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主讲人:蔡俊威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说课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教材分析二、学 情 分 析初一学生年龄特征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
基础学习心理规律课程要求
和特征素质教育
要求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
读书法提问设疑法引导讨论法讲练结合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练习测评,反馈纠正认定目标,引导探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设计设计计问题,指导自学归纳总结,引导迁移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认定目标,引导探究2、认定目标,引导探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1)观察右图,想想母亲与小孩在细胞的大小和数目上有什么差异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我们知道,生物体由小到大确实与细胞的生长分不开,新产生的细胞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体积逐渐增大,那么细胞能不能无限生长呢?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我们发现不同年龄阶层,细胞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细胞涨到一定大小就会停止生长,它要保持在一个很小的体积内,那么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呢?为什么细胞不能不断长大呢?一个边长为2的大立方体八个边长为1的小立方体谁的体积大?
谁的表面积大?总体积相等的情况下,细胞数量越多,则细胞膜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哪边的营养物质先到达细胞核?细胞体积越小,越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 我们知道细胞分裂是一个过程,那么细胞又是如何分裂的呢?同学们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观看FLASH
1.细胞分裂时,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哪部分结构?
2.细胞分裂时,细胞质有什么变化?
3.细胞分裂时?动物细胞最后形成的结构是什么?植物细胞最后形成的结构是什么?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分裂,细胞核里面有大量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染色体的变化3、设计问题,指导自学
1)染色体复制,数量增加一倍。
2)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里。
3)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4)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总结: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 经同学们思考讨论,染色体变化主要有: 现在你能回答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了吗?
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的增大
细胞分裂: 细胞数量的增加4、 归纳总结,引导迁移4、 归纳总结,引导迁移 细胞永远具有分裂能力吗?如果细胞无限分裂下去会怎样?脱缰之马——癌细胞5、练习测评,反馈纠正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染色体
2、一个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的 结果。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量增加
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或细胞生长
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 )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
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改变
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相同
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
4、人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后形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
A、92条 B、46条 C、23条 D、不能确定6、 板书设计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意义
六、教学反思 课后回顾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不错之处。
1.灵活利用教材,微调了教学内容。 这是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做出的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整堂课,易于接受相关知识。
2.合理创设问题。 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也有几点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的对象仍然是大学生,与初中生年龄相差甚远,无法真实掌握教学反馈以及真实情况本章节他们关注的问题
2.对相关知识掌握不是很充分,教学过程中语言不是很科学谢谢!