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二、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课型
新授课
四、教材分析
宏观运筹:历史上的地位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对统辖地区进行开发,同时各民族间交流频繁,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观观察:单元上的地位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中的第二课:承接上一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与前课共同构建了政权并立的局面,梳理了政权更迭时序脉络,同时与前课共同讲授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治理措施,使得学生对于政治形势有了基本了解,为后两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做了时代背景的铺垫。
微观把握: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共有四个子目: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前三子目以时间为序,第四子目重点讲解了元朝的民族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充分了解辽夏金元政权更迭时序脉络以及各个政权的治理措施,同时,民族交融作为一条暗线始终贯穿全课。政权更迭中孕育着统一,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民族的交融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五、学情分析
已知 经过初中以及前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两宋的政治与军事、对于这一时代特征——多民族政权并立有初步感知,对于“行省制”等治理措施有初步了解。
未知 学生不知道“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大定之治”等治理措施与历史事件,对“行省制”等初中已学的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治理措施多停留在识记层次,对各项制度理解不够深入,无法从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能知 该时段的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均有所发展且具有基础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思维较为活跃,参与意识强。可以对历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出发层层深入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策略为:运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材料研析法帮助学生掌握内容;通过史料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六、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地图、时间轴的出示,学生能够掌握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民族、所处地区等基本信息,掌握这时期政权更迭和对峙的时序脉络。(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教师出示的地图与史料,学生能够掌握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措施的内容,分析少数民族各项措施的实施的原因与特点。(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对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四等人制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意识与思维方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能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维护民族团结。(家国情怀)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依据:学习发展需求;课标要求。这一部分存在初中讲解不深的内容,同时此部分的讲授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认识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依据:知识特点;学生认知能力。授课对象为高一新生,逻辑思维还未发展成熟,部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尚停留在识记层次,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理解有难度,逻辑推理有难度,思想升华有难度。
八、教具、学具与教法
1、教具、学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教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材料研析法
3、学法:
史料实证法、问题探究法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什么是统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分别从“统”和“治”两个字解读,教师:“统”代表统领、管辖,建立政权管理领土;而“治”则是在统的基础上对于管辖地实行的管理手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辽夏金元的“统”与“治”,并学习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之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发展?请大家在学习“统”这一部分时,跟随老师讲解,将表格填写完整。 思考“统治”的含义,回应教师提问。紧跟教师思路对“统”和“治”的含义分别进行解读。 从寻常的词语“统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本课是“统”和“治”两条线索。
新课讲授 过渡:教师结合地图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到在北宋时期,边防压力很大,北面面对辽的侵扰,西北又面临与西夏的战争,北宋通过签订和议达到了和平,也由此形成了辽、西夏、北宋政权并立的局面。上节课当中,我们已经对北宋的军事、政治有了比较充分的学习,大家,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北宋的两个对手,辽和西夏。”篇章一:“统”课前预习反馈展示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展开生生互评活动,对学生所绘制的时间轴加以评价。辽之统教师讲述辽的基本信息: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1.隋唐时期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2.唐末五代时期战乱中原战乱频仍,中原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契丹不断发展。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就已建立政权。916 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36年辽南下中原,不断扩展自己的版图,随着版图的扩大,契丹国改国号为辽。过渡: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北宋建立后,除了要应对日益强大的辽政权,还要应对西北地区的西夏政权。 紧跟教师思路,回顾前课所学,初步认识到北宋、辽、西夏的政权并立局面。2. 紧跟教师思路,学习辽政权的基本信息,能够对辽政权进行时空定位。 1.自然过渡,带领学生回顾前课所学,使学生对政权并立的局面有初步感知。2.将知识讲授与学法指导相结合,通过开展生生互评,学生在作为评价者,在评价中总结,在评价中提高。3.讲解辽、西夏、金、元的政权基本信息,以及此时期政权更迭、对峙,将这一时期时空脉络理顺。
西夏之统教师讲述:建立西夏的政权是党项族。党项族最初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过着游牧的生活,先后依附于中原地区的唐朝和宋朝。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党项族建立的大夏政权,位于北宋的西北部,因此称西夏,都城在兴庆,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 1.紧跟教师思路,学习西夏政权的基本信息,能够对辽政权进行时空定位。
过渡:辽、西夏和北宋的战争中,辽和西夏屡战屡胜,同北宋签订和议,北宋的边防获得了安定,辽和西夏与北宋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随后稳定被打破,中原大地上又掀起了政权更迭。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同北宋一样,南宋也面临着边防危机,少数民族政权与南宋政权呈现对峙局面。金之统教师讲述:金的建立者是女真族,女真族就是原来唐朝时期的黑水鞨鞨,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契丹政权建立起来后,从属契丹统治。契丹称其为女真。辽对女真的统治十分残暴,激起了女真族的愤怒。1114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兵抗辽,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朝。会宁府也称上京。1125年金将对自己民族实施残暴统治的辽灭掉,随后继续南下灭掉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并改名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这也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 1.紧跟教师思路,学习金政权的基本信息,能够对辽政权进行时空定位。
过渡:金、西夏与南宋的对峙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这个局面却被一个强盛起来的民族打破了,这个民族就是蒙古。元之统:教师讲述:1206 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奉上“成吉思汗”的尊号。随着蒙古的不断强大,逐步走上了扩张版图的道路。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招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大家来看,这几个政权都为蒙古所统治,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蒙古的下一步就是要消灭南宋。政权建立:1260年,忽必烈即位,兴建大都作为首都。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四大汗国:在被征服地区脱离元朝独自发展后,形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它们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仍旧为元朝的统领区。完成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 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自此,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时期来临了。 1. 学习元政权的基本信息,能够对元政权进行时空定位,了解元朝统一的过程。
过渡:教师出示表格答案,让学生们检查自己所填写的表格。随后教师讲述:“统,代表了一片土地的归属,这些政权想要维持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政权制定的治理措施也是不同的,辽、夏、金、元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究竟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辽夏金元的治。 ” 1.自我检查填写的表格,回顾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基本信息,对这一时期的政治背景有初步了解。2.明确这一部分的线索——“治”,在这节课学习中以此条线索贯穿。 1.回顾 “统”,使学生回想起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政权并立,密切“统”和“治”,为讲“治”作时代背景铺垫。2.使得学生在心中进一步强化“统”和“治”两条线索。3.以“治”为线索,可以起到线索清晰,主题明确的作用。
篇章二:“治”辽之治教师给予不同小组史料,学生对于所拥有的史料进行精细研读,学生依据史料,体悟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措施的内容、特点并分析影响。最终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总结。1.四时捺钵制 掌握四时捺钵制的含义,同时认识到四时捺钵制中带有的民族特色。 2.南北面官制出示燕云十六州的地图结合史料: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 ——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分析辽的治理难题之一为民族众多,需要同时治理契丹族生活区和汉族生活区。在PPT中出示史料,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辽史·营卫志》分析长城南北环境、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由此为辽的统治带来的难题二:长城南北环境、生活方式差异大。疑问:面对如此难题,辽会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措施?进而对南北面官的含义以及其因俗而治的特点进行讲解。 1.解读老师给出的历史史料,明确四时捺钵制的含义、理解其政策中具有的民族特色。2.解读老师给出的历史史料以及历史地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分析辽面对的治理难题以及其解决方案,掌握南北面官制的含义以及其因俗而治的特点。 1.发展学生识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材料,提炼归纳重要历史信息能力。2.从辽所面对的治理难题层层深入探索其治理方式,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史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南北面官制的实行背景、内容、特点等。
西夏之治1.承汉制在PPT上出示史料:材料一: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 ——《宋史·夏国传》学生找寻其中相同点,总结出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2.“蕃号”在PPT上出示材料:材料二:史书记载西夏另有一套“蕃号”官称,包括宁令、谟宁令、丁卢、祖儒、吕则等。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从材料的细节入手,解读“另”字,引导学生分析出“另”字的含义,说明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1.阅读史料,对于西夏的官制有直观感知,同时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回忆第九课中北宋的官制,对二者进行比较。2.紧跟教师思路,感知“另”字的含义,挖掘出西夏的第二项治理措施:另行“蕃号”。 1.帮助学生穿插复习前课知识,培养学生比较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材料细节入手,挖掘材料信息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西夏制度的特点有直观的感受。
金之治1.承汉制通过出示材料,学生将金朝官职名称与唐宋官职名称做比较,总结出金朝治理措施承汉制的特点。2.猛安谋克制学生阅读教材,解释猛安谋克制的含义。从猛安谋克制的含义出发,带领学生推导出其实施的意义。3.大定之治讲述大定之治的相关史实,出示史料: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不烦扰,不更张,偃息干戈,修崇学校。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之盛也。雍为人仁厚不用兵,北人谓之小尧舜。 ——刘祁《归潜志》带领学生由宏观到细节解读史料,使学生感受金世宗的自身素质和大定之治的盛世场景。而后,从“北人谓之小尧舜”(少数民族称其为“小尧舜”,为何不以带有民族特色的称呼相称?汉族称其为小尧舜,为何要以带有华夏特色的称谓来称呼一位少数民族统治者?)这句话进行解读,带领学生感悟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1.认真阅读官职图示,比较之前所学的汉族官制,总结出金朝治理措施承袭汉制的特点。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猛安谋克制的含义,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猛安谋克制的内容推导出其实行的意义。3.紧跟教师思路,解读史料,在宏观上体味到金世宗的自身素质和大定之治的盛世场景。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材料的细节入手,对“北人谓之小尧舜”这句话进行解读。在教师引导的思考之下,感悟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1.从学生已知的唐宋官职名称出发,引导培养学生比较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总结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猛安谋克制、大定之治的内容,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充分解读史料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元之治1.中央治理讲解元朝的中央治理措施,带领引导学生通过图示掌握一省制。2.地方治理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汉、唐、元疆域面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朝地方治理的第一个难题:(1)国土面积更大,地方管理难度增大;出示元朝统治疆域下的民族种类,引导学生归纳出元朝地方治理的第二个难题:(2)民族成分更杂多,民族矛盾急剧增多。提出问题:面临如此大的治理难题,元朝该实行怎样的治理措施呢?在地方治理上,元朝是收权,还是放权呢?行省制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小剧场:元初地方权力收放的症结”辅之以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行省制的内容,理解“行省”二字的含义,总结出行省制的第一个特点:(1)双重性质。带领学生观察地图,对比唐、元行政区划,总结出行省制的第二个特点:(2)犬牙交错。带领学生通过行省制的特点,推导出行省制实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护地方社会安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边疆政策教师讲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带领学生总结这两种措施的特点:(1)不稳定;(2)与内地差异性。而后再讲述元朝的边疆政策:(1)1281年,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2)1288年,宣政院加强对吐蕃地区(西藏)管辖。(3) 1295年,设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加强西域管辖。引导学生认识到元朝的边疆治理措施具有稳定性,同时边疆政策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势。3.民族关系四等人制教师讲解四等人制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四等人制的目的以及影响。目的:保障蒙古贵族利益,维护元的统治。影响:巩固蒙古贵族的统 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元朝的灭亡。随后教师根据课本讲解元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1.紧跟教师讲解思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示掌握元朝的中央治理措施。2.通过阅读材料,总结出元朝地方治理的两大难题,并思考教师设问,面临如此大的治理难题,元朝该实行怎样的治理措施呢?在地方治理上,元朝是收权,还是放权呢?3.观看小剧场,能够理解“行省”二字的含义,通过史料以及教师讲解,归纳行省制的特点。4.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行省制的特点,能够推导出行省制的意义,初步掌握一定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5.掌握元朝边疆治理的基本史实,与汉唐形成对比,认识到元朝边疆政策的进步性。6.掌握四等人制的内容,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下分析四等人制的目的,影响;掌握元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1.通过图示讲解,使得学生直观掌握元朝的中央治理措施。2.培养学生研读史料中“比较法”的使用能力,提高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3.小剧场的播放使知识的趣味性增强,同时方便学生掌握行省制的内容与“行省”二字的含义。4培养学生从制度特点为出发点,步步推导,总结出行省制的实施意义,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行省制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5.汉唐与元的边疆政策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元朝边疆政策的进步性。6. 通过讲解四等人制,使学生认识到四等人制的弊端,为后续引导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做铺垫。
课堂总结(3min) 篇章三“统治”小组探究:分析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的正误,如不认同,则尝试修改。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之后( )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统治传承 中华传承完善板书并辅之以讲解:“政权的并立孕育着中华的统一,政权虽并立,但中华却未分裂,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兼容并蓄,逐渐深厚。也正是因为在政权并立期,每个政权励精图治,才使得中华大地的每个区域都有发展,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重新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与延续,民族的交融,制度的创新,这三者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最后,出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引导学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开展小组探究,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进行批判分析,并基于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出新的看法。2.紧跟教师思路,回顾“统”,认识到在政权并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在统一的过程中民族进一步交融。3.紧跟教师思路,回顾“治”,感悟少数民族政权的治理措施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意义。4.通过本课所学以及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锻炼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对 “统”加以总结,使学生明白各个政权的统治疆域皆为中国,在政权并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在统一的过程中民族进一步交融。2.对辽夏金元的“治”加以总结,使学生了解到各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措施的继承性与发展性,使学生理解这些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十、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