个地域范围内,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再分彼此。
过渡:正是基于此,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往交流交融,南方少数民族与南迁的中原汉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民族大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凝结,国家统一的趋势愈发明显。正如材料所示:
(南朝陈庆之曰)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教师:南方人以前认为北方是“荒土”、“尽是夷狄”,但是到了北方后才发现,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的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衣冠士族,并在中原”。这体现了南方对北方的认可,南北双方交流更加密切。如材料所示: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尽管全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教师:南北朝后期,尽管全国尚未实现统一,但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日趋强烈。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尽管在北魏后,北方经历了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短暂分裂,不可否认这是孝文帝改革在短期内带来的副作用,但是从历史长河中来看,孝文帝改革带来的民族深度交融、人民渴望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最终隋朝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的局面,中国历史再次进入统一的盛世。
过渡:正所谓,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在前面我们学习到西罗马帝国遭遇了与西晋一样的困境,东西方都出现了帝国的崩溃与分裂,但是此后历史走向则迥然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回答材料中的提问。
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一个波动期后,隋朝又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中国王朝又一次开始了漫长的自我循环,中国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根本的影响。而在罗马帝国,西罗马一经解体,就再也没能恢复,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蛮族国家,演变成欧洲林立的小国,导致欧洲中世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黑暗时代的到来。那么为什么同样的“蛮族”入侵,在中国和西方的结果不同呢?为什么中华帝国在崩溃后总能统一,而西罗马帝国一旦崩溃,就再也不能复建呢?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注意抓学生的关键词:如统一是主流、华夏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等)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都很有见地。比较来看,欧洲的面积与我国相当,但自西罗马帝国以后就逐步分裂为众多国家。而我们中华文明自起源时就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与周边族群在互动和冲突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炎黄部落集团。夏朝建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秦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政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来适应政治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林立,但是大一统的观念与华夏认同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南方在开发过程中,促进南方民族交融,巩固政权版图;北方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不断交融,在孝文帝时期达到新的高度。正是因为各民族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这是欧洲自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所欠缺的力量,而这恰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内在动力。
教师:知史而通今,我们要以史为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完善政权更迭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今天的新课到此结束!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