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走进化学实验室(3)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塞紧橡皮塞 D.点燃酒精灯
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3.在进行实验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 B. C. D.
4.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原因是
A.灯芯温度太高会使玻璃熔化破裂 B.灯芯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
C.酒精灯会熄灭 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5.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
A.酒精洒在桌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C.家里用剩的汽油倒入下水道里
D.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酒精灯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D.将灯芯拨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组装仪器
C.取用固体 D.点燃酒精灯
9.加热试管,不会引起试管破裂的是
A.试管里装有水 B.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C.加热时,试管未先均匀受热 D.很热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天平称量食盐固体时,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B.实验中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底应当低于试管口
D.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能称准到0.1g
1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B. C. D.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称量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13.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下列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说法都对
二、填空题
1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______8毫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列操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前未预热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
(5)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
(6)将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沿器壁滴加药液______;
(7)将试管竖直从管口加入金属颗粒______;
(8)直接加热盛水的烧杯底部______;
(9)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______。
三、实验题
17.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现有下列仪器,请用仪器的名称等填空。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
②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______。
③酒精灯应用______盖灭。
④用于夹取试管的仪器是______。
⑤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
(2)请你分析如图所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
①图A:量取30mL液体______。
②图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______。
③图C: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E.
18.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
(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先对试管进行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②若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会有______的后果。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倒放在试管架上晒干,实验室里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请完成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
(1)清蒸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甲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则甲同学的看法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
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试验 D 交流讨论
(2)某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并要验证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甲同学用热手握住试管,发现______(填现象),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乙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发现右端导管形成了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填“好”或“差”)。
(3)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大胆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食盐质量(g) 0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形成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______;______。
20.I: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在连接c和d时,使d较容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___;如果采用图乙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
(2)图(c)是某同学称取氯化钠的操作,请你指出该同学错误操作是_________,该同学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g。
II: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 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⒉点燃前 (1)观察蜡烛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2)切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面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________,难溶于水,硬度小
⒊点 燃 蜡 烛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 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
(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________
(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________,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⒋ 熄灭蜡烛 (1)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产生 白烟_____(填能或者不能) 燃烧 白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现象中的物质白烟是___________
2
1
参考答案
1.C
【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的略倾斜,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连接仪器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塞橡皮塞,防止压裂试管,故C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2.A
【解析】A、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掌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瓶口紧挨,故错误;
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
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错误。
故选A。
3.D
【解析】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持平,错误。
C、取用药品瓶塞要倒放,以免沾染杂质污染试剂,错误。
D、使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火焰温度:外焰温度>内焰温度>焰心温度,玻璃制品接触灯芯,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故选B。
5.C
【解析】A、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住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温度,该选项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有可能液体受热而喷出伤人,所以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该选项正确;
C、家里用剩的汽油倒入下水道里,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易挥发,容易造成危险和环境污染,该选项错误;
D、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防止倒回原瓶污染药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该选项正确。
故选C。
6.B
【解析】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此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利用火柴燃烧放热使酒精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操作安全,而不是提高酒精的着火点,此选项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
C、、酒精灯是实验时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这是因为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此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D、将灯芯拨得松散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灯燃烧更旺,此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酒精灯的使用,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A
【解析】A、给烧杯加热时,容易受热不均,所以要垫上石棉网,故符合题意;
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不符合题意;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故不符合题意;
D、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会砸破试管,取用块状固体应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操作方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不符合题意;
B、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且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不符合题意;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解析】A、试管里装有水,加热试管,不会引起试管破裂,故A正确;
B、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先擦干再加热,以免试管破裂,故B错误;
C、加热时,试管先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否则易破裂,故C错误;
D、很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否则试管破裂,故D错误;
故选A。
10.C
【解析】A、根据食盐没有腐蚀性,可放在纸上称量分析,故正确;
B、根据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出燃起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来灭火,故正确;
C、根据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故正确;
故选C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领和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办法即可解答这类题目;
11.B
【解析】①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是正确的做法,不会导致试管破裂,错误;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正确;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正确;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会导致液体溅出伤人,不会导致试管破裂,错误 ;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正确;
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正确。
故正确的是②③⑤⑥。
故选B。
12.A
【解析】A、关闭弹簧夹,用手捂着烧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将水压入玻璃管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故A正确;
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误;
C、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选A。
13.C
【解析】A、气体受热膨胀,在导管口看到气泡,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关闭止水夹,液体将瓶内的气体压缩到不能压缩,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连接注射器的导管与液体直接接触,不论气密性好不好,都有气泡,C错误,符合题意;
D、向外拉注射器,将瓶内的气体抽出去,若不漏气,外面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下端进入,故看到气泡,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解析】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应该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故选C。
15.(1) 广口瓶 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三分之一
(3)大于
【解析】(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遵循节约原则,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了防止液体喷出伤人,所以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读数时将读数读小,故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8毫升。
16.(1)试管炸裂
(2)酒精失火
(3)腐蚀胶头
(4)试管炸裂
(5)原瓶中的试剂被污染
(6)胶头滴管被污染
(7)试管底被砸破
(8)烧杯炸裂
(9)液体沸腾喷出
【解析】(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前未预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填试管炸裂。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导致酒精失火,故填酒精失火。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倒流腐蚀胶头,故填腐蚀胶头。
(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试管骤冷腐蚀炸裂,故填试管炸裂。
(5)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导致原瓶中的试剂被污染,故填原瓶中的试剂被污染。
(6)将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沿器壁滴加药液,试管内壁上的其它药品污染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被污染。
(7)将试管竖直从管口加入金属颗粒,试管底被砸破,故填试管底被砸破。
(8)直接加热盛水的烧杯底部,没有垫石棉网,导致烧杯底部受热不匀腐蚀炸裂,故填烧杯炸裂。
(9)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液体受热膨胀沸腾喷出,故填液体沸腾喷出。
17.(1) 胶头滴管 试管刷 灯帽 试管夹 胶头滴管##量筒
(2)所量液体体积偏小 打破试管底部 沸腾时液体会溅出伤人
(3)CE
【解析】(1)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②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刷。
③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直接吹灭。
④用于夹取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
⑤医用注射器可以有刻度可以量取体积,也可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所以可以代替胶头滴管(或量筒)
(2)①图A: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30mL液体所量液体体积偏小。
②图B: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锌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打破试管底部。
③图C: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容积超过三分之一,会导致沸腾时液体会溅出伤人。
(3)A.未及时熄灭酒精灯,会导致酒精挥发或者受潮混水,操作错误;
B.未将砝码归位,会导致砝码在空气中受潮,且会影响托盘天平的称量准确度。
C.试管用完倒放到试管架,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横放会导致胶头被腐蚀,操作错误。
E.为了防止盐酸挥发,所以用完需要盖上瓶盖,操作正确。
故填:CE
18.(1) 朝向手心 倒放在桌面上
(2)C
(3)预热 试管破裂
(4)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则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
(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目的是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不是为了节约酒精,故选C。
(3)①为了防止试管由于不均匀受热而发生炸裂,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②若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受热不均而使试管破裂,则加热时会有试管破裂的后果。
(4)实验室里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A C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好 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 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实验来看,加入0.7g时效果最好
【解析】(1)甲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则甲同学的看法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故选A;
为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应进行实验验证。故选C;
(2)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乙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右端导管形成了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3)形成结论:由表中实验情况可知,食盐的质量越大,燃烧时间越长,说明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但是食盐的质量过大,燃烧稳定性较差,故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此实验来看,加入0.7g时效果最好。
20.试管 将导管用水润湿 试管破裂或者导管断裂 物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12 比水小 外焰 有水雾或者液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能 石蜡
【解析】I:(1)a是试管。将导管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如果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会使试管破裂或者导管断裂。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被称物体,右盘放砝码。如果放反位置以后,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是砝码质量减游码质量,由图可知,游码是3g,所以被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10g+5g-3g=12g。
II:2.(2)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2)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利用外焰加热。
(3)烧杯内壁有水雾或者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4.(1)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能燃烧,白烟是石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