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画杨桃》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真切地感悟到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习使用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
编者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
(三)教材的处理与加工
本篇课文主题较深刻,为了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采用再现课文情境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的对比中,理解文章内涵。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我们学习了《小柳树与小枣树》,明白了看事情要全面的看待;在二年级上册中学习了《玲玲的画》这篇课文,知道了辩证看问题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也学习了许多关于正确看待问题的课文,如:《千人糕》、《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本文。 在生活中,孩子们有许多类似的经历,能够简单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学习本篇文章有所帮助。但是,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主动性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活跃,语言和行为活跃。所以在课堂当中应该注意教学环节的设置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能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背诵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者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知识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和交流,抓关键词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交流,抓关键词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四、教学模式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2.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3.深入理解,感悟文义。
4.拓展想象,内化文章主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电子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形象,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读书指导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学生通过老师的态度变化来理解老师的话从而突破难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共同探索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再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先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另外,我还采用了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打算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先在学习字词了解课文梗概后,形成一个阅读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并整合“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建立感悟与体验,在充分的阅读之后,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课题,先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回顾两个问题。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的具体表现怎样?
(二)、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生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画了个五角星形状的杨桃?(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2. 学生找一找“我”对待画画的态度,标好词语或句子。(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三)、深入理解,感悟文义
1.再次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句子,体会老师的做法。(看、到、坐、审视、回到、举起、问)。
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⑤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同)。
⑥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②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
(1)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
(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2)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
(3)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
(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 )
A: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B: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
(四)、拓展想象,内化文章主旨
课文学完了,你想对文中的“我”,曾经嘲笑过我的同学们,循循善诱的老师分别说些什么呢?这种说话练习,能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课文的教育意义有更深的感受。
整节课我着重调节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七).板书设计
“我”:认真作画
13.画杨桃 同学们:嘲笑 角度不同,样子就不同
老师:耐心教导 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
老师教诲: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