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教学目标】
结合二十世纪初的历史背景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知道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大意义。
掌握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影响,理解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历程;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内容主旨】
庚子年后,在革命、改良、朝廷三方势力的角逐之中,革命浪潮逐渐占据上风。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随后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但革命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这也决定了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同学们,今年的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发言中有这么一段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同学们已经知道总书记说的是武昌起义。大家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武昌起义的相关过程,那起义为何会在这一天爆发呢?我们一起跨过历史的长河,一探1911年10月10日的前后始末。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的革命党名册,全场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同学们,请你们阅读材料,武昌起义的发生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学生或许回答:看起来特别有偶然性,像是一场意外。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不仅是同学们,有许多的人也认为武昌起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那辛亥革命真的是历史的偶然吗?它的爆发是否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呢?让我们回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中国的社会状况。
二、教学新课
环节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末新政
上节课我们讲到,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意味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加深,遭受重挫的清政府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
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救,1900年清政府启动新政。因新政发生在清朝末年,所以称其为“清末新政”,主要包括这些内容:
清末新政内容
①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③经济: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④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这些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措施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更为广泛、深入。
处于权威危机的改革中的统治者往往会迅速地变成最真诚的改革者,它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力的真诚。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可是,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的一样,“统治者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力的真诚。” 清政府的新政从一开始,其根本目的就是改革以自救,从而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的想法在1906年的预备立宪运动中暴露无遗。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向外界展现出欲改变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一面。各界人士翘首期盼许久,等到的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皇族内阁”,13名阁员满人占了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且控制了财政、外交、军事等重要部门。立宪派纷纷大呼上当受骗,国际方面也不以为然。伦敦的《泰晤士报》如是评价,“此新内阁不过为旧日军机处之化名耳。”此等骗局彻底暴露了清政府专制统治的本质,资产阶级立宪派纷纷转向革命,人们逐步认识到君主专制下的中国难以独立富强,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他出身农家,由于兄长的帮助,曾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了系统的近代西式教育,这赋予他不一样的视野,接受了更多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经彻底腐败,改良挽救不了国家,于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他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的革命主张,由此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革命生涯。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创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孙中山亲自题写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就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我们不妨思考,孙中山为什么把三民主义作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呢?这是由当时社会的状况决定的。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认为晚清社会主要存在着哪些矛盾?(新与旧的矛盾、中外矛盾;满汉矛盾)当时的中国深受满洲贵族的压迫和外族侵略,所以亟需民族主义。深受专制制度压迫,所以亟需民权主义;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着当时进步的思想。当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问题;忽视了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运动
同盟会的成立有力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尤其是1911年4月广州的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革命党人前仆后继,为民主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鉴湖女侠秋瑾;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最终英勇牺牲的徐锡麟;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林觉民……(林徽因之父林长民的堂弟)
林觉民原本在日本留学,1911年回到国内组织广州起义。起义前他给妻子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的开头就说:“吾作此书时,尚是世间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当时他妻子正怀胎八月,读到此信时几度昏厥。信中回忆了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不舍。然而林觉民又为何投身革命,慷慨赴死呢?信中这样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同学们,请根据材料想一想,林觉民深爱着他的妻子,为何又愿意牺牲家人及自己的幸福,慷慨赴死呢?是为了替天下人谋永远的幸福。他有着如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样崇高的理想,所以甘愿牺牲。这封信有儿女情长,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对生命的珍惜,更有为国为民而献身的精神。
各地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武昌起义
过渡:就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1911年5月,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清政府宣布将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看到筑路权收归国有,然而又不给民间资本相应的补偿,激起了湖北、四川等人民的强烈愤概,引发了保路运动。请问同学们,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有何关联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四川保路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了湖北军力空虚,这为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昌起义提供了革命契机。课堂一开始我们就讲到了,革命党人原计划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10月6日发动起义,由于起义准备不足而延期。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人的租界制造炸弹,不幸爆炸。清政府闻讯,立刻关闭城门,按名册搜捕革命党人。领导人或被抓,或逃亡,起义失去了领导中心,形势万分危急,因此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决定自行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上,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新军各部群起响应,很快就攻占了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
此后两个月内,十几个省份宣告脱离清朝而独立,清朝的统治瓦解了。为什么看似偶然性极大的武昌起义能够很快发展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呢?
我们不妨根据前面的学习内容,以及革命形势图,总结一下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这使革命有了比较牢固的经济和阶级基础;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已然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长期的宣传也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已发动了镇南关起义、萍浏澧起义、绍兴起义、安庆起义等一系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传播了革命思想。再加上清朝政府的一些改革措施,如皇族内阁等措施失去了人心,使越来愈多的人转向革命,总之,是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环节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国建立与清帝退位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产生了。
我们说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政体。何为民主共和?它与以往的君主专制究竟有何分别?我们在此做一个概念上的厘清。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英文拼写为“democracy”,其实就是人民的统治。全体公民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之分。民主政体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也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与民主相对的为专制,即统治者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共和起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意思是“公民的公共事务”。站在共和国对立面的叫“帝国”。共和的特色是国家元首并非世袭的皇权。共和与君主形成对立。共和一定民主吗?民主一定共和吗?都不是。
可以看出,孙中山建立的乃是一个迥异于以往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权,具有划时代意义。
然而,清政府依然控制着中国的北方。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掌握着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北洋军。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袁世凯一面攻陷汉阳、汉口,威胁武昌,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利用革命党人企图完成统一的心理,诱使其进行谈判。压力之下,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表示,只要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举他做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以南方革命党人的要求和北洋军的武力迫使清政府让步。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袁世凯随即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了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出,君主要同时兼备狐狸的精明与狮子的残忍。我觉得袁世凯完美符合了马基雅维利对君主的设想。
“我胡里胡涂地做了三年皇帝,又胡里胡涂地退了位。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力,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请根据《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思考,《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性质。(学生分析,教师补充)
首先,《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国民平等、国民拥有自由和权利。体现了民主色彩。其次,《临时约法》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限制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如他受到了参议院、国务员、法院的制约。他颁布的命令或法律还需要国务员的副署。
环节三:如何看待辛亥革命
同学们,我们该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呢?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革命呢?教材中有这么一句话“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先来看到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反帝反封建。“反帝”表现为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反封建表现为“推翻清朝,结束专制,建立民国”。
那为何是“比较完全意义”呢?教材用语相当慎重,这主要是为了说明辛亥革命在“反帝”及“反封建”上都带有局限性。革命派并未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而在“反封建”方面,辛亥革命仅仅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未改变半封建的性质。(封建自然经济,封建思想文化等仍然存在)
那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坚持辛亥革命胜利说的人认为,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在政治上,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共和政体。经济方面,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在思想上,它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皇帝变得不那么好做了,“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
但是,我们同时又发现,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因为它缺乏一个可以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三、总结
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创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纲领。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共和政体就此产生。然而不久,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夺取了革命的果实。为了防止其专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也决定了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
【结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