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一课时
——以防弊之政,造传统集权治世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课)
一.教学背景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定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阶段”,本课定位为“大破坏与大重建”下的两宋政治,主要包括“五代十国的政局”、“官僚体系的重建”、“政治体制的影响”。
将“两宋的政治”单独讲解为第10课奠定了基础。从纵向看,宋朝结束了分裂,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制,而其后所暴露的问题,间接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横向看,宋的政权机制为同时期其他民族政权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方便学生对“辽夏金元”政权机制的理解。
而第10课到第12课的内容,使学生整体感知相对于政权的并立,各民族间呈现交融的趋势。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宋朝建立背景、重文轻武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立等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尚未把握官僚体制的建立、王朝统治危机、政治变革等问题;同时,他们正处于初高中的衔接阶段,思维方式还处于由形象向抽象的转化过程中。所以,教师应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迁移。
二.教学目标
【目标1】能够从长时段角度理解宋朝采取防弊之政的历史必然性,概述宋朝建立的背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目标2】以多元史料为基础,阐述宋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多维度评价相关制度对宋朝和华夏文明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目标3】感受古代王朝以史为鉴,不断变革、调整政治制度的务实和创新精神。(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防弊之政的具体内容;理解防弊之政的影响
难点:归纳两宋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制度革新的深层次原因
四.教法学法
教法:史料探究、问题引导 学法:史料研读、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榜下捉婿
教师:讲述韩南老登科及进的事迹。
学生:对宋朝这一现象产生疑问。
(设计意图:以新的婚姻现象引出本课的主题——“两宋的政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解宋朝官僚体制构建的阶级和社会基础,即“士族社会的结束,平民社会的开启”。)
[环节一] 前代之弊 ,后世之忧
场景一:展示五代十国形势图及政局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宋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地方敢于抗拒中央,武将敢于取代皇帝
学生:将地图与课前预习情况结合,自主总结
场景二:展示宋太祖个人出身及北宋整体版图
公元954年,任殿前司都虞候(禁军统帅)
教师:宋朝是否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宋朝建立之初面临巨大外部压力”。
场景三:出示赵普与宋太祖的对话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非他故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之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教师:设置问题——赵普认为前代之弊的原因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的?
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以五代十国政局情况,说明前代之弊的内容;以北宋的疆域图,说明其建立之初面临的外部压力。使学生理解防弊之政实行的历史必然性。以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前代之弊的原因以及解决前代之弊的总体思路。)
[环节二] 防弊安邦,革故鼎新
探究一:如何实现赵普的建议解决前代之弊的?
材料一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太祖鉴唐末方镇跋扈,诏选州兵壮勇者悉部送京师,以备禁卫,余留本城,本城虽或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 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
——钱穆《国史大纲》
教师:解读史料,分析宋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即“改造禁军、架空节度使、收地方财富”。
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北宋基于特定历史环境下收地方权力的独特方式。)
探究二:宋朝中央权力的分配有何目的?
思考1:同样是分割相权,唐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2:从历史长时段角度,“二府”权力格局产生了什么作用?
教师:分别从制度设施和历史长时段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宋朝中央权力分配的目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出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也削弱了枢密之权。
思考3:为什么不直接废除枢密院制度?
教师:讲解军政权力的分割。
学生:得出文官充当“枢密院长官”、统兵与调兵权分离的结论
(设计意图:将“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相结合,使学生对二府权力格局有更确切的认识,体会制度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探究3:北宋“路”的设置有何独特之处?
教师:宏观对比唐朝地方权力的分配, 微观解析路的独特之处。
学生:得出路一级未设置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首长,地方难以形成完整的权力中心,无法独立对抗中央政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路”制对防前朝“藩镇之弊”的意义,感受其分权精神和地方运转体系的划时代转变。)
教师:出示中央至地方官僚体系的整体框架,补充监察体制的内容。
天子耳目,寄予台谏,而之为制,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
——《宋会要 职官》
学生:分析这一体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设计意图:以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突出独具特色的官僚体制,使学生直观的感知新体制产生的作用和潜在的问题。)
探究4:宋朝选官制度的新发展?
思考1:与五代十国时期相比,宋朝对读书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五代十国)后汉名将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 ( 毛笔 ),焉足用哉!”——薛居正《旧五代史》卷 107《史弘肇传》
《劝学诗》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教师:对比两则史料,理解宋朝治国理政思想转变的深层次原因和科举制规模扩大。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防前朝武将。
思考2: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官僚体系吗?
教师:讲解糊名制和锁院制
学生:得出选拔程序严密,考试公平公正。
思考3:取士来源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分析文天祥和陈赏的家庭背景,结合取士来源变化说明问题。
学生:取士阶层开放,阶层流动加速,增强社会活力,造就平民社会。
设计意图: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突出科举制是在防前朝“武将、士族” 之弊的情况下发展完善的,使学生意识到“新发展”促进了阶层流动,增强了社会活力,造就了平民社会,其变革的意义远远大于制度本身。)
探究5:归纳“防弊之政”的特点。
教师:举例“枢密院长官由文人担当、扩大科举制规模,取消门第限制”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的表现。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具体史实得出“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内外相制”的结论。
(设计意图:根据所学内容,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突破难点。)
[环节三]百年古制,何得其所
寻宋代制度变化之价值——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新阶段
教师:展示自秦至清的版图,以此为基础,整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
学生:分析宋政权建立后的影响。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在宏观史学的指导下,对比宋政权前后集权体制发展情况,理解宋朝制度革新对大一统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探士人官场活跃之现象——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新局面
教师:展示士大夫们官场活跃的现象,讲解士大夫们不同语言形式下的情感表达。
学生:感受士大夫们的精神情怀。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
体会“防弊之政”下士大夫们的精神觉醒,感受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
*赏汴京平民社会之风气——感市井民俗之韵味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和东京梦华录的相关内容,分析这种现象与政治新局面的关系。
学生:解读图片史料的内容。
(设计意图:解读宋朝政治新局面下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变化。体会制度革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反映,认识政治与文化、经济的不可分割性。)
【合作探究】为什么钱穆会这样说?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这一观点。
学生:合作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以学者的争议性评价,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形成对宋朝政治制度的历史解释,渗透辩证法思想,突破重点。)
【总结】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严复
设计意图:回扣主题
(以辩证思想为指导,突出宋朝制度革新对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深远意义,渗透家国情怀。引申政治制度的问题,为下节课——“辽宋夏金元政权的并立”做好铺垫。)
教师:展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包括创造性制度变革、推动制度发展完善的变革。
学生:感悟变革永远在路上。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
(以数字故事形式,展示自古至今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制度变革和制度调整完善的史实,体会制度选择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世界视野。)
[课后习题]
1.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 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 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2. 宋代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习惯上,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代此举旨在( )
A.提高行政效率 B.提升御史台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权臣的专权
六、板书设计
七、设计感悟
一堂好的历史课到底具备那些特点?李白的话最能总结,那便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需多余的点缀,最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在丰富的史料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培养其证据意识和人文素养,以一种广阔的思维方式思考世界、思考人生,在历史文化的理解中,实现精神解放、人格自由,从而回归历史教育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