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诗词三首——行路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14: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行路难
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
1.能够理解《行路难》的情感变化,品味《行路难》的意境;
2.通过探究《行路难》的用典、象征等艺术手法,能够掌握这几种艺术手法;
3.能够背诵《行路难》
同时目标:能够体会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内容:
1.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诗人生平、诗人诗作、诗人诗歌风格
2.有关《行路难》的文学常识:《行路难》三首、诗歌创作背景
3.《行路难》中使用的典故:美酒十千、鲍照《舞鹤赋》、垂钓碧溪、乘舟梦日、长风破浪(见课下注释)
4.《行路难》中的艺术手法:
①象征:象征手法指的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的表达,而是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绘进行暗示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象征手法,不但增强诗歌的内涵,而且使诗歌更富感染性,更耐人寻味,提高诗歌的审美效果。
②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5.《行路难》的内容
6.《行路难》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难点:《行路难》的情感变化
教学材料:
1.教学工具: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教学举例:
(1)导入材料:有关李白的对联(新颖材料)
(2)揭示材料:
①用典:
“金樽清酒斗十千”——美酒十千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鲍照《舞鹤赋》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长风破浪会有时”——长风破浪
②象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强化材料:用典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但一江之隔的南唐陈皇帝陈叔宝仍在听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玉树后庭花》因此被人称为“亡国之音”。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雁足传书”。《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锦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4)回归材料:总结 板书
(5)检测材料:
①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
②完成课后习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 导入【情景导入法】
教师: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它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他们就象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对联: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学生:李白。
教师:(出示李白画像)没错,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次走进诗仙李白,一起来学习他的《行路难》。
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是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二 探究
A 整体感知
(一)读一读【诵读教学法】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岐、沧等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读顺、读熟)
4、个别学生朗读。
5、以小组活动形式,争取短时间内能背诵,小组派代表试着背诵
(二)品一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鲍照《舞鹤赋》中“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正是李白这两句诗点化脱胎的所在。
  …………………………【失意、苦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
  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
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
  ……………………………【希望、羡慕】………………………………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悲愤、痛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豪迈、乐观】………………………………
B 重点赏析【合作探究法】
1.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诗人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找一找诗文中有暗示我们原因吗?在哪里?
【引导明确】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从课题《行路难》中便可以感受得到。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补充诗歌写作背景)
2.古人饮酒时,常舞剑以助酒兴。在这里也是舞剑助酒兴吗?
【引导明确】不是,在这里舞剑有激愤的味道。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怎么理解这句话?诗人想做什么呢?
【引导明确】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是什么让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呢?用“冰塞川”“雪满山”作象征进行说明。
4.我们说希望越大、失望越深,诗人李白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苦闷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但是,大家知道李白是不会轻言放弃的,接下来诗人是如何感叹的呢?用了怎样的历史故事,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讲一讲?
【引导明确】姜尚、伊尹巧遇明主,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入了希望之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功立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5.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齐读一下。
【教师总结】这句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三 巩固和迁移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举例】
1.《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但一江之隔的南唐陈皇帝陈叔宝仍在听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玉树后庭花》因此被人称为“亡国之音”。
2.《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雁足传书”。《汉书 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锦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四 整合
这首诗为古风,典故的精妙化用,象征的灵活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学生再次读这首诗歌,背诵。
五 运用
1.比较阅读李白的《将进酒》。
2.完成课后习题。
六 主板书
☆附录:《行路难》诗文及课下注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下注释:
1.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作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3.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4.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5.直:通“值”。
6.箸:筷子。
7.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8.闲来垂钓碧溪上:这句是用吕尚(姜太公)的典故。相传吕尚80岁时在渭水的磻溪垂钓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9.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之旁经过。这两句诗写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所期待。
10.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安,哪里。
11.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南朝宗悫少年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2.云帆:高高的船帆。
13.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