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东观小学 学校 年级 学科(上)导学案(个案)
课题 1、蜡烛的变化
主备 复备
课型 课 时 时间 10.11 执教人
学习三维目标 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学习重点 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学习难点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导学流程
导案 学案
1、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 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2、研究物质的变化。 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体,让我们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异类音义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异类生成了新的物质,证据 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寻找。3、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水的三态、铁水变成钢锭。 仔细观察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 给蜡烛加热。预测: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燃烧蜡烛是有什么现象发生,将观察到的加热和点燃蜡烛的现象写在 活动记录上。 最后,比较蜡烛熔化、凝固和蜡烛燃烧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学生探究以下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通过着部分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活动中交流,对物质的变化有 更全面的认识 讨论研究后把结论填在书上,并说出你的证据。4、学生选择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她们属于哪一类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选择实验所需的器材做实验。
板书设计 1、蜡烛的变化生成新物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
说明:
1、 教学反思于授课后及时上传到教学资源中。
2、 思维导图设计到学案中最后一个环节,由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