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09 20: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一、基因与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1902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W.Sutton,1877-1916)和德国胚胎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认识到豌豆产生配子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的一种物质的行为有着精确的平行关系。成对存在成对存在成单存在成单存在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完整性和独立性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稳定性和独立性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平行关系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基因一词首先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1909年提出,用来指孟德尔所发现的“遗传因子”。思考: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3.5万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结论:
①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③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本质)。
④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并不是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病毒、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不是位于染色体上。三、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细胞学解释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表现出分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裂分裂
×减数
受 精减数高 茎
高 茎高 茎高 茎矮 茎P配子F1F2配子矮茎高茎d dD DdDD dddDDD Dd dD dD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YyYy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yYYYYYyyyyyyYY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间期
复制减Ⅰ减Ⅱ四、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思考:是不是所有非等位基因都能发生自由组合?特别注意: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才能自由组合,而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能自由组合。Aa,Bb,Cc这些基因哪些能自由组合,哪些不能自由组合?原因? 例题1: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非等位基因: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②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非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926年发表《基因论》创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还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比较多。
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例题2:如图所示某生物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请回答:(1)同源染色体是 ;
(2)非同源染色体是   ;
(3)等位基因是 ;
(4)非等位基因是 ;
(5)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因是 ;
(6)不能进入同一配子的基因是 ;
(7)形成配子时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
(8)此图除表示卵原细胞外,还可以表示 细胞 和 细胞。1和2;3和41和3;1和4;2和3; 2和4A和a;B和bA和B;A和b ;a和B ;a和bA和B;A和b ;a和B ;a和bA和a;B和bA和B;A和b ;a和B ;a和b精原体五、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思考: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够形成几种类型的的精子或卵细胞(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无交叉互换)?2种:A和a1种:A或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间期:染色体复制减Ⅰ减Ⅱ思考: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够形成几种类型的精子或卵细胞(无交叉互换)?2种:AB和ab
或Ab和aB1种:AB或Ab
或aB或ab原因: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abBaAaBb①一个含有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②一个含有n 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③体细胞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能产生2n种类型的配子。1 2 3 41 23 4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14231423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例题1:已知 A,a; B,b; C,c 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是 (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 aBC, aBc,ABc
D、Abc, AbC, abC,aBc 。例题2:一个卵原细胞的染色体为AaBb,形成的卵细胞为AB,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是( )
A三个都是AB   B一个AB和两个ab C三个都是ab    D一个ab和两个AB例题3: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精子中所含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有几条 ( )
A.1条  B.2条  C.3条  D.不确定例题4: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
A.4∶1 B.2∶1
C.1∶2 D.1∶1例题5:(2013·绍兴高二检测)下图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解析:该极体若来自于次级卵母细胞,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1、3;若该极体来自于第一极体,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4。例题6: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可能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①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相同。
②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相同或者互补。例题7:下图是基因型为AaCcDd的生物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相同: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相反: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例题8: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黑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回答下列问题:(1)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  ;   和D。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    
个次级精母细胞。EC24(3)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     时期发生了     。
(4)精细胞E、F和    最可能来自同一个   精母细胞。
(5)这6个精细胞中同时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的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也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四分体(前期)交叉互换A初级A、B、C、E、F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配子的情况分析AaB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ABABabab异常一:减Ⅰ后期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一极。异常二:减Ⅱ后期某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一极。AaBbaba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