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节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范围广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图片点击可放大)*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 富.特别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矿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一、经济发展快学.科.网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
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形平坦,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2)自然条件优越(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
交通:
政策:
侨乡:
国际环境:
历史: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大量侨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2经济发展成就:1 目前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2重要的经济区:商品农业基地 轻工业基地 外贸出口基地3.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
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1)“前店”指港澳地区
(2)“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学科网4.蓬勃发展的工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立起以 为主、
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 经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以 为导向,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轻工业重化工业外向型外贸导评 利用得天独厚的 、 优势, 珠江三角洲目前已经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 、
,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经济区。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地缘人缘学.科.网“栽下梧桐招凤凰”——第一次产业转移优惠的政策
完善的基础设施
低廉的土地租金资金
技术
生产设备
产品设计图样
原料、配件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政府企业家廉价劳动力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利:
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弊:
造成环境污染
大量人口迁入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治安管理难度加大等社会问题
“腾笼换鸟”——第二次产业转移 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采取优惠政策招来的企业,为何现在又鼓励他们搬迁呢?
第二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利: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利于环境保护。
弊: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导研: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和珠江三角洲80年代和90年代三大产业比较图。
图4-3-3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
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
渐改变。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
原因。
?
?(2)90年代以来, “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
化,从而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1)原因:香港经济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劳动
力、土地等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优势;珠三角经济较
落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因而香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北
移,珠三角成为香港产品的加工基地,而将产品输出香港的经济
格局。
(2) “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放宽、灵活;随着“珠三
角”地区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需要升
级调整。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并不是因为( )
A.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D.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3、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B.受港澳台经济辐射
C.工业化迅速发展 D.华侨、港澳同胞的促进作用
4、1999年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 )
A.49% B.33% C.70% D.90%
5、珠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
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
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港澳地区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DDCAD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