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13课 辛亥革命行知学校:李波复 习 检 测1、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农民阶级领导了几次农民战争?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完全沦为。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
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
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导 入 新 课第13课 辛亥革命行知学校:李波呈 现 目 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孙中山越挫越 勇的革命精神。 自 学 检 测辛亥革命条件过程结局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
评价的方法:判断性质 积极评价 局限性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知识为例 寻找工具前进
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
1.通过表格的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更接近于哪个国家?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对于总统的权力作出了如何规定?
3.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感悟验证 拓展提高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
一场革命:
二大任务:
三大目的:
四个第一:
五个条件:数字归纳法本课小结辛亥革命直接反清间接反帝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 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行动1.武汉成为民主革命摇篮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理位置重要
B.革命团体分布广泛
C.保路运动影响
D.该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D 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
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创举”和“变局”指的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临时约法》的颁布
D.中华民国成立
D练一练练一练达标总结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权利法案》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是
A.国家性质
B.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结构形式
D.阶级属性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意义是
A.极大的加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A布 置 作 业一、巩固作业:
完成本课的《同步作业》
二、预习作业
自主预习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辛亥革命的条件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军事:
时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推动了革命高潮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后退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爆发:
2、高潮(建立政权、巩固政权)
(1)
(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①、内容:②、性质③、意义后退三、辛亥革命的结果1、结局:
2、原因:
3、功绩: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A.性质: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E.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亚洲前进!历史功绩:
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专制
建立共和国,人民得权利
共和入民心,复辟难成立
打击代理人,间接来反帝
促进资发展,风俗有进步口诀记忆法后退!评价辛亥革命成败失败论:
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成功论: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民主和自由权利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5、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