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11: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二单元
8* 蒲柳人家(节选)
目录
01
名师导学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04
群文阅读推荐
名师导学
一、一课一法
1.插叙的作用: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是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从而塑造人物,突出中心。如:为照应一丈青大娘“也能打架”,便插叙她大闹运河滩教训无礼纤夫一事,突出她爱憎分明、泼辣豪爽
的性格特征;插叙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来展现一丈青大娘爱孙如命的一面;插叙祖孙俩妙趣横生的生活场景,更表现了一丈青大娘宠爱孙子的慈爱形象。文章后半部分,插叙了何大学问的生平经历、外号由来、威震古北口、借高利贷摆筵席、学做学问、拜文庙、礼聘老秀才、为孙子带吃食等情节,塑造了一个本领高强、侠肝义胆、乐善好施、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疼爱孙子的形象。
2.悬念的妙处: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从而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等。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让人们带着悬念去阅读下文。
3.语言特色:这篇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生动活泼、准确传神的民间口语与俗语,经过提炼后,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二、内容梳理
(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泼辣大胆
热心善良
仗义疏财
名师导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身上下就像刚从yān cōng ( )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2)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zhāo jià( )几个回合的敌手。
(3)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yī qì hē chéng( ),也不倒嗓子。
烟囱
招架
一气呵成
(4)有个年轻bù zhī hǎo dǎi( )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
(5)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jià yù( )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6)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miào shǒu huí chūn( )。
(7)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xūn táo ( )得一身书香。
不知好歹
驾驭
妙手回春
熏陶
(8)何满子却yǐn nì ( )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跟奶奶捉迷藏。
(9)可是,他有生以来头一回失去自由,心里委屈而又biē men( )。
(10)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liǎng lèi chā dāo( )。
(11)diān liɑng( )一下自己这点儿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
隐匿
憋闷
两肋插刀
掂量
(12)何大学问脑瓜子一热,就lǐ pìn( )这位老秀才到他家教专馆。
(13)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 ),身上像芒刺在背。
(14)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tiān lún zhī lè( )。
(15)何满子wàng yǎn yù chuān( ),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礼聘
如坐针毡
天伦之乐
望眼欲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B.主治医生的妙手回春,护士的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
D.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享受天伦之乐。
D
2.D【解析】“天伦之乐”指家庭中的亲人团聚。不能用在同学之间。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在句末加上“的秘密”)
B.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是因为洋快餐、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的原因。(删去“的原因”)
C.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母语的滋养下我们学会了表达、思考、交流。(将“表达”与“思考”调换位置)
D.习近平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金山银山”后加上“的理念”)
A
3.A【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难题”。
4.(新题型)《蒲柳人家(节选)》中的一丈青大娘和右图漫画中的老奶奶一样,事事为孙子着想。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跨美术)简要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小朋友在烈日下参加军训,其中一位小朋友的奶奶心疼孙子,想方设法从院墙外伸进一把伞,一边说:“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一边不顾自己汗流浃背,为正在军训的孙子遮出一片阴凉。
(2)(口语训练)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会对奶奶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奶奶,请不要给我撑伞,军训能锻炼我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以后的成长很有好处。虽然天气热,但我能坚持,回家吧,奶奶,您放心,我能受得了。
5.(新题型)班级开展学习“最美家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选“美”。最美家庭应有好的家风。下列三幅书法作品均体现了家风的内容,你可以选择一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择哪一幅?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选择______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俗话说:家不和被人欺。家人一条心,泥土也能变成金。家庭和睦是家族兴旺的基础。选这幅书法作品,可时时提醒家人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才会有幸福感。
(2)任务二:颂“美”。同学们被下面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决定写一副贺联,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
材料一:邓超芝把公公龚寿松创办的茶厂接管下来,也把好的家风传承下来。儿子龚意成的炒茶手艺是他爷爷手把手教的。邓超芝创办“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与茶农签订最低收购价格合同,为茶农户免费提供价值500多万元的种苗和有机肥,带动486户1 6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C
材料二:龙咏非白手起家,创办了“喜龙餐饮”。如今,企业拥有150多名员工,成为桃江有名的餐饮“巨头”。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而每一位员工也把“喜龙餐饮”当成自己的家。四年后,龙咏非每年要带领“喜龙餐饮”的员工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的公益活动,为老人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承传统美德,克己奉公树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作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5.(2)C 【解析】分析上联的内容可知,上联紧扣材料一的主要内容:邓超芝传承家风,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所以下联应紧扣材料二的内容:龙咏非参加公益活动,为老人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据此分析四个选项,可知C项最恰当。
5.(3)任务三:倡“美”。为完成好这次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采访、征对联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举办学习“最美家庭”专题板报;②举办学习“最美家庭”演讲大赛;③举办学习“最美家庭”故事会;④开展学习“最美家庭”社会调查。
①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②那一年是1936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③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④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⑤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
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装,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⑥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⑦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荫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
“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愣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
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⑧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6.选文开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悬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篇运用倒叙的手法,“中伏大晌午”何满子被拴,但并未交代原因,既点出了线索人物——何满子,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赏析其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4分)【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一丈青大娘的动作进行描写,“抡圆了扇”体现了一丈青大娘爱憎分明的特点。接着细腻地描绘年轻纤夫的外貌、动作,以幽默的口吻,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威力。语言上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8.第⑦段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插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插叙一丈青大娘在运河滩教训无礼纤夫的经过。表现了一丈青大娘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的性格特点,同时照应前文一丈青大娘“也能打架”的特点。
9.一丈青大娘和鲁达两个人物性格特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结合选文和阅读链接,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4分)
阅读链接: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爱打抱不平,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有正义感。①描写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引人入胜;②语言风格以口语为主,结合书面语,给小说增添了诙谐幽默的色彩。
课外技法专练
锁链(15分)
曾颖
①清晨的鸟市上,总有几个起得比鸡还早的爱鸟人,拎了各自的笼儿和架子,到茶馆里来聚集遛鸟。
②这天,鸟贩子林红嘴提前来了,照说他每月初一、十五各来一次,大家都已习惯了他的节奏,如今冷不丁突然冒了出来,显然是出了什么新鲜事。
——插叙的作用 悬念的妙处
③上一次他打破节奏跑来,已是三年前的事。那一次,他带了一只长着两个脑袋的猫头鹰,8 000元卖给陈九爷,陈九爷买下来乐了不到两天,猫头鹰就让猫给吃了,气得老头一口气没上得来,当场挂了。经过这件事,人们对林红嘴的突然到来,竟莫名有了一些警惕,生怕他又掏出什么不祥之物。
④林红嘴哪知众人心思,从三轮摩托车上取下一个口袋,撑开罩子,里面是一个方笼。林红嘴打开方笼,
拎出一个架子,上面兀自立着一只鹦鹉。那鹦鹉绿色的羽毛,侧光之处显出蓝青之色,红红的嘴唇,宛如衔了一枚玛瑙做成的哨,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⑤通常,这个时候是该打招呼了,那明星范儿的鹦鹉显然是知道套路的,清脆地喊出一句:“哈罗,古得摸铃!”
⑥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说话的鸟儿见过不少,张嘴就来英语的,稀罕。于是大家来了兴致,搜肠刮肚地
把记忆中剩得不多的英语单词翻出来,用来逗鹦鹉。林红嘴笑道:“别说你来日语,就是法语、意大利语、泰语、葡萄牙语,它都会几句。人家可是轮船、火车、飞机都坐遍了才来的!”众人又惊叹了一番。
⑦不出两分钟,又有人品咂出鹦鹉的奇异之处:“你看你看!这玩意儿居然没有拴链子!”
⑧大伙儿一看,果然见那鹦鹉裸着双脚,自在地站在架子上。看着它健硕的翅膀,大伙儿开始质疑林红嘴,
说:“你不会是养了一只母鹦鹉在家里,然后拿这只漂亮鸟儿四处卖钱,卖完它,又让它自己飞回去吧?”
⑨林红嘴大呼冤枉,说:“这鸟儿的最大卖点,就是不拴链子,打死不飞!不信可以打赌!”
⑩一听打赌,众人都来了兴致。赌局说定,三个小时之内,众人只要不碰鸟儿和架子,无论用什么办法,让鹦鹉飞离站架,即为赢,反之则输。赌资1 000元,交由中间人保管,谁赢归谁。
双方1 000元很快凑齐。众人又觉三个小时太短,改为五个小时,并取走鹦鹉架上的食物和水。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
把鹦鹉挂上树枝后,人们开始想招。先是击掌、敲锣、放炮仗之类的武攻,后是扔花生、玉米、瓜子在地上的文逗,还有人学猫叫,或干脆主张去找一只胖猫来实施心理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去找一只漂亮的母鹦
鹉过来演美人计……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架子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想尽办法,却似用竹刀砍石头,没有半分进展。
他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赌局进行到4小时45分的时候,鹦鹉几次将空空如也的食盒和水盒磕得
当当直响,显然是饥了、渴了。众人看到获胜的希望,紧急行动起来,在它目光所见的地方,又是倒水又是撒玉米和瓜子的,鹦鹉的小眼睛变得更加鲜亮,它收翅下蹲,一副随时弹射起飞的架势。
众人屏住呼吸,等它大翅一扇,腾空而起……但最终,它还是没有如众人期望的那样,脱爪展翅,飞向食物。
“时间到!”公证人一声断喝,宣布赌局结束。林红嘴连本带利收下2 000元,得意地开始收拾鹦鹉笼子,给它加水和食物。
有人不甘地说:“你是不是给它爪子上涂了胶水?”
林红嘴抓起鹦鹉,把它拿到众人面前一晃,鹦鹉不情愿地离开架子,众人一瞧,鹦鹉的双脚干干净净,并无异物。
林红嘴得意地说:“既然赢了你们的钱,不妨让你们长长见识。这只鸟叫墨西哥鹦鹉,驯养它可是有窍门的,从小就让它站在木棍上,随时抽掉木棍,让它摔在地上,摔得它不敢放手,直到它翅膀长硬了,也不敢松手,所以,它绝不会放手去飞。听说有人买过一只,一次出差忘了给它喂水,几天后回来,鸟儿已饥渴而死,但桌上水食都是齐全的,离它不足五米。别的鸟锁链是
拴在腿上,这只鸟的锁链却是拴在心上,虽然看不见,却十分牢实。大伙儿不要往外说去,我还指着往外去打赌、挣几个稀饭钱呢!”
那天之后,鸟市上少了两个早起的人,一个是司法局副局长老吴,他终于辞掉抱怨已久的工作,当律师去了;另一个是久不升职的技术员小陈,据说是创业开公司去了。
(选自《第十七届中国微型小说》,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情节。(2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鸟贩子林红嘴突然提前到了鸟市,引起大家的注意。
发展 大家发现鹦鹉会说外语,又发现鹦鹉没有锁链锁着,觉得奇怪。
高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声 赌约后,鸟市上少了两个早起的人。
大家跟林红嘴打赌并想法子引诱鹦鹉飞离木棍。
鹦鹉始终没有飞离木棍,林红嘴赌赢并把秘密告诉大家。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从描写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撇嘴一笑”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既表达了林红嘴对赢得赌约的自信,突出他对鹦鹉不敢飞离木棍的十足把握;也流露出林红嘴的狡黠,为下文揭示谜底埋下伏笔。
(2)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架子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死”在文中是“牢牢(或:拼死)”的意思,既写出了鹦鹉不敢离开木棍的状态,也突出鹦鹉已经被“无形”的锁链拴住鸟心的无奈与不安。
3.这篇小说在叙述故事的手法上很有特点,试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提示:可从叙述方式、结构特点、叙事视角等方面思考,写出两点即可。)(4分)【插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第③段采用插叙的手法,既交代了上次林红嘴提前来带来的不祥之事,呼应了第②段的内容;也为下文写鹦鹉的奇特做了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小说结尾写“鸟市上少了两个早起的人”,交代了事件的影响,使情节更完整,增添文章韵味,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说围绕“锁链”这一关键物品,以清晨鸟市上爱鸟人集聚在一起开篇,以鸟市中爱鸟人减少收尾,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主题深化。④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讲故事,不受时空限制,能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展开情节。
4.设置悬念是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选择文中一处,分析其妙处。(3分)【悬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贩子林红嘴和众人打赌鹦鹉不会飞离木棍,此处设置了悬念。妙处:激发读者的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引出小说结局,揭示这只鸟之所以失去了飞翔的本能和欲望,就是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养鸟人已将锁链深深植入它的内心;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了文章主题。
5.小说题目《锁链》含蕴丰富,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锁链”一语双关,既指拴住鸟的有形的脚链;也指心灵的锁链,即鹦鹉脚上没有锁链,心灵却受到了束缚;象征了社会中很多人心灵受到束缚,不思进取,麻木不仁。
群文阅读推荐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阅读练习推荐
《蒲柳人家》 全书(刘绍棠) 情节由何满子到处乱跑乱转、耳闻目睹依次串联起来,这种被称为“单线贯穿”的结构方法使人物众多而不散乱,事件繁杂而脉络明晰,较好地映现出生活的本来面目。 《燕子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