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隋唐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授课时间 高一上学期第7次授课 教学准备 PPT
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学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赋税制度是这一阶段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科举制度,还是三省六部制,亦或是两税法,都可谓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并且这些制度都对后世历朝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而且制度的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本课讲授制度创新和发展既是对中国制度史的一次专题讲授,也是对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的补充。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赋税制度。三个子目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前两个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后一个属于经济制度范畴。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对于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但学生受限制于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不足,还未能全面理解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意义。另外学生对于三省六部制中的政事堂这一个知识点几乎完全陌生。 经济制度本身较为枯燥难以理解,学生之前也没有接触过两税法,因此学生理解两税法是一个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和政事堂的设立,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理解两税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学生理清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并通过史料阅读理解科举制的意义; 学生通过绘制层级结构图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并通过史料阅读理解政事堂的创立; 学生通过分析史料,认识到两税法的具体内涵,并理解两税法创立的意义; 学生通过全课的学习得出制度应该因时因而变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 引导——发现 教学方式和方法 讲授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材料:陈寅恪画像,《元白诗笺证稿》图片 陈寅恪先生曾系统性地提出“以诗证史,亦诗亦史”的观点:认为中国诗包含时间、人事、地理三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将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将同一时代人物关系和地域连贯起来,则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纪载之不足。此书旨在通过对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叙事诗的考证,阐发唐代政治史。 今天我们附会先生的做法,以白居易其人其诗为线索,一同学习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生知道“以诗证史”的史学理论,集中注意力尊卑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选官之法 材料一: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王定保《唐摭言》卷3 材料二:西安大雁塔唐进士题名贴。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27岁,进士及第第四名。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会后,都会前往慈恩寺,在专供题名用的题名屋中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并推举其中书法出众者,作文一篇以记此盛事,然后交与石匠,刻在大雁塔的石砖上。白居易二十七岁时进士及第,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毫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与登科及第,雁塔题名对应的选官制度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白居易也正是通过科举制获得了为官的敲门砖。 如果按照隋唐之前官员选拔制度,白居易还能不能拿到这方敲门砖? 老师带领大家回忆梳理比较一下从汉代到魏晋时期再到隋唐的选官制度。 材料:元光元年冬十一月,(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汉文帝时期开始采用各地推荐人才的方式,武帝时期成为官方法定制度。察举制度是由各郡县地方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汉末察举制度很快变态,出现选拔非人的现象。 原因有二:一是随着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基层户籍管理失衡,地方官员无法有效考察地方贤才,二是豪强地主势力崛起,地方官员攀附地方势力,结党赢私。(第4课) 材料: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通典》卷1 曹丕采纳陈群建议,颁布九品中正制。中央任命各地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予官职。 材料: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 ——《颜氏家训·涉务》 自三国魏晋以来,一些声明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形成了士族阶层。士族把持了选官通道。(第5课)九品中正制下选拔起来的官员难堪重任。 材料:“白居易年谱“ 分析白居易年谱,白氏的父亲曾判为七品县令,但是官职不大。倘若按照汉晋时期的以举荐为主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在汉末或者东晋那个“拼爹”的年代,白居易很难以才能见长而出入仕途。 终有唐一代,科举制度也在不断自我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选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管主持科举,提高科举地位 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意义? 材料: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个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争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之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总结:老师讲其归纳为:“中央集权“、”社会风气“、”官员水平“、”阶层流动“。 当然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可否认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就当时而言,无论是较前朝选官制度进行纵向比较,还是较同时代的西方进行横向比较,科举制都堪称一场伟大的进步。也难怪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一书称赞科举制:“这些官员是经由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所选举出来的。科举制度后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以与四大文明相媲美。 阅读材料,听取教师讲授,了解登科及第和雁塔题名的内涵。知道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学生产生疑问,思考问题 学生听取教师讲授和分析史料,理解察举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内涵和弊端 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的不同选官制度 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不断进步 学生总结归纳科举制意义 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事件应当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理解科举制的意义 以陈寅恪的“以诗证史”的史学理论为导入,引出本课的线索白居易的诗歌,并自然而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隋唐的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中枢之制 材料一:《直中书省》 材料二:白居易年谱 科举及第仅仅是获得了为官的资格,实际任用还需要通过吏部的考核,即材料中的“公元803年 吏部侍郎郑珣主试,以书判拔萃登科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白居易正式在通过吏部考核后踏上仕途,先后担任了户部参军、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官职。这首诗就是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提到户部参军、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不得不提到隋唐中枢机构三省六部。 所谓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所创立的一种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最初出现与魏晋南北时期,到了隋文帝时期三省六部正式确立。 材料:秦朝三公九卿层次结构图 请同学们仿照仿造秦朝的三公九卿绘制三省六部的层次结构图(职能职权和政务运转机制) 三省指的是草拟诏令的中书省,审核诏令的门下省,执行诏令的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礼、刑、工、户部。六部分工处理具体的事务。 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理解三省六部制,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记载:太宗时期,唐皇李世民曾经试图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大家想想这项诏令要想颁行天下应当是怎样的流程? 首先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写好诏令,然后交由门下省审定,如果门下省认为诏令得当则交由尚书省执行,如果不当则可以驳回。历史上,时任门下省给事中魏征认为这项诏令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行使其封驳权,使得这项诏令并未颁行天下。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平级之间互不统属,既保证了中央政府的高效运转,又避免了宰相专权的出现,同时由于门下省封驳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决策的事务。三省六部制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转中真的如此吗? 材料: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文献通考》 三省六部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材料所言,一旦中书省和门下省各执己见,两省长官就容易将私人恩怨掺入决策中,导致终日争吵不断,诏令不出皇城。 针对这种情况,政事堂应运而生。所谓的政事堂就是宰相一起开会讨论的地方。但是政事堂中参与决策讨论的宰相不只有三省的长官,还有一些虽然官品较低但是被皇帝授予宰相称号的官员。此时,倘若某两个宰相出现矛盾,大家可以在政事堂集体讨论,群策群力共同商议一个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最后少数服从多数决策。 政事堂的出现标志着三省六部制的进一步完善。 学生知道在科举制与做官之间还有吏部铨选这一流程 学生初步认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学生绘制三省六部层次结构图 学生进一步认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 学生认识到三省六部制运行中的一些弊端 学生理解政事堂的功能 通过具体的例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通过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入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回答上文提出的疑问 学生阅读优秀的史评史论,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和归纳能力
第三部分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赋税之规 材料:诗歌《重赋》节选 公元810年白居易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他亲眼目睹了百姓在朝廷税收政策下是怎样被剥削、被压迫。因此他挥笔写下了一组的讽喻诗歌,诗歌《重赋》就是其中之一。 《重赋》里面的“两税“是指的什么赋税制度。 那么在这之前国家又是实行的什么赋税制度? 两税法之前,魏晋时期国家实行的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租调制,唐朝实行的是租庸调制。 教材中对“租”、“庸”、“调”的解释已经十分清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布或帛为调。到了唐朝,男子可以纳绢或者布代替劳役为庸。 那么什么又是均田制呢? 所谓的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官田或者无主荒田(不包括地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部分土地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 因为均田制并不均地主的田,所以一旦地主兼并了太多的田,国家就没有足够多的田提供给小农。又因为国家依照人头收税,而大量无地破产的小农根本无力承担税负,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就会锐减。这种情况在唐朝天宝年间发生了。 为了应对这种困境,公元780年唐德宗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材料: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教材40页“史料阅读”) 两税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教材在“史料阅读”部分给出了答案。 第一句:“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征税,改量入为出为量出为入; 第二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当地户和客居户均编入先居州县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分出户等高低摊分税额,其中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第三句:“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无定所的商人则缴纳商业税; 第四五句:“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老师归纳为:量入为出、简化税目、货币赋税,资产为宗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国家以财产征税赋税,因此政府不再需要将百姓强行控制在土地上以便征税,这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参控制。 其次,两税法实行了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 最后,两税法简化税目,扩大征税对象,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可是为什么白居易写下讽喻诗歌,说“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呢?这说明两税法很快也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同学门课后结合教材41页的“问题探究”,自行思考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两税法 学生理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的内涵 学生解读材料,理解两税法的内涵 听取教师讲授,认识到两税法的积极性 通过绘图方式让学生理解三省六部的组成和职能 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三省六部的运行
结课 材料: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能求其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段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隋唐之时,中国制度迎来了大变革。选贤任能上,中国从推举制转变为自由报考的科举制;中枢机构运行上,中国从三公九卿转变为三省六部;赋税征收上,中国从以人口为主转变为以资产为主。 就像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言,制度的基础在于适应现实,制度的活力在于创新,没有一个制度是亘古不变的。其实需要创新的又岂止是制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广大的同学们,你们是身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愿你们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愿你们永远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隋唐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推举制→科举制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丁身为本→资产为宗 深化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