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知识备查
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三字经》内容广泛,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 字 经》
《三字经》每三字为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三字经》内容广泛,除了历史、天文、地理等,还讲了我们小朋友们很喜欢的一些民间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古人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人之初
芝-艹 之
之前
之后
我
会
写
zhī
zǒnɡ zhī
总 之
zhī jiān
之 间
造句:
总之,小孩子是不能撒谎的。
笔顺:
字词学习
人之初
1. 读
2. 标
3. 圈
4. 问
希 望 你 这 样 读 课 文:
希望你声音洪亮的朗读课文;
希望你读准确每个字的读音;
希望你读出《三字经》特有节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8、人 之 初
1. 读
2. 标
3. 圈
4. 问
①
②
1. 读
2. 标
3. 圈
4. 问
生活中识字
习
xí
在生活中,你从哪里见过这个字?
电视里
广告牌
超市
课外书上
课本上
...
习
xí
liàn xí
练 习
xué xí
学 习
造句:
小鹰跟着老鹰妈妈练习飞翔。
笔顺:
1.加一加
2.减一减
3.换一换
4.生活中识字
1. 读
2. 标
3. 圈
4. 问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初
chū
刚 开 始
初春
人之初
初夏
初秋
初冬
初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初
人 之 初
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善良
友善
shàn
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教
教
教
jiào
教育、教师、教室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王 专
李 迁
教之道,贵以专
苟不教,性乃迁
(李迁)
(王专)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人的天性相似,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使人的习惯差别很大。
人刚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专心。
如果不好好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近
jìn
远
yuǎn
当不后面的字读四声,
不的读音为二声;
当不后面的字读一二三声,
不的读音为四声
预学调查
资料袋
yòu
幼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器
义
推荐《三字经》
图文并茂带拼音,
最好还能讲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复习夯实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思考:第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主要讲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思考:第二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人只有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yì
学 弈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默写生字词。
3、阅读《三字经》其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