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事业方面的政策和成就。反映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体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防建设是外交的重要后盾,促进外交事业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布局,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网络时代,八年级学生在生活对国家的国防成就会通过很多途径有所了解,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和现实相联系,多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相联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素养 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陆海空军、导弹部队发展过程,自主联系时空,构建时空观念,通过建国前、后阅兵展开横向对比,了解我国国防自主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归纳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依据相关资料得出历史认识或解释的能力以及唯物史观。 2、通过图片史料、视频资料充分挖掘阅兵背后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史料实证能力。深入探究阅兵背后的人物事迹,设置情景教学,感受国防现代化之路的艰难,认识人民军队始终不变的职责与担当,渗透家国情怀。 3、结合教材,概括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举措,增强对科技强军的理解。最后运用视频资料,了解人民军队本色,启发学生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新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 理解国防自主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树立起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预习第15课并且根据知识清单在课本标记重点内容。 完成练习册上课前预习的填空题。 学生根据知识清在课本标记重点内容单并完成练习册上课前预习的填空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新课有一定理解。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评述 评书讲解 导学 视频导入: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呢?中间经历了哪些过程又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观看视频并思考,导入新课。 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第15课 钢铁长城 环节一:钢铁长城何以铸 结合图片及所学以时间轴方式回顾我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陆上雄狮——陆军 【图片寻史】展示多样化的陆军军种 【归纳】陆军建设经历了什么变化? 【总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上蛟龙——海军 【教师历史叙述】结合学生分析及相关图片,讲述我国海军从浅海防御走向深海防卫的过程。讲解海防成就背后科学家的故事“不孝子”“踮起脚尖” 【合作探究一 】 历史对比: 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空中战鹰——空军 结合空军装备发展的历程,引出:发展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增强国防力量,铸就钢铁长城。 展示空军英烈墙 战略威慑——火箭军 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教师补充】用军事小百科,明确导弹的概念,通过外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阅兵仪式的评价,达成对导弹威慑力量的深切认识。 归纳新中国国防实力增强的原因 【合作探究二 】 通过梳理陆、海、空、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你发现新中国国防实力增强,铸成钢铁长城的原因有哪些? ①多兵种、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的现代化部队 ②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强军 ③英勇作战的人民军队 党和国家对人民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 英勇作战的人民军队用青春热血筑成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回顾所学,以时间轴形式梳理出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归纳图片资料,概括陆军变化,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历史叙述】 结合教材及地图册p37页时间轴梳理中国海军,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 小组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派主发言人回答 学生读材料归纳空军发展的几个阶段 【学生历史叙述】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结合本节所学 小组归纳概括 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再认、再现历史发展脉络。 明确陆、海、空军、导弹部队发展过程,自主联系时空,开展横向对比,达成历史解释。 充分挖掘史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将新旧中国海防置于特定时代背景进行对比,培养学生高阶能力,会辩证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横向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归纳国防发展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钢铁长城,守护华夏 新时代强军之路 【引言】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还不足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这道坚固的钢铁长城还需要最顶层的政治保障。 小组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形势下为推进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哪些活动?。 【教师归纳】 政治建军:2014年福建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军队建制:五大军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思考:人民军队“变”和“不变”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而守护国土、守护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丝毫未变。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 集体回答 达成历史理解,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重构。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动性 课件以灰白为主色调也符合国防自主化艰难起步的特征。 通过人民军队“变”与“不变”的价值立意,传递了家国情怀。
环节三:山河无恙,英雄归乡 【情景升华】以2021年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视频 待我回家 代我回家 带我回家 学生思考“待”“代”“带”我回家的三重含义 写出中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家国叙述:引导思考中学生肩负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
评论 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根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回答并展示。
环节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6月,英国舰船48艘,士兵4000余人,陆续开抵广东海面,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10月23日,英国出动3艘军舰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从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材料三: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此外,他在《实业计划自序》中也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1950年,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 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经过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到蓝色海军再到深蓝海军的转变。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材料思考并讨论问题 提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次侵华战争的结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舰队的最终命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 通过这个材料的讨论,让学生可以总结归纳并结合课本知识,做到论丛史出。
评议 汇报展示 问题一点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们的结局是中国战败;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 问题二点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舰队的最终命运是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这说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军事强国道路行不通。 问题点拨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解题的思路是利用答题提示、按设问要求去做题。做题的关键是能结合所学知识并能准确概括三段材料的主旨,言之有理即可。 在前面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后,能利用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当堂练习 1、如图是我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组建的一支导弹部队,2015年,它改名为“火箭军”。此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战略核反击 C.维护社会治安 D.打击恐怖势力 2、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32个装备方队以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接受检阅。这说明( ) A.我国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我国的空军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C.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跻身世界第一位 D.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板书设计 第15课 钢铁长城
课后:作业布置,问题整理。
作业布置 1.同步训练第15课内容 2、把本课知识形成整体,系统记忆,绘制思维导图
小组表现班级情况
教后反思 改进策略 知识掌握程度:
教学存在问题:
后期改进措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